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微信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

作者:樑嘉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520”,且不談朋友圈刷屏的“秀恩愛”,今天就連上線的新歌也都充滿了濃濃的“虐狗”氣息。張碧晨聯手陳偉霆爲電影《阿拉丁》獻唱的中文主題曲《新的世界》唱到:“我們一起出席,未來回憶,只願和你分享這天地。”吳青峯與李宇春合作的《作爲怪物》“虐狗”指數也不輸前者:“姍姍來遲,正好就是,就是你的同類,只爲與你匹配。”



不止新歌,“520”這天觀衆看個電視劇都要被撒狗糧,就如《築夢情緣》,劇中虐了觀衆20多集的傅函君和沈其南這對CP終於勇敢說出了愛,兩人連婚禮都火速舉辦了。但根據預告來看,這對CP還是沒逃過“甜不過兩集”定律,虐心的劇情已經在後面等着觀衆了。

 

不過,《築夢情緣》最讓觀衆欲罷不能的,恰好是劇中傅函君和沈其南這對CP的虐戀,雖然意難平,但正如該劇女主情感主題曲《無念》所唱一般:“那些海誓山盟已經化爲烏有,別一再追究。”



近期,《築夢情緣》熱播的同時,該劇影視ost在音樂平臺上的表現也很是“火熱”,其中毛不易演唱的男主情感主題曲《逆風》更是一度霸榜。除了《築夢情緣》,《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我只喜歡你》等劇影視ost的熱度也居高不下。看來這屆觀衆不僅愛追劇,對影視ost也是鍾愛有加!


在觀衆日益重視影視音樂以及影視劇與影視音樂互推作用日益明顯的當下,行業對影視音樂的重視程度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早在去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便開啓了“影音+”計劃,致力於以一站式宣發服務打破影視劇與音樂之間的壁壘,挖掘行業更大潛在價值。

 

如今,“影音+”戰略開啓不足一年時間,就已經成功與不少影視公司、音樂製作公司聯手推出了衆多爆款影視ost,如《延禧攻略》影視ost《雪落下的聲音》以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影視ost《知否知否》等。

 

雖然國內影視音樂長久以來發展滯後,產值規模似乎也不值一提,但當行業從業人員意識逐漸改變、創作流程日益規範化、商業模式走向創新,未來的影視音樂產業無疑值得期待。如今,“影音+”戰略下《雪落下的聲音》及《知否知否》等影視ost的成功,已經向市場證明瞭影視音樂的潛力。

 

 

影視ost成“築夢”新陣地

爲影視宣髮帶來新渠道

 

《築夢情緣》中,傅函君和沈其南這對CP的愛情線讓很多劇粉都大感揪心,青梅竹馬曾相伴,卻被家族仇恨隔在了兩端,後逐夢路上成爲了彼此的堅守與依靠,可情路依然分外坎坷。《築夢情緣》的男主情感主題曲《逆風》和女主情感主題曲《無念》,都將劇中這種虐戀的酸甜苦辣闡述得淋漓盡致。



QQ音樂上《無念》的互動評論中,有網友表示:“歌曲細膩憂傷,搭配婉轉的旋律,一字一句訴說着亂世之中相愛之人的幸福過去和無奈放手,讓人們戲裏戲外都不禁潸然淚下。”毛不易演唱的《逆風》,也讓網友感慨彷彿讓自己看到了一出亂世悲歡離合,看到了一個有情有義、有擔當、堅守信仰、鐵漢柔腸的男主。



《築夢情緣》相關影視ost發佈後,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上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QQ音樂上互動評論最高者達到了6000多。此外,《逆風》一度登上了QQ音樂和酷我音樂的熱搜、酷我音樂新歌榜第一、酷我音樂影視金曲榜第一、酷狗音樂飆升榜第一;《無念》一度也衝入了QQ音樂新歌榜以及內地榜前十。



ost先行,熱度持續發酵下,《築夢情緣》開播第二日收視率就破了1%。



影視ost金曲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除了《築夢情緣》,《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我只喜歡你》等近期熱門劇集的影視ost也在QQ音樂、酷狗音樂等平臺掀起了熱潮,如《暖暖的小時光》《兩人份美好》《我只喜歡你》《最相愛的朋友》等都是近期的高人氣影視ost,幾首歌曲在QQ音樂的互動評論均突破了1000+。

 

翻看這些影視ost下面的評論不難發現,如今音樂平臺已經成爲了劇迷討論劇情、交流感想的重要陣地。《小時光》的互動中,不少劇迷表示自己被劇情甜到齁鼻,酷狗音樂《暖暖的小時光》下就有網友“傲嬌”稱:“看了《小時光》,覺得世界欠我一個懂我,疼我,又帶點可愛的顧未易。”此外,也有劇迷在互動裏探討對顧未易、傅沛等主角人設、愛情觀的看法,暢談自己對理想型的期待,也有人表示希望今後能多看到這種沒有霸道總裁的清新校園劇。



