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2日

Frederick E. Allen

總統競選大戰打響之後,奧巴馬競選團隊所開展的「地面戰」表現出了令人讚歎的技術先進性和人員的訓練有素,他們利用民調信息異常精準地預測出選情走勢,藉此判斷哪些選區乃至選民可以爭取,以及通過怎樣的策略去爭取他們。而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則是以一名資深經理人的身份參選,正如他自己一直以來所宣稱的那樣,徵戰商場多年的經歷令他有能力去執掌著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機構:美國聯邦政府。儘管羅姆尼擅長買賣公司、攫取利潤,但如今看來,在管理複雜的組織方面,他還稍遜奧巴馬一籌。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於2012年11月7日凌晨發表敗選演講

正如安德魯·蘇利文(Andrew Sullivan)在博客中所評論和總結的那樣:

「奧巴馬團隊既有著清晰量化的長期規劃和靈活可變的短期方案,也善於利用創意頻出的投票動員以及精心策劃的廣告宣傳策略。而羅姆尼呢,只有災難般的ORCA系統(下文會提到)、不準確的內部民調信息、對選情一無所知的經理以及糟糕的財務計劃(例如,面對奧巴馬團隊凌厲的7月廣告攻勢,羅姆尼團隊的投入實在太少),另外,在羅姆尼的『內部講話』引發爭議以及歐洲之行飽受批評之後,他居然在9月給競選團隊高級經理們發放了獎金。」

羅姆尼毀在他的經濟顧問手裡

羅姆尼落敗預示美國債收益率將降至1.5%或以下

令羅姆尼敗北的十大政治失言

博主阿爾法龐迪特(Allahpundit)寫過一篇非常不錯的文章,分析了兩個競選團隊在組織方面的不同,他寫道:

「這本應是羅姆尼的強項,這也是他在共和黨內贏過金裏奇(Gingrich)、桑托勒姆(Santorum)等人的原因。就算他看起來不那麼『極端保守』,共和黨也相信他完全有能力在「地面戰」上與奧巴馬團隊一決高下。畢竟,他可是頭頂著『商界奇才』的光環。如果說有人能創辦一間有能力拿下總統職位的公司的話,那這個人非羅姆尼莫屬。」

而至於ORCA系統,阿爾法龐迪特在文章中引用了羅姆尼競選團隊員工的話。他們將該系統稱為是「一個大工程,是共和黨人用來贏取2012年總統大選的、科技含量最高的、史無前例的新式武器。」其中包括在選舉日當天使用智能手機來分析哪些選區選票量不足,然後立刻趕到該選區拉票。但是整個系統在設置和規劃上卻並不完善,由此導致選舉日當天該系統形同虛設,這名工作人員說:

「最後的結果就是3萬多名最積極熱心的志願者手足無措、毫無頭緒併產生挫敗感,他們本可以做得更多,比如開車載著選民去投票站、電話調查、挨家挨戶登門拜訪等等……如果這個系統發揮了作用的話,是否可以拉近他與奧巴馬的差距呢?平心而論,我覺得不會。

所有這些努力中的黑色幽默在於,當地人民為一個集中的不知名的遠方組織(就此次競選而言,也就是共和黨的波士頓競選總部)拉票的種種努力,最後卻毀在一個言必贊同小政府的候選人手上。」

喬納森·拉斯特(Jonathan Last)常常為《華爾街日報》和《標準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撰寫文章,以下是他的看法:

「我曾經認為,大家覺得羅姆尼夠格當總統的唯一一個定性指標就是:他的管理經驗足以令他勝任此職。他是個『善於力挽狂瀾的能匠』,『天才般』的CEO……這套鼓吹至少可用事實驗證。然而,羅姆尼卻沒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競選團隊,去贏得一場看似勝券在握的選舉,這項事實無可爭辯地表明瞭,這個說法言過其詞。如果他真的善於力挽狂瀾的話,這會兒也應該成了當選總統。

大多數政治競選的努力都不會因失敗而白費。不管是否贏得選民支持,候選人提出的理念或是世界觀都會久存於世。這固然有其道理。但羅姆尼的這場慘敗現在看起來就像個笑話,他僅向世人證明瞭自己遠非所謂的管理和挽回局面的『天才』,而且也贏不了大選。」

雙語閱讀:Romney the Great Manager? Not Nearly as Good as Obama, the Election Proved

譯 唐昕昕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