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的話題持續發酵,馬雲也發聲了,還發了兩次。

  第一次,馬雲說“996是福報”,引發輿論大譁。

  此後,馬雲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補充修正。他在微博上發表文章,其中提到一些核心觀點:

  找到喜歡的事,不存在996這個問題;如果不喜歡不熱愛,上班每分鐘都是折磨。

  想讓員工通過996而獲利的公司是愚蠢的,也不可能成功的。

  我覺得真正的996應該是花時間在學習、思考和自我提升上。

  爲這段發言定調的是馬雲之前就說過的話:“我不爲996辯護,我向奮鬥者致敬。”

  在對996口誅筆伐的大潮中,互聯網公司的確是重災區。而以馬雲在中國互聯網和企業界的地位,撐996引發大量爭議甚至攻擊,也是理所必然的事。

  我認爲馬雲的兩次發言,同意與否沒那麼重要,重點是兩個在996風波中最關鍵的問題。

  只有釐清這兩件事,才能真正明白:當我們反對996時,我們在反對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意味着我們選擇了怎樣的生活。

  關於996的第一個重點,是它究竟代表着一種工作制度,還是一種工作狀態。

  如果996是公司強加給員工的規定,比如寫在合同裏;或者是軟性的要挾,比如不肯加班就“不是我兄弟”要減少“性價比低”的員工,那是必須反對的。

  道理很簡單,法律也好,人道也好,都不支持公司高管通過過度盤剝員工的利益來實現自我增值。所謂資本逐利,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就是這個意思。

  這也是很多“雙向選擇”、“既然知道要996還去,要麼忍要麼滾”的詭辯站不住腳的地方。

  首先,並不是所有企業在一開始就聲明瞭不996就裁員。後來的新規,不存在“雙向選擇”,是主動強加。

  其次,作爲工作制度的996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給這樣的前提加上“叢林法則”的邏輯,是爲虎作倀。

  但我們也要實事求是,不認可作爲制度的996,不代表否認996的全部價值。

  你熱愛一份工作,把它當做事業,自然會願意傾注更多時間。而從多付出的時間裏,你也必然收穫更多的成長。

  這是馬雲所謂真正的996應該是花時間在學習、思考和自我提升上。

  道理如此,馬雲當年的教師工作沒有強迫他996,他可以去國外考察,去義烏進貨,可以創業。

  今天我們面對的996有太多軟性硬性的要求,下班之後狼人都成了廢人。在公司是日復一日的消耗,能全身心熱愛工作的不多,能主動給自己加量的就更少。

  時移世易,無奈也真實而具體。

  在反對996的聲音裏,還有一種誤區也是必須要澄清的。

  很多人反對996,是因爲它意味着超高的工作強度,需要犧牲健康、家庭等代價。“爲了幸福,我們要抵制996。”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是好的出發點,卻不會因爲反對996就輕易實現。

  說句不中聽的,很多人反對996,不是因爲要平衡,單純只是懶。他們從一個極端滑到另一個極端,彷彿不用996了,就可以早點回家癱在沙發上喝着肥宅快樂水打遊戲。

  很顯然,這是癡人說夢。

  我們說慣了的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對大多數人都是一種幻覺,好像迴歸生活就是歲月靜好雲淡風輕。

  現實恰恰相反,生活一點都不比工作輕鬆。

  生活是什麼?是媽媽半夜起三四次牀餵奶,是週末從早到晚排滿比工作日還忙,是人到中年之後爲老人看病和小孩上學拼命努力周旋,是稍有空閒就鑽健身房續命。

  不要以爲反對996就能到處去旅行,夜夜喝大酒,這隻在特定的年齡段適用。

  如果是因爲這種理由抵制996,從成長的角度,還不如在職場上好好磨練一番。

  總結一下,當我們反對996時,我們反對的是被動壓榨。但爲了有反對的自由和資格,我們要主動給自己加碼。

  生活和工作沒有平衡,那都是偷懶的想法。逃避到生活裏是一種幻覺,無論在哪裏,只有奮鬥而已。

  我們終生的目標不是走出舒適區,而是呆在舒適區。但我們應該知道,爲了能夠在一定的時刻呆在舒適區裏,我們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馬雲說:“追求每分每秒的工作生活平衡,追求點點滴滴的事事公平,長期來看就是最大的不平衡和最大的不公平。”

  這是真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