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世园会小鸟被掰断】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了

据CCTV-13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报道:在北京世园会的一座石桥上本来点缀着百余只的金属小鸟模型,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些憨态可掬小鸟的展示期竟然只有短短的数天。小鸟模型频繁被游客拧下来顺走,如今只剩17只。随后,园区负责人无奈表示,只好派遣两名保安在其旁边彻夜守护。

【央视关注】世园会小鸟模型频繁被偷 白岩松:处罚要让盗窃者感到疼 新闻 第1张

白岩松点评:正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让中国的观众不出国门就可以感受到世界各国的园艺之美,但如果你是为了大自然的美而去却看到了很多人行为的丑,你又该是怎样的心情?看到画面后很想骂人,但又不能用语言暴力来制止行为的丑恶。一是无奈地提倡,大家最好文明点。二是现场追回来了30多个,那说明也有好多人被抓了现行,想知道有没有设置让这些被抓的人感到“疼”的处罚规定。另外,小鸟被重新安装在栏杆上一定要保证焊的牢固一些。最后还有一个建议,可不可以多生产一些这种鸟的纪念品?在现场能够销售,让人们花钱去买,而不要冒着丢脸的风险去偷。我只能提供这些不疼不痒的建议,但愿幸存的小鸟都能幸存下去。

【主动避让】路遇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时

据CCTV-1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报道:近日,在蚌埠五河县大新镇郭台村,一民房发生火灾,消防救援大队立即出警前往火场救援,却被一台面包车阻挡了路,不论如何鸣笛,面包车一直不避让,而是慢悠悠地在前面走了五分多钟。16日下午,这名驾驶员被传讯并接受处罚。

【央视关注】世园会小鸟模型频繁被偷 白岩松:处罚要让盗窃者感到疼 新闻 第2张

交警提醒,遇到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应及时避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它车辆和行人应当礼让。对于故意妨碍和不给特种车辆让行的违法行为,扣3分,罚款200元。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等车辆通行的,可处以警告、罚款,乃至行政拘留。

【扫黑除恶】让犯罪分子付出沉重代价

据CCTV-13新闻频道《24小时》报道:2018年1月,我国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此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的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和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日前(5月14日)广东警方对外公布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今年1月到5月12号,广东警方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46个、恶势力犯罪集团70多个,涉及“村霸”、行霸、市霸、“黄赌毒”等各类案件。

【央视关注】世园会小鸟模型频繁被偷 白岩松:处罚要让盗窃者感到疼 新闻 第3张

近年来,“软暴力”成为黑恶势力活动的新方式。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黑恶势力活动趋于隐蔽,公开打斗等“硬暴力”方式明显减少,用言语恐吓、跟踪滋扰等“软暴力”的手段逃避打击。据公安部门介绍,从目前打掉的黑恶势力团伙的情况看,构建非法高利放贷平台,进行“软暴力”催债也成为新兴领域涉黑涉恶的犯罪活动。

引用中央政法委官微的一段话:除恶务尽,不仅要把眼前的问题坚决处理掉,还要查一查都有谁在法治发展的“大账册”上留过污点、动过手脚、糊弄过党和人民——有没有人玩忽职守,任由违规违法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有没有人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为黑恶势力的“卷土重来”推波助澜;有没有腐败分子收受贿赂,为黑恶势力大开方便之门。如果有,不论事发在何时何地,都要依法依规付出沉重的代价。

【急诊分级】为生命让出一条通道

据CCTV-13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报道:医务工作者称急诊科是与死神赛跑的地方,可调查显示,在我国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属于急诊范畴。“急诊不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急诊分级正是希望为生命让出一条通道。根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规定,从5月1日开始,北京20家市属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实行急诊分级制度。这意味着急诊规则发生改变,患者就诊顺序不再按照先来后到、而是按轻重缓急。

【央视关注】世园会小鸟模型频繁被偷 白岩松:处罚要让盗窃者感到疼 新闻 第4张

实施急诊分级,理论上可以解决“急诊不急”的问题,但在执行中也可能滋生新的矛盾。因为急与不急,虽然有一定的医学标准,但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自己的病都是最急的,如何来化解患者的焦虑,不是简单分级能够解决的。至少在急诊分级这一医学常识深入人心之前,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而一些白天无法请假看病的人,哪怕知道自己不是急症,但也只能挂急诊来解决看病问题。对这部分人来说,还需要更多社区医院开通夜诊,需要家庭医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骗局】警方破获特大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

据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近日,河南郑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打着脱贫攻坚项目分红的旗号,以交费申请海外民族资产解冻为诱饵实施诈骗。据警方初步查明,该案的受害人遍布河南、河北、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涉案金额近8000万。根据公安部官网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就已出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借助现代通信、金融工具,犯罪花样不断翻新、手段不断升级。

【央视关注】世园会小鸟模型频繁被偷 白岩松:处罚要让盗窃者感到疼 新闻 第5张

尽管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类被多次报道,但仍有众多受害者上当。甚至在警方核实受害群众信息时,还有人坚称自己没有被骗。警方提示,大家对这种投入不多的骗局也要提高防范意识。所谓解冻民族资产、解冻海外资产,包括脱贫攻坚等等类似名义的诈骗案件,尽管受害者投入的金钱不多,但是希望人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不要相信这种网页的宣传、或者电话。(责任编辑/刘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