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觀而言,印度的汽車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工業之一,發展十分迅速。

印度在2015-16年度的年產量為2396萬輛,汽車工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印度汽車工業起步較晚。在1897年,第一輛汽車行駛在印度公路上。到20世紀30年代,汽車只進口,而且數量很少。在20世紀40年代,印度開始形成一個汽車工業雛形。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由於國有化和許可證制度,增長相對緩慢,阻礙了印度私營部門的增長。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汽車仍然是精英的代表。但之後,隨著對汽車進口的限制,本土汽車工業開始發展,拖拉機、商用車輛和摩托車的發展帶動了汽車增長。到了20世紀80年代,汽車市場仍然由政府主導,但逐漸出現其他品牌。近年來,印度已經成為小型汽車製造的中心,雖然印度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其汽車產業每年的增長率卻高達9%左右,這一點讓印度人非常地驕傲。

2、印度目前是亞洲地區非常大的汽車及零件製造商,也是一個重要的汽車出口國。

印度對汽車徵收高昂的進口稅,而變速箱、安全氣囊、驅動軸等零部件的進口稅比較低。印度政府通過稅收鼓勵汽車在印度組裝,而不是整車進口。到了今天,印度在全球範圍內製造低價汽車。

據《紐約時報》報道,印度強大的工程基礎和製造低成本節能汽車的專業技術,已經導致現代、日產、豐田、大眾和鈴木等多家汽車公司在印度生產設備的擴張。印度在2014年出口了價值145億美元的汽車。在2014 - 2015財年,印度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5%。

3、近年來印度政府政策,增加國內市場需求。

在2015-16年度的工會預算中,政府宣布計劃向農民提供85萬盧比(1275億美元)的貸款,這也會促進拖拉機市場的銷售。

政府計劃在全國推廣環保型汽車,CNG的車輛、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印度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計劃,以加快在印度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普及和製造,鼓勵在印度逐步引入可靠、可負擔的、高效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早在2000年,中央政府公布了與歐洲排放標準十分相似名為「印度2000」的標準,來降低汽車污染,並已分階段實施。2010年4月,在印度的13個城市——德里(NCR)、孟買、加爾各答、金奈、班加羅爾等城市。到2017年4月,國家的其他地區都開始實施了。

目前印度政府也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從政府開始做起。目前德里政府已經向塔塔集團訂購了1000輛新能源汽車用於公務出行。

4、印度塔塔集團在印度確實屬於絕對壟斷地位,對於長期發展我們比較看好。

塔塔汽車公司是目前印度最大的綜合性汽車公司、商用車生產商。塔塔汽車是印度塔塔集團下屬的子公司,成立於1945年,全球商用汽車製造商中排名十甲之內,年營業額高達20億美元。佔有印度市場59%的份額。1999年,塔塔進入乘用車領域,在這一市場的佔有率在16%左右,最知名的是其自主開發設計的Indica和Indigo系列產品。從60年代起汽車已出口到歐洲、非洲和亞洲等一些國家和地區。

在印度,為了讓汽車不再只是精英階層的專屬,塔塔汽車公司在2009年7月推出超低價小車NANO。這種號稱「為窮人設計生產」的「全球最便宜汽車」,沒有空調、電動車窗和助力轉向等配置,是全球定價最低的車型,售價僅合人民幣1萬多元。只是一輛燃油三輪車的價格,就滿足了很多印度家庭的出行需求。這樣的低價也迫使諸多以性價比稱道的例如起亞、馬自達、吉利等全球品牌因市場競爭力和全球經濟危機而放棄印度計劃。

目前塔塔集團在全球有三個股票市場,分別位於德里、孟買和紐約。回顧塔塔集團可以發現,在21世紀初,塔塔集團經歷了非常黑暗的一段時間,損失了將近50億盧比。塔塔敏銳的覺察到了市場的變化,發現中型卡車市場正在慢慢的衰退,而優勢不太明顯的輕型商用車和大客車所佔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增長。於是塔塔果斷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產品結構調整。到了2008年3月從福特手中收購捷豹和路虎,之後的運營讓這兩個品牌又煥發生機。目前塔塔汽車也在全力開發新能源產品。

總而言之,印度市場需要塔塔汽車,塔塔汽車不僅僅為印度製造。

雖然國際市場變幻莫測,但從往期表現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塔塔集團如果抓住市場的脈搏,依舊可以在印度和國際市場上有搶眼的表現。

圖片為:過去5年塔塔汽車(紐交所)股票表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