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一則視頻在社交網路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一位17歲的男孩突然從車上衝下來,縱身跳下了高架橋,緊隨其後的母親試圖抓住他,但卻沒能成功,最終男孩當場死亡。

在視頻畫面的最後,是母親怔怔望著孩子消失的橋邊,隨後開始倒地痛哭的樣子,讓人看了十分難過和惋惜。

在那一刻,母親或許在後悔,為什麼自己沒能拉住孩子的手?然而她卻不知道,她曾經擁有無數個機會阻止孩子掉入黑暗,在一切還能挽回時,抓住那雙仍然稚嫩的雙手,但她卻一一錯過了。這是為什麼?為什麼身為家人,卻沒能及時發現孩子的自殺信號?如果發現了,父母又該怎麼做?該向誰尋求幫助?……

這不禁讓人想起那部我們還未聊完的音樂劇:《致埃文·漢森》(Dear Evan Hansen),在那個故事裡,同樣有兩位17、8歲的年輕人曾經嘗試自殺,然而結局不同的是,他們中的一個人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而另一位,卻掙脫了黑暗,走進了未來。他就是埃文·漢森。

在上一次的分享中,我們將目光聚焦在了埃文與媽媽的關係變化上。隨著故事的進展,埃文媽媽逐漸學會瞭如何與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兒子相處,並最終打開了彼此的心扉。(點擊這裡,回顧前文)今天,我們將重新回到主角埃文的故事裡,陪他一起穿過黑暗,讓陽光照進未來。

01.透明的埃文

"I try to speak but nobody can hear."

美國高中生埃文患有社交焦慮障礙,以下是一段典型的埃文與媽媽的對話:

媽媽:你應該學會給自己訂飯了,你可以在網上點餐,就不用打電話了,我知道你不喜歡在電話裏跟別人說話。

埃文: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當送餐員敲門的時候,你就必須和他們說話。而且你還得站在門口等他們慢慢數錢找給你……

為了幫助這樣的埃文,媽媽在兒子手臂骨折後,提議他可以去找同學在他的石膏上簽名,這樣或許能讓他結交一些朋友。但當埃文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這樣做時,卻處處碰壁,還被同學康納推了一個跟頭。埃文沮喪地站起來,開口唱出了這首歌:

On the outside always looking in

總與別人格格不入
Will I ever be more than Ive always been?
我的一成不變會不會有突破?
cause Im tap, tap, tapping on the glass
因為我啪嗒,啪嗒,啪嗒輕叩玻璃
Im waving through a window
向窗外揮手致意

I try to speak, but nobody can hear
我努力開口,卻沒有聽眾
So I wait around for an answer to appear
於是我四處環顧等待答案出現
While Im watch, watch, watching people pass
人羣來來,往往,來來從我眼前走過
Im waving through a window
我隔著窗戶向外揮手
Oh, can anybody see,
哦,有人看到我嗎
is anybody waving back at me?
有沒有人在揮手給我答覆?

此時,舞臺上的背景是不斷變幻的社交網路界面。埃文身邊站著各種看不清臉的人,每個人都在他面前背過身去。社交媒體給人們營造出了自己正在社交的假象,但實際上,每個人都在隔著「玻璃窗」(屏幕)互相觀察,在現實生活中擦肩而過

在歌裏,埃文引用了哲學家喬治·貝克萊在《人類知識原理》中提出的一個哲學問題典故:「森林裡的一棵樹倒下了,如果沒有人聽到,那麼樹倒在地上時有聲音嗎?」

他喃喃著這一句:「當你在林中摔落,卻無人在旁,你是否真的摔在地上,以至發出聲響?」似乎既揭示了自己手臂骨折的原因,也表達了自己無助而絕望的心情。

「我們有發出聲響嗎?」人們匆匆走過埃文身邊,沒有人停下來回答他的問題,他彷彿變成透明,活著卻悄然無聲。

(點擊這裡,觀看音樂劇片段)

02.「好朋友」康納

"All you gotta do is just believe you can be who you want to be."

