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傷或自殺行為是心理危機最為嚴重的後果之一。
  • 危機幹預熱線(在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國家不斷興起,並得到大力推廣與發展;它通常命名為「電話諮詢「和「危機自殺幹預熱線」指由經過培訓的志願者或專業諮詢者,為處於危機的人羣,尤其是有自殺危險的人提供支持和幫助的電話服務形式。
  • Lester將危機幹預熱線分為針對普通人羣及所有可能導致心理危機問題的「一般熱線」;以及針對特殊人羣或者特殊問題的「特殊熱線,如青少年熱線、婦女熱線、物質濫用問題幹預熱線、性相關問題幹預熱線及自殺幹預熱線等。如無特別指出,本研宄中的危機幹預熱線是指上述「一般熱線」。
  • 危機幹預熱線具有獨特的屬性和優勢比如:聯絡與支持,及時性,方便性,自主性,匿名性和隱祕性等。
    • 聯絡與支持是熱線的基本特徵。
    • 及時性和方便性是危機幹預熱線電話諮詢的特有優勢。
    • 自主性體現在求助者對通話的控制。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撥打熱線電話求助,並且能隨時決定中止電話。
    • 匿名性和隱祕性是求助者特別關注的因素。與面對面諮詢相比,熱線求助者可以選擇一個獨立的空間撥打熱線求助,無需暴露自己,也可以不提供自己的真實姓名或其他個人信息,從而有利於求助者的自我表達和問題描述。

  • 中國第一條心理健康熱線由陳仲舜於年在天津建立;但無法在相關文獻或資料中找到其目前發展的更多詳細信息。
  • 2003年,中國第一條,也是目前唯一一條全國性小時免費自殺預防熱線由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北京回龍觀醫院在北京建立(2010年更名為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
  • 中國危機幹預熱線城市分佈圖
  • 中國的危機幹預熱線主要由各地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立,其應答員由接受過培訓的志願者和其他專業人員共同組成,如精神科和醫學心理學的專業人員、社會工作者、護士、律師和老師等。中國的志願者應答員和西方國家並不完全相同,通常要求必須具備精神病學、心理學或其它醫學相關專業背景。熱線名稱在中國也比較多樣化,廣泛使用的是「心理健康(熱線」、「電話心理諮詢」和「心理危機幹預熱線」等。
  • 危機幹預熱線求助者是撥打熱線電話尋求支持或幫助的人包括因自身心理問題和心理危機撥打熱線的一般求助者,以及兩類特殊求助者,即「第三方」求助者和問題求助者。
  • 在危機千預熱線求助者中的「第三方」求助者是指因為家人或朋友等身邊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而撥打電話尋求幫助的熱線求助者。
  • 在危機幹預熱線的問題求助者中有沉默者、狼裹者、惡作劇者和醉酒者等;另外慢性求助者也是問題求助者的一種,他們頻繁按打熱線來陳述自己的問題,對熱線求助形成了習慣或依賴。
  • 這些問題熱線會給應答員帶來負面影響導致他們產生害怕、焦慮或抑鬱等情緒;並會造成熱線服務資源的浪費。因此,如何處理問題求助者和問題熱線,也是危機幹預熱線領域需要重視並解決的問題。

有關熱線的母體機構,在我國主要有三種形式:

  1. 一是精神心理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如鎮江第四人民醫院精神科的熱線等。
  2. 二是獨立的精神衛生或危機千預中心,如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熱線(現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
  3. 三是非政府性公益組織,如重慶的生命求助熱線等。

  • 在西方國家針對應答員的ASIST(應用性自殺幹預技巧培訓)培訓中,會通過要求求助者「定期無條件繼續撥打熱線」來為危機求助者提供幫助,確保其生命安全;也會要求應答員向求助者表達「出現問題時,繼續撥打熱線」。
  • 深圳地區的心理諮詢熱線的應答員要求必須具備精神病學、心理學等相關專業背景,且要求必須獲得「心理諮詢師證」,個別熱線還配備了督導。

  • 心理危機幹預技術包括兩大類:支持技術和幹預技術
  • 支持技術~對有自殺觀念或自殺未遂的當事人,首先給予的是無條件的關注和對其精神痛苦的理解,讓其有宣洩的機會.然後才進行認知的調整,幫助當事人認識到,除了自殺之外,還有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 幹預技術~心理諮詢的基本技術如傾聽、提問、表達、觀察等參與性技術和影響性技術都是心理危機幹預的基本技術。
    • A:心理急救、穗定情緒技術;
    • B:行為調整,放鬆訓練,晤談技術(CISD:緊急事件晤談)
    • C:認知調整,EMDR

  • 心理危機是一種情感紊亂狀態。也可以認為是認為是感情上的重大事件,該事件可作為人生變好或變壞的轉折點。
  • 確立心理危機幹預專業人員的地位和作用
    • 心理危機幹預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必須重視心理學家在心理幹預分隊中的作用,確立他們的作用和地位。
    • 一是把心理學專業人員納入心理危機幹預系統中,成為指揮或諮詢、督導、執行人員,負責心理幹預措施的制定和落實。
    • 二是把心理學專業人員納入突發事件的檢測與預警系統中,向決策部門和公眾提出預警報告和相應心理幹預建議,由心理學專業人員制定應急處理工作方案。
    • 包括針對個體和羣體的危機幹預技術、溝通交流技術、支持心理治療技術、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技術、識別嚴重心理障礙、常用精神科藥物使用技術、現場控制技術以及應急處理羣體性心理健康管理技術等,並制定相應的應用手冊。
    • 四是參與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專業隊伍的建設和培訓,即在醫療機構的應急技術培訓中,應有心理幹預的內容。

  • 畢竟心理危機幹預不能等同於心理諮詢或心理和精神治療,並不是學過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或者通過專業培訓的心理諮詢師、治療師等從業人員就可以勝任的。 只有經過心理危機幹預專業培訓的人員才能真正勝任這項工作。

  • 優化熱線心理諮詢服務操作的思考
    • 建立關係
    • 傾聽技術
    • 談話技術
      • 情感反應
      • 話題引導
      • 言語表現
      • 「沉默」定位
    • 態度原則

  • 心理危機是由美國「心理危機幹預鼻祖」心理學家Caplan.G於1964年提出,他認為當人們面對困難情景時,如遭遇重大問題或者突然變故,個體以前慣用問題解決方式和支持系統不能夠支持個體有效應對這種情境,心理上的平衡被打破,出現的暫時的心理失衡狀態,常伴有思維和行為的紊亂。
  • 馬湘培(2003)認為,心理危機是指突發事件發生後,這些遭遇超過了個體承受能力,進而出現抑鬱、失去控制、極度焦慮、不能自拔的狀態,也就是說心理危機是一種心理上的嚴重困境。同時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以往慣用的應付方法常常會失效,內心的平衡和穩定受到衝擊甚至被打破,這些常常容易導致災難後果的發生。
  • Krisit Kanel認為心理危機包含三個成分:突發事件的發生、個體感受到突發事件並因此痛苦、以前解決方式無效引起個體認知、行為、和情感方面的功能失調。
  • 心理危機對個人產生的影響受三個因素的制約:突發事件的性質、個體的處理方式及個體對危機反應程度等。
  • 心理危機常出現四種結果:
    • 第一種順利度過危機,並學會應對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 第二種是度過危機但是留下心理創傷;
    • 第三種是艱難度過危機,但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了創傷,對未來絕望,常伴有自毀自殘行為;
    • 第四種未能渡過危機,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
    • 後三種情況說明心理援助的必要性。