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是,這些在評論裏互動的大衆,有人是看劇時被歌曲吸引前來單曲循環,酷我音樂《最相愛的朋友》評論區,就有網友是看完劇來搜歌的,有人則是聽歌、看評論之後被“變相”安利了劇集,燃起了好奇心。如此來看,如今影視ost與影視劇之間已經不再是兩種獨立的產品,它們可以“各自美麗”,但同時也在不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一首與影視劇完美契合的影視音樂,不僅能讓大衆聽歌時“聲”臨其境,也能成爲一部影視作品的靈魂所在。通過音樂平臺,影視音樂與影視劇之間神奇的“化學反應”進一步被放大,而內容呈現與感情表達的融合,也爲觀衆帶來了更爲絕佳的視聽共振,讓影視劇和音樂傳播達到了1+1>2 的效果。



如今,在影視劇與影視ost之間充當“紐帶”作用的音樂平臺,也成爲了影視劇宣發的新渠道。現在不少影視劇在開播前都會提前上線影視ost“先聲奪人”,爲影視劇上線預熱,讓劇集贏在起跑線上。在影視作品播出結束後,影視ost帶來的“閃回”效果也能讓影視劇的長尾熱度更好地傳遞。曾主控宣發《我的少女時代》的華策影視北京事業羣副總裁張灼就曾表示:“主題曲會將一個影視劇的流量拓寬到了更寬泛的範圍,也會把傳播週期無限延長。”

 

 

定製化與大數據雙向作用

帶影視ost尋找最佳受衆

 

《築夢情緣》影視ost能在三大音樂平臺取得傲人成績,背後有一個重要推手,那就是“影音+”。

 

2018年8月27日,騰訊音樂娛樂舉辦“‘先聲奪人’影音合作高峯論壇”,提出“影音+”概念: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將聯合影視音樂雙方資源,爲合作伙伴提供集聯合出品、投資製作、整合宣發三種合力爲一體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打破音樂創作、影視作品、專輯製作等環節之間的邊界和壁壘。


“影音+”正式運營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成功與衆多製片方、藝人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爆款影視ost,如今年春節檔的《帶着地球去流浪》《銀河系Disco》《一起笑出來》等影片主題曲,電視劇項目上,《延禧攻略》影視ost《雪落下的聲音》以及《知否》影視ost《知否知否》兩首現象級傳唱作品也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歡娛影視、正午陽光合作的產物。其實早在2017年“影音+”項目推出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就已經推廣了《涼涼》《體面》等年度爆款影視ost。



這些項目成功背後的邏輯各不相同。春節檔的歌曲風格多元,演唱者齊聚流量派與實力派,實現了多圈層、高範圍傳播覆蓋;《涼涼》《知否知否》《雪落下的聲音》三首古風歌曲唯美憂傷,不僅唱出了劇中的虐戀情深,也賦予了作品更多的內涵;《體面》在契合電影故事的同時,也戳中了衆多在愛情中受傷的靈魂。


 

不過,這些影視ost的成功也不乏相同之處,首先,它們都實現了高度定製化。所謂定製化,其實就是根據影視項目的內容、風格、受衆年齡段去做一道排除題,最終找出劇迷最喜歡的歌手以及最適合獻唱這部影視劇ost的歌手。這對與全球200多家唱片公司達成合作,曲庫超3500萬首,與音樂製作公司、唱片公司、製作人、歌手等建立深度合作關係,瞭解近8億月活用戶聽歌偏好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來說,自然不是難題。

 

以《築夢情緣》爲例,藝恩數據顯示,該劇主力受衆羣體集中在25-35歲的年齡段,而通過《明日之子》走紅的毛不易,粉絲羣體也很是年輕化,二者匹配程度不言而喻。毛不易極具故事性的聲線和溫暖、乾淨的嗓音,也更容易讓觀衆代入劇情,並傳達出《築夢情緣》這種年代劇的渾厚內核。



其次,在用戶基礎和大數據的加持下,“影音+” 能做的不僅是找到最適合的歌手,還能在宣傳推廣中反向將影視ost精準推送給目標受衆。互聯網時代改變了娛樂行業的一切,包括營銷模式,如今很多影視劇在宣發上開始青睞互聯網平臺,也是因爲其解決了傳統宣發模式資源浪費的弊端,以大數據優勢讓出品方和製作方更爲精準地把握住了消費者的喜好,音樂行業也同樣如此。

 