埃文持續著這樣令人沮喪的生活,直到一件足以改變每一個人的事件發生——曾經推過埃文,但偶然在埃文的石膏上留下簽名的同學康納,在某一天突然自殺了。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去世時身上帶著不小心在列印室撿到的埃文寫給自己的信:

致埃文·漢森

今天將會是美好的一天,原因如下…

康納的父母在悲痛之餘,發現了這封信,於是以為這是康納在臨終前寫給埃文的信,並把埃文當作康納的好朋友請到家裡來喫飯。於是,他們的生活因此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康納為什麼自殺?這是劇中反覆出現的一個問題。每個人的回答卻不盡相同:同學們說康納是個瘋子,他在高二時因為沒當上小隊長,把印表機扔到了老師身上;父母則認為埃文信中的那些話,恰恰揭示了他自殺的原因:「我希望一切都不是現在這樣,我希望能擁有歸屬感,我希望有人認真聽我說話…

那麼,青少年究竟為什麼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們又如何對他們進行自殺的危機幹預呢?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針對青少年自殺幹預,提出了以下6個風險因素、9個危機信號,和6個幹預行動建議,希望能幫助更好地防止青少年自殺,拯救那些痛苦的靈魂。

※ 6個風險因素

  • 精神心理障礙,如抑鬱、焦慮及其它心境障礙
  • 酒精或其它物質使用
  • 衝動行為
  • 過去曾遭受精神創傷或虐待
  • 家庭成員有自殺史
  • 曾有嘗試自殺行為

※ 9個危機信號

  • 外形或衛生狀況發生改變
  • 酒精或其它物質使用的增加
  • 成績突然下滑
  • 迴避社交
  • 談論自殺或死亡
  • 嘗試有風險和刺激的行為
  • 自傷自殘
  • 說出類似「一切都沒希望了」、「不想活了」的話
  • 蒐集自殺相關資料、購置相關用具

※ 6個幹預行動建議

1. 表達關心

當你主動說出「自殺」一詞時,即使你想表達希望此類事情不要發生,但也可能會在孩子心裡種下這一念頭的種子。儘管如此,坦誠而開放地討論這類事情,可以給孩子明確地傳達一個信號:你很在乎他/她,並且希望瞭解他/她的想法。

2. 認真傾聽

家長常常會在孩子表達自己的困難時說出類似「別再跟我說這些了」「我小時候可沒你這麼嬌氣」這樣傷人的話。與其說出那些話傷害孩子,不如試著說一些如」告訴我你的感受吧「的話,然後認真傾聽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吧。

3. 保持聯繫

由於想要保護你的孩子,你可能會嘗試把他/她關在家裡,試圖為他/她隔絕外界的傷害,但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你應該幫助孩子保持和朋友之間的聯繫,同時作為家長,也該拿出額外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增強孩子周圍的支持系統。你們可以一起看電視,甚至各幹各的事情,但」你在他/她身邊「是你真正需要傳達給孩子的信息。

4. 有同情心

多向孩子表達你的愛,告訴孩子你對他/她的痛苦感同身受,告訴他/她一切都會好起來,並且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會支持孩子、陪伴在他/她身邊。

5. 相信你的判斷

如果孩子否認自己想要自殺,但你卻懷疑他/她話語的真實性,相信你的直覺吧。防患於未然總是好過事後後悔。

6. 安全第一

收好家裡的尖銳器具,盡量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在家,並在需要時儘快向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等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 如何尋求幫助?