  • 心理危機的類型
    • 第一類為成長性危機,也叫發展性危機,主要是指在正常發展和成長過程中,由急劇地變化或轉變(如個體出現失戀、進入中年、退休)所引發的各種異常反應。
    • 第二,境遇性危機,主要是指當出現罕見或非常規事件(車禍、被綁架、被強暴、失業、失戀、爆炸、地震、泥石流、洪水、突然患急症惡病、受傷),而且個人無法對其進行控制和預測時出現的危機,這種危機具有隨機性、突然性、震憾性、強烈性和災難性等特點。此類危機是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可能遇到的。
    • 第三,存在性危機,指伴隨著諸如人生的目的、獨立性、自由、責任、承諾等重要的人生問題而出現的內部衝突和焦慮。

  • 心理危機反應及其演變
    • 首先,心理危機的情緒反應主要包括焦慮、緊張、害怕、煩躁、內疾自責、恐懼、絕望、懷疑、悲傷、沮喪、麻木等等;
    • 其次,當個體遭受沉重的打擊後,機體處於高度旳應激狀態,心理上的許多創傷都能通過一些生理上的反應表現出來,即心理應激的生理反應主要表現為頭疼、疲勞、失眠、食慾下降、做噩夢、呼吸困難等等癥狀;
    • 再次,認知方面的反應常常表現為任意推斷、選擇性概括、過度引申、誇大或縮小、極端化等認知上的異常,平時生活中則具體表現為健忘、注意力難以集中、效率低,缺乏自信、過分關注而難以轉移等等;
    • 最後,行為反應,事件發生後常常出現兩類行為反應:一類是符合社會規範或積極的適應性反應,如,避難反應、利他行為、領袖行為。
    • 另一類是社會規範之外或消極的不適應反應,前者如哄搶、偷盜、強姦等,後者具體表現為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社交退縮、暴飲暴食,過度依賴、不敢出門,逃避等。

  • Caplan於1964年系統闡述了心理危機反應的演變過程
    • 第一階段,當個體意識到自己原先的生活發生突然性的變化或者即將發生變化時,個體原來基本平衡的內心就會被打破,具體表現為個體的警覺性提高,緊張情緒的產生和體驗。了重新獲取內心的基本平衡,個體會試圖用從前習慣性的策略來應對。這一階段的個體往往不會出現求助行為,有的還會討厭其他人過於「熱情」的指手畫腳。
    • 第二階段,個體經過努力和嘗試,個體發現自己原先慣用的應對方法對事件處理無法奏效,焦慮情緒加重。為了減輕焦慮,個體試圖尋找新的方法。但,因為個體處於高度焦慮狀態,所以往往很難冷靜思考,使用的方法也難以對自身有所助益。這一階段,個體開始有了求助動機,心理諮詢師應將幹預重點放在幫助個體處理緊張焦慮的情緒,並告知其問題總是可以解決的。
    • 第三階段,嘗試了很多方法都無法奏效,個體內心的焦慮緊張會繼續增加,同時他也會繼續想盡各種辦法來尋求新的解決辦法。這一階段,個體的求助動機最強,求助信號的釋放往往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和對象,甚至會嘗試那些諸如燒香拜佛、占卜算卦等自己過去都會認為非常荒唐的方法。而且個體在這一階段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心理諮詢師對此階段的求助者影響應該最大。
    • 第四階段,如果個體經歷了前三個階段仍未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個體很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個體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覺得沒有希望,甚至對生命的意義發生懷疑。很多個體在這一階段表現出自殺的行為,希望死亡能夠幫助他們擺脫痛苦和困境。而且在這種巨大的心理壓力的衝擊下,那些從未完全解決的,且被深層掩蓋於內心的矛盾衝突可能會被觸發,有的個體則可能出現精神崩潰或人格解體。

  • 心理危機導致的常見精神衛生問題
    • 特定的精神障礙
      • 急性應激障礙(ASD),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自殺和抑鬱症等
    • 非特定的悲傷反應
    • 資源喪失
    • 青少年特定問題
    • 長期慢性適應問題
    • 其他健康相關問題等。

  • 心理危機幹預又稱心理幹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 狹義上講是指以心理學理論為指導,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技巧,對處於危機中的個體進行心理活動性質、強度和表現形態等方面進行調整和控制,幫助個體恢復各項適應功能,獲得性的技能,預防、防止或減輕心理創傷潛在的負面影響。
    • 從廣義上講,對事件涉及羣體開展的任何活動如物質援助、社會的支持鼓舞等,都可以對民眾產生影響,因此,廣義上的心理危機幹預泛指能夠對民眾心理危機產生影響的任何一項幹預措施。

  • 針對危機事件發展進程的不同階段(前期、中期和後期),開展的心理危機幹預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心理預防、心理急救以及心理矯治三種。
  • 心理危機幹預的目的
    • 預防作用
    • 提高個體的心理適應能力水平,促進問題的解決,主要有兩種途徑:
      • 一方面是通過系統指導、培訓,提高個體的應對能力和適應水平;
      • 另一方面鼓勵自我成長,解決問題,具體是指在幹預過程中促進個體間進行交流,充分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情緒情感,鼓勵個體的自信心和開展正確地自我評價,積極提出建議,從而促進問題的解決。
      • 三是提供必要的生理援助,如提供適當的醫療幫助,處理情感休克、昏厥或激動狀態。

  • 心理危機幹預的模式
    • 三階段模式。該模式由等Belkin人於1984年提出,它包括平衡模式、認知模式和心理轉變模式三種.
    • 整合模式
      • 社會資源工程模式,該模式主要涉及支持、訓練和教育三個方面。
    • 評定危機幹預創傷治療幹預模式
      • 由於Roberts於2002年提出,評估、危機幹預和創傷治療三部分構成該模型,簡稱ACT。

  • 四種常見的心理危機評估的模型
    • 三維危機檢查評估模型
    • 階段評估模型
    • 人與環境互動的評估模型
    • 資源綜合評估模型

  • 公眾普遍缺乏基本的心理衛生和救援常識,出現了社會認知偏差,主要表現為認為:
    • 第一,心理危機幹預就是安慰,隨便找個人就可以做;
    • 第二,認為物質幫助見效快,可以抵消心靈上的創傷;
    • 第三,認為事情發生一些語言上的安慰作用不大;
    • 第四,認為時間是最好的醫生,心理創傷會慢慢癒合,最終消失;
    • 第五,有的甚至將出現心理危機等同於精神病,認為接受心理危機幹預就是治療精神病。