在影視ost以及影視劇宣發推廣過程中,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酷狗直播等組成的產品矩陣,也發揮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幾大平臺聯合構建起來的集“聽、看、唱、玩、買”於一體的生態體系,可以多方位、多玩法助力影視ost宣發,併爲其帶來更多盈利上的可能性。


 

如靳東爲《戀愛先生》獻唱的主題曲《溫暖》推廣時,酷我音樂專爲歌迷們增設“打擂奪禮包”活動;《流星花園》影視ost上架時,樂迷們除了能在QQ音樂評論互動外,還能通過偶像Pick通道解鎖應援福利,通過創建專屬粉絲公會助力歌手打榜;《延禧攻略》熱播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不僅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上設立了《延禧攻略》專題,還在酷我音樂上打造了《延禧攻略》官方電臺,邀請主創與觀衆一起暢聊影視內容,目前該電臺播放量已經達到了360萬。



除了音樂產品矩陣,騰訊系所有的社交網絡產品,包括遊戲、騰訊視頻、QQ空間、QQ、微信等在影視ost宣發中都會同步發力。

 

 

一站式宣發打破行業壁壘

讓影視音樂不再是“附屬品”

 

2017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約爲3470.94億元,但影視音樂、遊戲音樂、動漫音樂的總產值僅6.65億元,其中影視音樂總產值爲3.48億元。近幾年,國內文化產業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但影視音樂的總產值卻仍是“滄海一粟”,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國內影視音樂發展較爲滯後。



長久以來,不少行業從業人員都將影視ost看做是影視劇的“附屬品”或是“一次性產品”,對其不夠重視。從資金投入來看,在歐美,電影配樂投入一般能達到總投入的8%左右,但在國內這個比例卻僅有1%左右;從合作模式來看,國內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態,大多都是導演根據自己的風格決定歌手或是製片方對接一些大牌歌手,且不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製片方的負擔,其挑選的歌手也不一定符合觀衆口味。

 

從製作過程來看,行業並沒有形成規範的流程,且大多是“快餐式製作”。竇鵬在採訪中曾提到趙薇找到他爲《致青春》作曲時距影片上映僅剩下21天,爲《歡樂頌2》定製了14首歌曲的董鼕鼕也曾透露,有11首是在電視劇定檔後的兩個月內創作的。影視音樂的創作本就建立在創作者對故事的透徹理解上,如此倉促之下,創作者的理解、靈感、專業又從何談起?又如何產出精品?至於影視音樂的宣發,自然更不受重視。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行業顯然亟需連接影視公司、音樂製作公司、唱片公司以及藝人的第三方出現,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正是這樣的角色,其不僅爲影視宣發以及影視ost推廣帶來了新渠道,“影音+”戰略三位一體的一條龍服務也打破了音樂與影視劇之間的壁壘,讓二者的聯動效應發揮到了最大化,並帶來了商業模式的創新。

 

在好萊塢,影視劇ost銷售週期可長達1-2年,但國內影視ost付費率並不高,行業此前雖有嘗試,可成功的並不多,利潤也比較微薄。不過,現在用戶的版權付費意識已經養成,《流星花園》影視ost在QQ音樂上的專輯總銷量就達到了232萬張,以16元的售價計算,該專輯收入已近4000萬。



不過,專輯銷售也僅是最基本的盈利模式,藉助酷狗直播、全民K歌兩大平臺以及線下演出、版權授權等多元變現方式,“影音+”計劃還可以長線挖掘影視音樂的長尾價值。《前任3》的影視ost《體面》曾在一段時間內引發了翻唱熱潮,在全民K歌上,《體面》僅好評人數就達到了959.6萬,其後續能拿到的版權分成極爲可觀。



如今,“影音+”戰略聯盟已經吸引了華策影視北京事業羣副總裁、華策經紀總經理張灼,新麗傳媒製片人、新有靈犀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總裁黃瀾,空中銀河影業副總裁、製片人白宇,耀客傳媒副總裁姜豔,音樂製作人、詞曲作者譚旋,以及深藍影業副總經理、製片人江敏昊等衆多知名從業者,市場聯動與行業聯動共同作用下,何愁不能持續產出優質的影視音樂?

 

“影音+”戰略的推出,對整個行業而言有着深遠意義。它助推了影視劇與音樂之間“不平等地位”的矯正,讓影視音樂的價值逐漸被重新認識且讓其價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發揮,而並非僅僅充當一個附屬品。此外,“影音+”戰略也從“企、制、宣、發”各個環節出發,推動了行業流程走向規範化,對產業鏈的完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迄今爲止,“影音+”項目在市場的成功實踐,想必也會爲行業帶來信心。如今,行業從意識層面到產業層面對影視音樂的重視程度都在加深,良性循環下,未來影視音樂成爲國內影視產業的重要收入組成部分,並不是空想。

 

本文首發微信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商務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