  • 建構並增強周圍的支持系統,試著與家人、朋友、信任的人談論自己的苦惱
  • 儘早尋求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等專業人士的幫助
  • 撥打免費心理危機諮詢熱線(北京:010-82951332)

當我們回到埃文的故事中,才發現,原來他摔斷胳膊的真相是:他也曾經爬上參天之樹後選擇放手,想要和康納一樣用極端的方式尋求解脫。幸運的是,他只是摔斷了胳膊。

在埃文假扮康納朋友的時候,曾經這樣唱出他想像中屬於兩個人的美好回憶:

All we see is sky for forever
藍天一望無際

We let the world pass by for forever
我們將世界永遠的拋之腦後

Feels like we could go on for forever this way
就像這一刻可以維持永久

Two friends on a perfect day
兩個好朋友,風和日麗

最後,他騙康納的家人說當他摔下樹時,是康納走過來扶起了他,「一切都很美妙」,他臉上帶著懷唸的微笑。雖然一切從未真的發生。

03.接納自我,走出黑暗

"You will be found."

當康納自殺的消息剛剛傳遍整個學校時,每個人都爭相表達著自己對康納的懷念:同學們自發地在社交媒體上紀念康納,購買印著他名字的紀念腕帶、徽章,甚至連根本不認識康納的新生都在食堂哭的臉抽筋了……

但一週之後,大家就忘記康納了。

好不容易受到關注並開始交到朋友的埃文,不忍看到康納就這樣被大家忘記,於是他在另一位關心康納的同學的鼓勵下,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開始籌劃舉辦「康納計劃」籌款活動,來緬懷康納並幫助和他有一樣困擾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埃文不僅擁有了一起奮鬥努力的夥伴,還在活動當天走上演講臺,在全校師生面前發表了講話。在驚慌失措的開場後,埃文扔掉了準備好的演講稿,唱出了這首歌:

Even when the dark comes crashing through
即使當你的世界被黑暗吞沒

When you need a friend to carry you
當你需要朋友攜手同行

And when youre broken on the ground
當你摔落在地面

You will be found
你會被發現

So let the sun come streaming in
就讓陽光灑進光束

Cause youll reach up and youll rise again
因為你會伸出雙手,重新站起

Lift your head and look around
當你抬頭環顧四周

You will be found
你會被找到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康納計劃」的主頁,大家都在轉發埃文的演講,無數人與他共情,並相互鼓勵:「我們都不孤單」。在這一刻,互聯網彷彿有了溫度,一個個孤獨的靈魂被遠遠連接,從埃文的聲音中獲得了勇氣。

但紙永遠包不住火。隨著埃文接觸的人和事情越來越多,為了圓一個謊,他只好撒更多謊,最後 一切終於變得不可收拾,埃文選擇了向康納的家人說出真相。

活在謊言裏的人生,無論如何光鮮亮麗,終究無法成為真實。就像埃文唱的「一直以來我都在躲藏,我該如何邁出腳步,踏入陽光?」

接受現實和真實的自己,也許意味著忍受隨之而來的痛苦、懷疑和不安,但撥開層層迷霧,學會直面真正的自己,陽光終將照亮我們的未來。

在故事的最後,埃文坐在觀眾面前,寫下了全劇的最後一封信:

「致埃文·漢森

今天將會是美好的一天,原因如下:因為今天……今天你至少成為了真的自己。嗯...這就夠了。」

最後,希望你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你不是孤單一人,你會被看見,會被找到

Referenc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n.d.). Talking to teens: Suicide preven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pa.org/helpcenter/teens-suicide-prevention


最後,動動手指點個讚唄,一門學了就能用的心理諮詢實操應用課程免費贈送給你~

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uni(ID:jdxl-uni),回復「365」即可獲得《每天學點心理諮詢》課程。課程學習你將收穫:
  • 掌握理解情緒,識別自我情緒、正確對待情緒甚至「雙向情感障礙」的方法
  • 瞭解人格障礙、抑鬱症、進食障礙等常見心理疾病的識別與治療
  • 學習團體諮詢、藝術治療、曼陀羅彩繪心理治療等心理技術的實操和應用
  • 懂得像諮詢師一樣建立關係、理解情緒、打開胸懷接納更美好的世界
  • ……

尋求心理幫助請直接添加簡單心理諮詢助理微信:jdxlzxzl,給你最溫暖的心理支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