  • 對有自殺意念者應評估其強烈程度及具體自殺計劃(時間、地點、方式)既往自殺史、希望程度等,判斷求助者自殺危險性及危急程度。
  • 對非危機求助者按常規心理諮詢方法提供指導、非指導式幫助,鼓勵抑鬱者接受治療。
  • 對處於危機狀態求助者,遵循危機幹預六步法,提供主動幹預及維持心理評估,確保求助者安全。
  • 熱線求助羣體是自殺的高危人羣,感情困擾、婚姻危機、家庭矛盾等負性生活事件是導致求助者產生自殺危機的主要原因,持續抑鬱與自殺意念密切相關。
  • 幾乎所有自殺者在自殺前都發出求救信號,卻為能被周圍人識別,只有不到30%的人被詢問有自殺意念,幾乎無人接受過心理學評估,因而很多處於自殺危機中的個體錯失幹預良機。
  • 評估也是危機幹預的方法之一,面對有自殺想法的人,諮詢員恰當的詢問與評估,等於為其提供了一個可以交流自殺想法的平臺,打破他們長久以來對自殺保持緘默狀態,把自殺者心靈之門給打開了,如果一個有自殺想法的人,走到哪裡門都是關著的,他就會感到走投無路而採取自殺行為。
  • 結論:熱線評估效方便快捷、解決實惠,節約人力、物力、財力,且危機幹預效果好。諮詢員只要掌握有效訪談與評估技術,就能利用有限的通話時間,為求助者提供專業心理評估與輔導,對促進公眾心理健康水平,預防自殺具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

  • 危機是指當個體面臨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親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災人禍)時所出現額心理失平衡狀態。
  • 危機幹預,就是及時幫助處於危機境遇中的人們恢復心理平衡,其基本方法是從簡單心理治療基礎上發展而來,具有及時、簡便、實用和有效等特點,是近10多年來西方心理治療學家推崇的主要治療技術之一。
  • 危機有危險和機遇兩種含義,如果它嚴重威脅到一個人的生活或其家庭,往往會產生自殺或精神崩潰的可能,這種危機往往是危險額;但如果一個人在危機階段及時得到適當有效的治療性幹預,往往不僅會防止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可以幫助其學會新的應對技巧,使心理平衡恢復到甚至超過危機前的水平,因此也可以說危機是一種機遇或轉折點。
  • 許多研究證明,與配偶、伴侶或雙親的矛盾衝突是自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以高度絕望和情感抑鬱等為主要臨牀特徵。尤其是女性自殺企圖者,往往是因為存在嚴重的人際應激性衝突關係不能解決,從而選擇自殺作為唯一解決問題的途徑。
  • 危機幹預就是及時地幫助自殺企圖者避免自殺的危險性,減低危機狀態,更好地去適應社會。主要的工作有下面四個方面:
    • 幫助自殺企圖者正確理解和認識自己目前的危機水平,明確自殺是解決危機的方式之一,不是自己所認為的解決問題的目的;
    • 疏泄和釋放被壓抑的情感,使自殺企圖者感到情感上的共鳴和被理解,減輕孤獨和絕望感;
    • 學會適當的心理社會應對技巧和方式,認識到危機的解決和避免實際上有許多途徑,並非自殺是唯一選擇;
    • 建立新的社交天地,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和社會支持系統是生活適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減少危機發生和減輕個人心理應激反應程度的「緩衝劑」。

  • 心理治療與危機幹預的根本區別在於,在心理治療中,無論是對問題的界定、治療方案的選擇,還是對行動計劃的制訂,所涉及的範圍都更加廣泛,在方法論的意義上也更加規範,而且更多依賴治療師與當事人之間持續不斷的雙向反饋來檢驗治療效果。
  • 危機的案例處理:
    • 危機熱線電話中的案例處理;
    • 危機幹預機構中的案例處理;
    • 長時程心理治療背景中的危機案例處理。

  • 人們之所以越來越多地使用電話來解決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 方便性:打電話請求心理幫助實際上是人們「通過電話說事」的一個自然延伸。
    • 當事人的匿名性:
      • 內疚感、難為情、羞怯感、自我責備以及其他讓人感到難堪的情緒,使得人們很難與陌生人進行面對面的交談,特別是在一個創傷性危機事件剛剛發生後不久,人們更難以向別人敞開心扉。
      • 如果人們能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身份,便有更大的可能向對方敞開心扉。
      • 這種情況對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他們從社會角度說是孤獨的,從心理角度說是受挫的,而且通常都是初次遭遇危機( Lester&Brockoff, 1973,pp. 86 - 87)。
      • 電話諮詢師都能理解當事人的這種心情,因此一般都不探問對方的身份,除非有生命的危險必須知道對方的身份。
      • 在電話交談中,幹預者和當事人都只用教名而不用姓氏。
    • 控制:
      • 當一個人的生活被危機事件打破之後,會產生一系列恐懼、焦慮及不確定感等消極情緒(Lester&Brockopp,1973,pp. 81 -82)。
      • 假如他去某一社會機構尋求幫助,又遭到該機構內官僚氣息的冷漠對待,他的感覺會是雪上加霜,這種現象又被稱為二次受傷而廣為人知(Ochberg,1988)。
      • 求人幫忙的事總不是理直氣壯的。
      • 在電話諮詢中,危機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進一步尋求幫助以及何時尋求幫助。
      • 在電話交談中,可以隨時掛機而終止談話,又不必擔心受到責備。
    • 及時
    • 省錢
    • 治療的有效性
    • 與支持系統的聯繫
    • 避免依賴性問題
    • 幹預者的匿名性
    • 可以請求其他危機工作者的幫助
    • 可以提供多種服務
    • 可以為範圍廣大的跨地域人羣提供服務
    • 主動提供服務

