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懂军事的人眼里,除了对阵厮杀,很难将一些日常的生活物资和战争联系起来。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钟松下令焚烧了运城脚下的4万块门板,给老百姓造成的伤害,不亚于一场残酷战役。

这件事发生在解放军第二次攻打运城期间。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对山西重镇运城一共发起了三次攻击。第一次攻击运城是在1947年4月至5月,由陈赓、谢富治兵团对运城的飞机场、物资仓库进行了针对性的攻击,由于国军派重兵增援,解放军主动撤退。第二次攻击运城是在1947年10月,由徐向前率领的解放军对运城进行了猛烈进攻,眼看即将拿下运城,却因为国民党整编第36师钟松部的增援而无奈撤退。第三次攻打运城是在1947年12月,这一次,由解放军悍将王新亭和王震指挥的部队顺利的解放了运城,全歼国民党守军1万3千余人。

1947年10月,徐向前为了牵制西北国民党军队,减轻其他解放区的军事压力,组织了近4万官兵第二次攻打山西重镇运城。当时防守运城的国民党军队有3个中央军主力团外加晋南16县的保安部队,总人数1万3千余人。从双方军队人数对比,解放军是敌军的三倍,攻打运城还是有明显优势的。可恼人的是,解放军官兵没有攻城的重武器,面对防守严密又在火力上仗优势的运城守军,明显吃亏。晋南解放区的老百姓为了支援解放军攻打运城,自发的将家里厚实的门板拆下来送到运城城墙下,一是可以作为盾牌为解放军官兵档子弹,二是作为简易担架运送伤员,很给攻城部队帮了大忙。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解放军官兵即将攻下运城时,国民党内小有名气的整编36师师长钟松,亲自率领4个整编旅近3万,连续突破解放军的数道阻击阵地,几乎将攻打运城的解放军官兵包了饺子。眼看对阵不利,徐向前只得无奈的下令让官兵撤退。人撤下来了,但是留在运城下的数万块门板却无法带走。

钟松老奸巨猾,到运城视察战场时,见了这些铺天盖地的门板,二话不说就让士兵堆积起来放火烧掉。运城的10下旬已经有点冷了,气温都维持在10度上下。有人觉得烧掉可惜了,可以运到城里给士兵烧火取暖。钟松不答应,亲自监督士兵将这4万多块门板烧得干干净净。诸位,看到这里时是不是觉得钟松有点神经过敏!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彰显出钟松在这件事情上的阴险狡诈,即使2个多月后运城被解放了,但给解放区老百姓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整整持续了一个冬季。

1947年12月,徐向前司令员指挥王新亭和王震两位悍将第三次攻打运城。这一次,由于国民党实在抽不出援军来支援了,解放军官兵顺利的解放了运城,全歼国民党守军1万3千人。虽然打了胜战,但解放军官兵在短时间内却没有办法为老百姓找到木材制作门板。

运城的冬季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没有了门板遮挡风雪,整个冬季,晋南解放区的老百姓都只能生活在严寒当中。即使屋子里有热炕,由于没有门板遮挡,一样冷得瑟瑟发抖。无奈之下,老百姓尽可能的将能够御寒的农作物秸秆往屋子里堆放,然后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才熬过了这个无比寒冷的冬天。因此晋南老百姓都戏称1947年的冬天是当地最冷的一个冬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