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的說法應該是:王傳福作了愛迪生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福特在這種說法中的定義只是「造車」。

新能源電動在百餘年前已經普及過一次,大力推廣電動汽車的人正是一般理解的「偉大發明家」愛迪生,用雙引號是因愛迪生的科學家工作只是副業,主業還是經商而且是個傑出的奸商;交流電之父、大名鼎鼎的【尼古拉·特斯拉】深受愛迪生其害,因其曾經是【愛迪生照明】公司的員工,在愛迪生許諾了特斯拉一次性之父數十年的薪水後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之後愛迪生以「美式玩笑」的卑鄙言論剽竊了特斯拉的發明,並且只支付了一個月的薪水,特斯拉幾乎受到100點的重擊;之後特斯拉各種發明被資本雄厚的愛迪生各種壓制,總之是毀了一生。

所以以愛迪生比喻王傳福並不恰當,雖然都是「理工男」但船夫比愛迪生更有底線,當然主要原因是船夫成功推廣了電動汽車而愛迪生沒有做到。

愛迪生幾乎一生都熱衷於電動汽車的研發和推廣,但是在百年前電池技術太不成熟,老愛的鎳鐵電池內阻太大、循環重放次數很少,而且續航里程也非常短,量產車只能實現幾十公里的續航;不過這種汽車在當年也要比吵鬧、笨重、令人厭煩的燃油車更容易接受(對比的是當年的燃油車),所以面對富豪階層的消費者仍深受喜愛。

於是愛迪生決定製造電動汽車,載體正是福特的T型車;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享利福特】曾經也是愛迪生照明公司的員工,不過老福特比特斯拉聰明的多,在沒有被耍之前就退出了這家公司。

作為汽車製造愛好者的福特在退出之後歷經多次創業,最終成立了今天享譽全球的福特汽車。好在福特和愛迪生兩人沒有撕破臉,所以也就成為了一種很假的忘年交,在利益面前兩人合作打造了電動汽車。

如果這台車能夠逐漸進行技術研發,今天的汽車一定不會有燃油車,但是競爭是很可怕的。

在工業革命時期電是新能源,同時燃油也是新能源,而且那時候的石油開採技術突飛猛進,儲量似乎也是無窮無盡的。與石油大亨不同,愛迪生即使是奸商但仍以發明家自居,所以不會做出一些過於可怕的事情;但那些石油大亨手腕很硬,愛迪生電動汽車的所有資料在一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不過真的還能再來一次嗎?

在這種勢力的影響下愛迪生退縮了,而緊接著又是一戰和二戰,戰爭中需要的是能直接加油的燃油車,所以電動車在數十年的戰亂中被忽略了,直到近些年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在國內汽車消費市場,讓電動車出現並且大量普及、利用電驅技術改造燃油動力汽車,推出性能無比強勁的低價車的正是王傳福。

王傳福創立比亞迪之處是進行電池研發,從創立到成為世界第二大電池供應商只用了8年(到2003年),這一事業很像是愛迪生;且比亞迪不僅早電池還在IT領域代工,有自己的LED燈廠。在2003年同年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開始製造汽車,這是邁出了【愛迪生+福特】的第一步。

通過燃油車儲備了第一桶金後,在2008~2009年比亞迪開始了新能源轉型,從F3Dm到青唐宋元以及與戴勒姆合作的騰勢,這些車一次次的刷新了國產車的速度和油耗,也一次次的否定了國產汽車的落後於合資進口的說法,這就是比亞迪的成功。

不過這個品牌最終不會僅在汽車領域這一小圈子裡發展,提供儲能電芯的終身質保是為梯次利用,梯次利用當然是為了能源轉型,比亞迪從電池起家轉型為【愛迪生+福特】,但最終很有可能是【愛迪生+特斯拉】,在汽車領域也許會是供應吧。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台內歡迎轉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