  • 電話諮詢的策略
    • 建立心理聯繫
      • 所謂心理聯繫,是指電話諮詢師必須儘快與電話求助者建立起一種不做判斷、關心、接納、共情的關係,這樣才能讓諮詢師對求助者而言是可信的,也才能獲得求助者的信任。
      • 如果不能讓當事人對諮詢關係產生信任感
        • 他就可能掛斷電話,
          • 危機工作者就無從對當事人進行嚴密的心理動力學分析
          • 無法獲得相關的背景材料進行綜合分析
          • 也無法診斷出當事人的問題是什麼
          • 當然也就無法給出任何解決方案。
      • 電話諮詢師在通話時:
        • 一定要平和、鎮定,也就是說,說話聲音要舒緩、平穩,語調溫和,聲調不要太高。
        • 同時,所講的內容一定不要帶有輕蔑、世故、嘲諷及說教的味道。
        • 雖然這些東西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很難意識到我們說話的聲調。
        • 而且,隨著我們談話時情緒水平的變化,我們說話的語音和聲調也會跟著提高了。
        • 特別是若電話求助者在電話裏大發雷霆、出言不遜或是一定要電話諮詢師「現在就給個說法」時,諮詢師一定要剋制、自律,而不要挖苦、判斷、說教。
    • 界定問題
      • 通過「什麼」、「如何」、「何時」、「何地」、「誰」等這樣一些開放式提問,危機工作者就可以獲得關於當事人危機事件的一個瞭解。
      • 要求幹預者必須更加敏感地去把握當事人通話內容中潛藏著的情感成分,並比在面對面諮詢中更加明確地將這潛藏著的情感反饋給當事人。將潛藏著的情感反饋給當事人對於剛剛開始從事心理保健工作的人來說並非易事,尤其是在電話諮詢中更是如此。
      • 從幹預工作本身來說,電話諮詢倒確實有一個優勢:
        • 策略之一是手頭準備一個涵蓋全部情緒領域的情緒辭彙表。
        • 第二個策略是事先準備好一個標準的問題清單,在電話諮詢中逐個查問,以便了解當事人問題的所有方面。
        • 第三個策略是事先準備好一個記事板,以隨時記錄下當事人在電話訴求中迴避的問題方面以及當事人過去使用過的應對機制,從而有助於快速進行三維量表的評估。
    • 確保安全
      • 如果諮詢師感覺到當事人有身體傷害的危險,就應該採用封閉式提問方式,具體探明當事人的安全狀況;
      • 這時的提問不僅不要猶豫,而且要富於共情的理解,以讓當事人知道自己對他的關心和尊重;
      • 這些提問一般都是以「是不是」、「有沒有」等方式構成的;
      • 在電話諮詢中,這些問題要明確而直接地向當事人提出;
      • 對很多電話求助者來說,幾乎沒有任何支持系統可利用~電話諮詢師就是唯一直接可利用的支持系統。
    • 提供支持
    • 探討不同的選擇方案
    • 制訂計劃
    • 獲得承諾

  • 各種錯誤和誤解
    • 第一,千萬不要認為你是無所不能的!你不可能是一個天生的專家。
    • 第二,不管是什麼話題,從自殺到改變髮型,都大膽地去說而不要顧慮,當事人不可能因為談到自殺就去自殺。
      • 電話求助者是有他的承受力的,他需要有人跟他真誠地、開誠布公地談心。
      • 特別是關於自殺這個話題,如果你羞羞答答地迴避,只能在求助者心目中造成這樣的印象,即自殺真把你給嚇倒了。
      • 只要你對自殺有些瞭解,就把你所瞭解的關於自殺的知識說出來,跟求助者進行討論,而不要迴避。
    • 第三,如果在諮詢過程中你覺得被求助者控制了,那麼這時你可能真的是被當事人控制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在一定限度內。
      • 要知道,電話求助者需要控制你,他的這種需要是為一定目的服務的。
      • 只要這個目的有利於求助者恢復心理平衡,接受求助者的控制便構成諮詢的必要成分之一。
      • 當然,接受求助者對你的控制要有適當的限度,因為你不是他的出氣筒,你沒有必要委曲求全、忍氣吞聲。
    • 第四,並非所有的電話求助者都是值得同情、值得給予愛心的,因為他們有些人就不愛人類,從這個意義上說,你也就沒必要非得像特雷莎修女那樣,關愛所有的人並與所有的人分享。
      • 在電話求助者當中,很多人之所以打熱線電話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愛心!
      • 他們總是傲慢無理、令人討厭、內心骯髒、以侮辱他人為樂、充滿了對人類的憎恨,
      • 總而言之,他們都是些令人無法忍受的傢伙!在接到這樣的電話時,你就能理解為什麼這些人在生活中總是遭人唾棄,你不妨直接告訴他,他的這些言行很讓你反感,也可以進一步告誡他,他以這樣的態度去生活,必然會到處碰壁。
    • 同樣,也有很多電話求助者總是抱怨其他的諮詢機構、治療師或生活中的某些重要人物,抱怨他們沒有成功地幫他解決問題。
      • 他們的抱怨也許是有道理的。
      • 諮詢機構、治療師及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他們也是人,他們也不願意總是被人支配、被人利用。
      • 在諮詢背景中,如果當事人對你的信譽產生質疑,這無異於當面質問你:「我真的能相信你嗎?你真能理解我的感受嗎?」在這種情況下,你若要對自己及自己的信譽進行辯護,那是沒有意義的。
      • 詹姆斯博士是一個有執照的臨牀心理學家、專業心理諮詢師,是國家認證的學校心理諮詢師,是一個被認證的英語教師、學校教區牧師、不動產經紀人,還是一部世界聞名的關於危機幹預的教科書的作者,連他都做不到這一點,你為什麼一定要認為自己能做到這一點呢?
      •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必費盡心機地去為自己進行辯護,不如反過來向電話求助者提出問題:「雖然你不能肯定是否可以相信我,但我想,相信不相信我不是你真正關心的事。為什麼不把你的問題跟我說出來,看能不能找到什麼解決的辦法呢?」
      • 最後還有一個廣泛流行的誤解,就是認為對某一問題而言,解決的方案是確定的。
      • 在這個問題上,當事人往往傾向於兩個極端。
        • 他們或者認為「既然我想不出有什麼解決的辦法,那肯定是沒法解決的了」,「既然我只想到了這一點,那肯定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 或者與此相反,他們也可能認為「我要電話諮詢一下心理諮詢師,他一定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假如你也有這種想法,危機幹預工作就沒法做了。
      • 實際上,危機幹預工作只有十之一二是對危機的解決,而十之八九則是對問題的排解,你只能在其中摸索著前進。
      • 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創造性地被想出來的,而不是現成地就在那裡被你發現的。
      • 由此你必須要進一步知道,假如你碰到一個棘手的問題,不能僅僅因為問題的可能和你一時的不知所措就將當事人推託給另一個諮詢師或是另一個諮詢機構。
      • 打電話求教於孟菲斯市警察局危機幹預中心或許是恰當的,或許是不恰當的。
      • 你應該瞭解其他諮詢機構的專業優勢,知道它們各自能做什麼,又不能做什麼。假如你對此還不甚瞭解,就應該先花點心思去掌握它們的情況,免得在工作中亂打亂撞,顯得過於魯莽而難堪。

  • 你究竟應該怎麼辦呢?實事求是地盡你所能。
    • 你之所以進入危機幹預行列,是因為你自認為擁有某些人性的優點。
    • 毫無疑問,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某些人性的優點,那就利用你的優點為別人服務吧。
    • 對當事人來說,你就是一個聽者。
    • 剛開始從事危機幹預工作的新手往往都不相信這一點,但事實上,對危機幹預而言,傾聽是最為重要的。
    • 在傾聽的過程中,你可以幫助當事人想到各種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或者也可以向他們推薦其他可利用的資源。
    • 在開始時,你可能還不完全知道全部可用的資源有哪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經驗的積累,慢慢你就會知道了。
    • 在這個過程中,你逐漸會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在哪裡,當你在工作中感到疲勞、困惑、知識的不足以及因當事人的無理而被激怒時,你慢慢就能學會如何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弱點。
    • 既然你志願選擇以幫助他人為自己的職業,那就表明你是一個好人,在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儘可能做到最好吧。
    • 切記,你不是全知全能的!

