21岁女大生血尿频频 竟罹肾细胞癌

(优活健康网新闻部/综合报导)二十一岁的陈小姐,腰酸、血尿、疲倦长达一个多月,本来以为是泌尿道感染不以为意,岂料症状随著时间拉长愈来愈严重,不得已前往诊所就医,检查后确诊竟罹患肾细胞癌第二期,右肾脏肿瘤已达八公分。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泌尿部微创科主任黄志平医师表示,以往认知肾细胞癌好发于五十至七十岁中壮年,但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临床已遇到不少年轻个案,二十一岁的陈小姐只是其中一例。

肾细胞癌难被发现 不可不知晚期三大症状:血尿/腰痛/腹肿

泌尿部微创科主任黄志平医师解释,肾脏位在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因脂肪团团包围,就算有肿瘤也不容易被摸到,或是待肿瘤压迫肾脏周围神经及晚期移转他处,才会出现明显症状,早期多得靠健康检查发现,临床常见肿瘤长到七公分以上大小才前来就诊的患者。

根据统计,国内每年新增约一千四百名肾细胞癌患者,因为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多半伴随腰背单侧疼痛、血尿、腹部肿块等三大典型症状,男女比例约为二比一,常被形容为「沉默癌症」。

黄志平主任说,抽烟、肥胖、高血压、接触有机溶剂都是肾细胞癌危险因子,一定要多留意是否有血尿、长期单侧腰腹酸痛和腹部肿块等三大常见症状。肾细胞癌早期可透过一般手术切除,晚期则可考虑使用全身性治疗,包括标靶药物、免疫疗法等可提供第一、二线治疗选择,目前多以标靶药物治疗为主。

标靶药物依作用机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TKI抑制剂,多用于一线治疗,作用为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阻断养分供应肿瘤,主要针对亮细胞肾脏癌,治疗效果普遍较好,无病存活期平均达十至十二个月,整体存活率平均可达二至三年;第二类则是mTOR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及血管增生,无病存活期约为四至五个月。

黄志平主任表示,医师多半会依据疾病状况、副作用耐受程度、疗效等考量,建议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做为治疗计划,才能达到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疗效。

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医师呼吁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日前曾有一名六十岁男性,右侧头颅长了颗二・六公分大肿瘤,外观明显、摸起来不痛,因自身警觉主动到医院做全身检查,才确诊肾细胞癌晚期合并颅骨及硬脑膜转移,左肾肿瘤达六公分大小,肺部也有二十多颗两公分大小不等肿瘤。经手术切除肾脏、颅部肿瘤后,以标靶药物持续治疗,三年多来状况稳定。

黄志平主任呼吁,除了维持良好生活作息、避免抽烟、多运动以外,民众应定期做肾脏超音波检查,三十岁以上二至三年检查一次,五十岁以后则应固定每年检查,若有相关症状出现时可至泌尿外科求诊,才有机会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