  • 其他類型的問題打電話者
    • 隱蔽的電話求助者
      • 但凡在電話中說為別人諮詢點事的人,實際上大概都是在為自己尋求幫助。所以,從諮詢者的角度來說,我們一般都假定這個電話所要諮詢的事實際上是打電話的人自己的事,而不要試圖向打電話者求證這個電話確實是關於另外某個人的(Brockopp,1973a,p.164)。
      • 這些人常在打通電話後不說話,或者又說自己打錯電話了。所有這些情況都是膽怯而心神不定的求助者用以試探危機熱線電話的方法,他們想以此方法來看看熱線電話諮詢者在拿起電話後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並進一步試探是否可以與之通話。特別是對於自殺危機幹預中心而言,電話號碼是不可能被打錯的。如果是打錯了電話,對方的反應一般都是「請問什麼事」或「你要哪裡」等。
      • 對於那些打通電話又不說話的求助者,我們應該作出適當的反應:
        • 如「別著急,我會一直聽電話,好好想一想,看怎麼說」;
        • 或者「也許這事兒很難說出口,但沒關係,我有的是時間,你好好想想,我一直在聽著電話」。
        • 如果這之後求助者還不說話,再等他1分鐘左右;
        • 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跟他說:「我猜現在你很難開口說這事兒。我再等你1分鐘,然後我可能就要去接聽另一個電話了。這也沒關係,等你覺得可以跟我說的時候,隨時可以再打進來。」
    • 惡作劇者
    • 沉默的電話求助者
      • 在危機熱線電話中,最為棘手的就是那些打進電話又沉默不語的求助者。這些求助者之所以沉默不語,又有各種原因,或者是因為內心的劇烈衝突,或者是因為難為情,或者是因為以前打熱線電話遭到拒絕的消極經驗,或者也可能是因為沒有勇氣開口說話。在這種情況下,危機工作者一定要有耐心,而不要急於掛電話,並向對方明確表達對他的接納,儘可能地消除他的顧慮,以引導他開口說話(Brockopp,2002b)。
    • 陰謀操縱者
    • 性騷擾者
      • 瓦克(Wark,1984)曾對很多打性騷擾電話者進行過訪談,並發現他們的基本特徵是:自尊心很低、有孤獨感、缺乏人際信任、性慾得不到滿足、對自己的行為缺乏洞察力等,這其實並不奇怪。
    • 性障礙電話求助者
  • 處理棘手的電話求助者
    • 多提開放式問題
    • 設定時間限制
    • 終止通話
    • 電話轉接
    • 利用內隱示範作用
      • 所謂內隱示範作用,就是讓當事人用心理意象的方式來強化或消退某一特殊行為。
    • 制定管理原
  • 當事人的危機類別
    • 慢性心理疾病患者(慢性危機)
    • 急性人際關係障礙者(社會性/環境性危機)
      • 離家出走者
      • 藥物成癮者
      • 打架鬥毆事件受害者
      • 犯罪受害者
      • 暴力事件受害者
      • 性受虐者
      • 病危臨終者
      • 失業者
      • 各種慢性軀體及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屬等
    • 以上兩種類型的混合(上述兩種類型混合)

  • 傷害的意圖與警告的責任
    • 從實踐的角度說,最好是在開始諮詢、幹預之前,就明確地告知當事人,什麼事情可以為他保密,什麼事情不可以保密(Wilson,1981)。
    • 當我們所面對的當事人是兒童時,上述第一點執行起來就尤其困難。
    • 在你需要立即作出決定但又難以決斷時,最好先向主管領導、同行專家、警察、律師等具有處理危險及暴力事件經驗的人進行諮詢,徵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由於危機幹預領域發生的事情往往都是急性而難以預料的,所以最好事先做好各種應急預案,在不同情況下採取什麼措施、如何實施這些措施以及對當事人可能有的各種不同的危機反應如何應對等(Costa&Altekruse,1994)。
    • 如果你不能肯定當事人的某一威脅究竟意味著什麼,或者自己拿不定主意應該如何行動,就一定要向其他同行專家或主管領導進行諮詢,並對諮詢結果詳加記錄(Wilson,1981)。
    • 如果當事人明確而具體地說出了自己威脅計劃,那麼無論是從道德或倫理的意義上講,還是從法律的意義上講,你都應該採取相應的行動。
      • 如果你知道了當事人試圖傷害的對象是誰,你就有義務告誡這個可能的傷害對象採取防備措施(Wilson,1981),除非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你不能這麼做。
      • 與此同時,你還應該耐心地對當事人進行解釋,並儘可能讓當事人冷靜下來不要採取過激行為,或是將他轉移到一個對他自己及對別人安全的地方去。
      • 要明確告知當事人你將採取什麼措施以保證當事人的安全,以及為什麼必須這麼做。
      • 雖然當事人不大可能將治療師看成另一個「敵人」,並將治療師也置於他的「傷害名單」裏,但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Thompson,1983,p.169)。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以支持及共情的方式向當事人解釋清楚,你有責任保護他的安全,並儘可能求得當事人的合作,讓他將可能有的傷人武器交出來。
      • 同時,還應該將當事人的情況向有關人士彙報或溝通,如主管領導、機構中的律師、警察、精神病院等,包括當事人意圖傷害的對象(Costa&Altekruse,1994)。
      • 如果當事人已經失去控制而處於激越狀態,一定要避免與之發生正面衝突。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就不再是危機幹預的問題了,而要交由警察或保安來處理。
      • 如果一時聯繫不上警察或保安,或是他們不能立即趕到現場,就要請求其他危機工作者前來幫忙,以穩定局面,等待警察或保安的到來。
      • 在危機幹預機構,絕不能只有一個人當班,至少應該有兩個人同時值班。
      • 關於在危機幹預機構如何應對當事人可能對你採取的暴力行為並保護你自己,我們將在第十章「公共機構中的暴力行為」中詳加討論。
    • 即使當事人以法律起訴相威脅,治療師也不應該因此就不敢將他的威脅告知相關的其他人(Wilson,1981)。

  • 危機案例的處理涉及三個不同的場景:
    • (1)電話危機熱線;
    • (2)臨牀門診機構;
    • (3)長時程心理治療過程。

  • 危機幹預六步驟模型

整個六步驟過程的施行應以危機工作者的評估為背景。在這六個步驟中,前三個步驟主要是傾聽活動,而不是實際的幹預行動,後三個步驟主要是危機幹預工作者實際採取的行動,雖然傾聽活動貫穿於評估的全過程並因而也貫穿於這後三個步驟;六個步驟它們是:

(1)明確問題

危機幹預的第一步,是要從當事人的角度明確並理解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危機工作者必須以與危機當事人同樣的方式來感知或理解危機情境,否則,他所採用的任何干預策略或幹預程序可能都會不得要領,並因而對當事人沒有任何意義。

(2)確保當事人的安全

所謂確保當事人的安全,簡單地說就是將當事人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提供支持

危機幹預的第三個步驟所強調的是,一定要讓危機當事人相信,他的事情就是危機幹預工作者的事情。

作為幹預工作者,我們不能想當然地假定危機當事人會覺得我們很在乎他、很關心他。

所以,這個步驟實際上給幹預者提供了一個機會,以向當事人保證「這裡有一個人真的很關心你」。

在第三個步驟中,向當事人提供支持的就是幹預工作者。這就意味著幹預工作者必須能以一種無條件的、積極的方式接納所有的當事人,不管當事人是否將會對他們有所回報。

真正能給當事人以支持的幹預者才能接納當事人,並尊重當事人作為人的價值,而其他人未必能對當事人做到這一點。

(4)診察可資利用的應對方案;

(5)制訂計劃

這個行動計劃應該:

(1)確定出其他的個人及組織團體等,應該隨時可以請求他們過來提供支持幫助;

(2)提供應對機制——這裡所謂應對機制應該是當事人能夠立即著手進行的某些具體的、積極的事情,是當事人能夠掌握並理解的具體而確定的行動步驟。

這個計劃應著眼於當事人危機情境的全局以求獲得系統的問題解決,並對當事人的應對能力而言是切實可行的。

雖然在危機進程的某些特殊時刻,幹預者可以是高度指導性的,但計劃的制訂必須與當事人共同討論、合作完成,這樣才能讓當事人感覺這是他自己的計劃,因而更願意去執行這個計劃。

(6)獲得承諾。

跟進對當事人能動性及其喪失程度的有效而真實的評估結果,危機工作者的行動,或者說是對當事人的介入程度,可以位於這一連續體的任一位置。

危機幹預中的評估

評估當事人的功能活動狀態

危機幹預評估之ABC

(1)危機的嚴重程度;

(2)危機當事人當下的情緒狀態,即當事人情緒的能動性或無能動性的水平或程度;

(3)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應對機制、支持系統及當事人可以利用的其他資源;

(4)當事人自殺或殺人的可能性。

對危機嚴重性的評估

三維評估體系

情感狀態

行為功能

認知狀態

平衡:有機體內部的一種精神或情緒的穩定、均衡的狀態。

失衡:有機體內部情緒的穩定、均衡狀態的失卻或破壞。

能動性:一種生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能夠針對不同的心境、感受、情緒、需要、條件、影響等自動產生變化;對物理世界及社會世界的靈活性或適應性。

無能動性:一種生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不能針對不同的心境、感受、情緒、需要、條件、影響等自動地產生變化;不能對當下的物理世界及社會世界產生適應。

  • 具體危機分類
    • 創傷後壓力障礙
    • 致命性危機(自殺)
    • 性暴力
    • 婚姻暴力
    • 化學物質依賴:成癮
    • 喪失親人:居喪與悲傷
    • 公共機構中的暴力行為
    • 校園危機
    • 人質談判
    • 陷入危機的人類服務工作者
      • 職業倦怠
      • 替代性創傷
      • 情感疲勞

  • 六種危機的定義
    • 1.當一個人在追求重要生活目標的過程中遭遇到某一障礙時,我們便說他處於危機之中~這裡所謂障礙,是指用常規方法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每當此時,當事人一定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精神迷茫和情緒紊亂,期間還會針對障礙作出很多無效的努力(Caplan,1961,p.18)。
    • 2.危機產生於通向生活目標的障礙,而這些障礙一定是當事人確信用通常的選擇方案及行為方法無法克服的(Caplan,1964,p.40)。
    • 3.危機之所以是危機,就是因為當事人無從應對所面臨的生活境遇(Carkhuff&Berenson, 1977,p.165)。
    • 4.危機是當事人所面對的一個困境,這個困境不僅讓當事人無能為力,而且還使當事人完全失去對自己生活的主動控制力(Belkin,1984,p.424)。
    • 5.危機是一種生活解體狀態,在這種狀態中,當事人經歷著重要生活目標的挫折,或是他的日常生活全面崩潰,應對壓力源的各種方法完全失效。通常,危機一詞指的是對這種狀態的恐懼、震驚及悲苦的感受,而不是這種狀態本身(Brammer,1985,p.94)。
    • 6.危機一般要經歷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 (a)當事人生活中出現某一重大變故,並作出判斷,自己通常的應對機制能否順利解決這一變故;
      • (b)隨著事態的發展,緊張和混亂的程度不斷增加,遠遠超出當事人的應對能力;
      • (c)隨之產生的是對外部資源(如心理諮詢)的需求;
      • (d)必須求助於專門的心理治療,才能解決當事人主要的人格解體問題(Marino,1995)。

  • 危機是當事人的一個認知或體驗,即將某一事件或生活境遇認知或體驗為遠遠超出自己當下資源及應對機制的無法忍受的困難。除非當事人得到某種解脫,否則,危機將有可能導致他嚴重的情感、行為及認知的功能障礙。
  • 危機的特徵:
    • 癥狀趨於複雜化
    • 成長與變化的機緣
    • 選擇的必要性
    • 普遍性與特殊性

  • 應用性危機領域
    • (1)正常的發展性危機
    • (2)情境性危機
    • (3)生存性危機
    • (4)環境性危機

  • 發展性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是正常的人生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件,只是因為這些事件帶有重大的人生轉折意義而易於引起異常的反應。
  • 情境性危機(situational crisis)是指當事人生活中所發生的異乎尋常的事件,對這樣的事件,當事人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加以預見或控制。
  • 生存性危機(exsistential crisis)是指由諸如目的、責任、獨立、自由、獻身等重大的人性事務所引起的內心的衝突與焦慮。
  • 環境性危機( environmental crisis)典型地發生於如下情況:當某一自然的或人為造成的災難降臨到某一個人或某一羣人身上時,這個人或這一羣人因身陷其中,反過來又必將影響到他(們)生活環境中所有的其他人。
  • 危機的時程是有限的,一般來說最多持續六到八個星期,其後,當事人的主觀不適感就趨於消失( Janosik.1984,p.9)。但是,在由危機事件引起直接後果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將決定這次危機是否會轉變成一個潛在的致病因素,並逐步轉化成一個慢性的長時程的疾病狀態。儘管原初的危機事件有可能被壓抑到意識閾之下,而且當事人還相信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是,新的壓力源的出現仍然有可能將當事人重新帶回危機狀態。這種致病的情緒氣質有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一般是數月至數年)內反覆出現。
  • 危機轉移狀態( transcrisis state)
  • 危機轉移狀態的當事人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問題出在人際關係障礙,並因此求助於心理諮詢以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技巧,但他的這個行動本身就是因最初的問題未曾得到解決而遺留下來的致病性情緒氣質的一個癥狀。通過心理諮詢,他的人際關係技巧可能會得到暫時的改善,但導致危機轉移狀態的根源卻仍然沒有得到認識和化解。這個根源僅僅只是被壓抑住了,並因而獲得一個暫時的平衡狀態,但原初的創傷一經遇到新的壓力源的刺激作用就必將再次出現並引發新的危機狀態。從動力心理學的角度說,這種模式的實質就是防禦性壓抑;從治療的角度說,這種危機轉移狀態需要用危機幹預技術而不是通常的心理治療技術進行處理。
  • 危機轉移狀態與創傷後壓力障礙之不同
    • 首先,PTSD是一個可以明確加以界定的焦慮障礙(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它是由具有極度創傷意義的事件引起的,而且對PTSD的診斷也有非常具體的標準。
    • 雖然一個患PTSD的人可能正處於危機轉移狀態,但並不是所有處於危機轉移狀態的人都正在遭遇PTSD。
    • 確實,如果我們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技術修訂版》第四版(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中所列的各種焦慮和人格障礙看做危機轉移狀態的癥狀,那樣會更合適一些,因為正是作為癥狀的這些思維的、情感的及行為的障礙常常將當事人置於水深火熱之中。

  • 當我們對危機當事人進行評估時,我們的著眼點就不僅在於他當下的臨牀或診斷意義上的表現,而且同樣要注意考察他的問題的發作週期以及導致當下這次危機的生活史根源。
  • 危機轉移點( transcrisis point),是指危機的各不相同的轉移狀態中經常出現的共同部分。這些轉移點通常都是當事人在解決人生髮展新階段所面臨的問題或解決同一個問題的其他方面時表現出來的。
  • 能否把握到危機轉移點對積極的治療進展是非常關鍵的。危機轉移點的特徵是當事人在是否尋求幫助、是否冒險採取向前發展的行動步驟等問題上表現出趨避行為。
  • 不能將危機轉移點與典型的適應性問題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起伏相混淆。
  • 危機轉移點的出現總的來說是突然的、戲劇性的且極具爆發力的。
  • 沒有哪一種單一的理論或思想流派能夠包容關於人類危機的全部觀點或關於危機幹預的所有模型。
  • 賈諾希克(Janosik,1984)將危機理論概括為三個層次:基本的危機理論、擴展的危機理論、應用性危機理論(應用性危機理論討論的就是布拉默[Brammer,l985]和我們所謂的「危機領域」。我們概略討論了四個危機領域,而不只是提供「一個應用性理論」)。新近出現的生態系統理論在本版被擴展為單獨的一章(第十五章)而詳加闡述。
  • 「正常的」悲傷行為包括:
    • (1)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已故親人;
    • (2)將自己當做已故親人;
    • (3)內疚和敵意的種種表現;
    • (4)日常生活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紊亂;
    • (5)有某些軀體化疾病癥狀的出現(Janosik,1984,p.11)。

  • 卡普蘭將危機理解為這樣一種狀態,它產生於生活目標的障礙,而這些障礙是常規的行為方式無法克服的。
    • 生活目標的障礙既可以有關人生髮展的,也可以是境遇性的。
    • 林德曼和卡普蘭都採用平衡一失衡範式來進行心理創傷的危機幹預。
    • 林德曼將這一範式分為四個階段:
      • (1)平衡遭到破壞;
      • (2)短程治療或對悲傷進行幹預;
      • (3)當事人克服問題或從悲傷中走出來;
      • (4)重新恢復平衡(Janosik,1984,pp. 10 - 12)。

  • 卡普蘭將林德曼的概念和階段應用於所有發展性的及境遇性的事件,並擴展了危機幹預的含義:消除所有那些最初導致心理創傷的情感的、行為的及認知的障礙。
  • 基本的危機理論與短程療法的區別:
    • 短程治療理論主要是試圖解決正在發生的情緒問題,而基本的危機理論則依循林德曼和卡普蘭的方向,主要關注幫助危機當事人認識並矯正因創傷事件引起的暫時的情感、行為及認知的障礙。
    • 短程療法或者叫針對專門問題的療法(solution-focused therapy)可以被歸為危機幹預(因為短程療法的目標也是要幫助當事人恢復到平衡狀態),但並不是所有的短程療法都與危機幹預有關。
    • 短程療法或針對專門問題的療法與危機幹預之間的區別取決於當事人對問題嚴重程度的認知或對情緒失衡狀態的體驗。嚴重的情緒失衡會將當事人推人危機之中,治療師的治療措施也就不得不轉入危機幹預模式。
    • 所有人終其一生都會在某些時候經歷心理創傷。無論是壓力還是創傷的緊急狀態,它們本身都不構成危機。只有當創傷事件在主觀上被體驗為是對需要滿足、安全及人生意義的威脅時,當事人才會進入危機狀態(Caplan,1964)。
    • 危機既伴隨暫時的失衡,又包含著成長的契機。危機的解決將導致積極的和建設性的結果,如應對能力的不斷提高和消極、自我挫敗及功能失調行為的不斷減少(Janosik, 1984, pp.3 -21)。

  • 擴展的危機理論之所以被提出,是因為關於危機的基本理論僅僅依賴於單一的精神分析觀點,因而不足以說明所有那些使一個事件轉化為危機的社會的、環境的及情境的因素。
  • 擴展的危機理論:
    • 精神分析理論
    • 一般系統理論
    • 適應理論
    • 人際關係理論(Janosik,1984)
    • 混沌理論(又被稱為「混沌與複雜性理論」)
      • 混沌作為一個自組織系統
      • 實驗與發現

  • 布茨(Butz,1997,pp.7-9,122 -123)為我們提供了混沌理論從物理學向社會學及心理學的過渡性聯繫:
    • (1)就人類行為本身來看,它處於混沌狀態而沒有可預見性;
    • (2)那些表面看來其複雜性和動力性顯得雜亂的系統,當從整體來看時可顯現出一種內在的秩序性;
    • (3)如果我們將混沌等同於極度焦慮的狀態~所謂焦慮,就是一種強烈的憂慮和恐懼的感覺,通常伴有身體的反應~那麼,混沌就是為內在心理成長與變化提供動力的因素。

  • 雷特納(Leitner,1974)和貝爾金(Belkin,1984)都提到危機幹預的三個基本模型,即:
    • 平衡模型
    • 認知模型
    • 心理~社會交互模型。

  • 斯特里克勒和邦尼費(Strickler&Bonnefil,1974,p.38)的工作最典型地體現了這一點,他們通過以下論點將危機理論與心理治療的心理一社會方法聯繫了起來:
    • 1.治療的目的正在於利用問題解決的技巧來提高當事人應對困難的能力。
    • 2.治療以具體而適當的問題領域為目標,這些問題領域包括當事人人際關係衝突及其角色功能失調。
    • 3.通過積極聚焦技術( active focusing technique)將當事人的注意集中於具體的問題領域。
    • 4.治療主要集中於當事人意識的及接近意識的情緒衝突。這些情緒衝突通過搜索出它們的情境參照物並將注意集中於這些情境參照物而得到解決。
    • 5.促發事件被認為對問題情境的動力學非常重要。
    • 6.矯正當事人的性格特質或人格類型不構成治療的基本目標。
    • 7.對治療過程而言,當事人對幹預者產生的移情現象通常不被認為是很重要的,除非這種移情構成了治療的阻力。
    • 8.治療要以相關的背景信息為基礎,這些背景信息來自於對當事人人格、自我功能及社會文化功能所掌握的知識。

  • 心理~社會交互模型(psychosocial transition model)認為,人是其遺傳基因與在特定社會環境中的學習經驗共同作用的產物。由於人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發展及成長的過程中,而且他們的社會環境及社會影響也是在連續不斷地發生著變化(Dorn,1986),所以危機既可能與內部因素如心理困境有關,也有可能與外部因素如社會及環境困境有關。危機幹預的目標既在於幫助當事人分別評估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各自對危機的影響程度,也在於幫助他們適當調整目前的行為、態度等,並充分利用各種環境資源。從當事人的角度來說,他們需要適當地整合內部應對機制、社會支持、環境資源等,以獲得對生活的自主控制能力。
  • 心理~社會交互模型不認為危機只是單純的內部狀態。在危機幹預中,它還要考慮個體以外的哪些系統需要改變才能解決危機。影響當事人心理適應性的外部因素包括同伴、家庭、職業、宗教、社區等,但決不限於這些。對於某些特殊類型的危機問題,除非影響當事人的社會系統也得到改變,或者當事人對影響危機情境各系統的動力過程有所理解並與之相適應,否則,危機不可能得到穩定的解決。和認知模型一樣,心理~社會交互模型也只有在當事人的情緒在相當程度上穩定下來之後才能適用。
  • 折中的危機幹預自覺而系統地從現有各種危機幹預方法中汲取有用的概念和策略,並對它們加以整合,以更有效地幫助危機當事人。
    • 所謂折中主義,就是對各種現存方法的混合使用。它主要以危機幹預的實際工作為導向,而不關注理論概念的探討。
    • 它的主要任務是:
      • (1)對所有危機幹預體系中的有效成分加以分析,並將它們整合為一個具有內部一致性的整體,以包容全部需要解釋的行為資料;
      • (2)依據最新知識進展,對各種相關的理論、方法、標準等進行分析,以形成一個綜合模式,適合對全部臨牀資料加以評估;
      • (3)不囿於任何特殊的理論,保持開放的理論態度,並堅持對各種導致成功結果的理論和策略進行實驗檢驗(Gilliland&James, 1998,p.367; James&Gilliland, 2003,p.374; Thorne,1973,p.451)。

  • 折中理論將以下兩個普遍的主題融合在一起:
    • (1)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機都各有特色而相互不同;
    • (2)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機都是類似的。
  • 之所以說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機都是類似的,是因為所有特殊而具體的危機類型都擁有普遍的共同成分。喪失親人所引起的動力心理學過程具有普遍的意義,並為我們提供了危機幹預的一般指導原則。但是,針對具體個人而言,因喪失親人而引起的危機的幹預過程必須因人而異。一個家庭怎樣感受某一成員的死亡所帶來的影響意義決定於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如這個成員在家庭中的地位、每個成員對他的死亡的反應態度以及因他的死亡而造成的家庭結構的變化等。比如說,有這樣兩個家庭,在一個家庭中,夫婦已經生養五個孩子,其後又生養一個孩子,這第六個孩子不幸夭折;在另一個家庭中,夫婦一直沒有孩子,又在人過中年之後幸得一子,自然,這個孩子會是他們的心肝寶貝,但卻不幸夭折,那麼,對這兩個家庭進行危機幹預,其策略定會全然不同,雖然在親人喪失這個事實的意義上兩個家庭的遭遇是相同的。
  • 在理論上採取折中的態度,就是不要教條式地束縛於某一種理論觀點。相反,它要求幹預者熟悉各種不同的理論和方法,能夠從不同的方面理解當事人的需要,從而能夠制定出適當而且合適的幹預計劃。
  • 真正意義上的折中,意味著要做大量的艱苦工作、廣泛地閱讀專業文獻、開展科學研究、對生活及人生進行反思的體驗,並接受專業人員的指導和批評。同時,折中還意味著敢於冒險、勇於放棄,即某一方法雖然初看起來是合理而有效的,但一旦採取之後卻被證明是不切實際的,則必須立即放棄這一方法。
  • 折中的態度如果掌握得好的話,它便同等重要地強調技術的方面和直覺的方面。在幹預過程中,不僅要注意你對危機情境的認識,同樣也要注意你自己的感覺,這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在幹預實踐中,放棄正在使用的策略而改用一個更有效的策略,這往往不是依據什麼科學的理論,而是依據我們的感覺,即我們覺得一定出了什麼差錯。雖然說跟著感覺走在科學上沒有什麼根據,但感覺無論如何也構成了我們行動的一個堅實的基礎。面對一個危機當事人,關於何時從非指導性治療態度向高度指導性的治療態度轉變,我們並沒有一個現成的公式可以依循;同樣,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告訴治療師說,心理意象作為幹預技術是否就比直接面對危機情境作為幹預技術更加有效。在這裡,我們可以自信,採用折中的態度可以使危機幹預的操作藝術達到它的頂點。
  • 富有成效的危機幹預工作者的特徵:
    • 生活經驗
      • 我們知道,年齡在21~65歲之間的很多人就情緒生活而言仍然處於「青春期」:當在現實生活中與人打交道時,他們表現出僵化、拘謹而又缺乏安全感的特徵。
      • 在我們看來,一個理想的危機幹預工作者應該是這樣的人:不僅深入地體驗生活,而且從這些生活經驗中學到些什麼而成熟起來,並通過專業化的訓練、知識積累、職業指導等,將這些生活經驗運用於實際工作。這樣的人會不斷將生活經驗的所有這些方面不僅整合進自己的治療工作,而且整合進自己對生活及人生的理解之中。
    • 創造性和靈活性
      • 教會一個人一系列的技巧是一碼事,教會他如何使用這些技巧以適合當事人的需要又完全是另外一碼事。
    • 多元文化的適應能力
    • 精力及精力的恢復
    • 快速的心理反應
    • 成長潛能
      • 一個危機的成功解決將導致兩個方面的結果:
        • (1)幫助危機當事人渡過危機;
        • (2)豐富危機幹預工作者的生活閱歷而在他身上引起積極變
    • 其他特徵
      • 韌性
      • 不急於求成
      • 勇氣
      • 樂觀
      • 現實導向
      • 臨危不亂
      • 客觀
      • 堅強而積極的自我概念
      • 對人類能夠戰勝危機的堅定信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