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物,但是人们对于它认识却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铝是一稳定的化合态存在,比如氧化铝,因为早期人们还没有好的方法去提取出来铝,虽然来说铝元素占地壳总量的7.73%,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是主要是氧化铝存在的,堆积成铝土矿,还有少量的部分杂质。然而擒贼先擒王,想要获得铝,必须要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铝。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铝被人们大量提取出来,并且在生产生活中的到迅速的扩展以及应用呢?在1886年,是电解法制铝工艺的发明。

那么它的具体工艺流程是什么呢?我简单的来说一下:

  1. 先把铝土矿用氢氧化钠溶解,然后再过滤。
  2. 过滤完之后的液体是偏铝酸钠溶液,在用大量的二氧化碳融入进去,再次进行过滤。
  3. 剩下的残渣是氢氧化铝,在高温下进行著烧最后成为氧化铝
  4. 氧化铝的熔点约为2054℃,温度的确较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冰晶石(六氟合铝三钠),是氧化铝熔融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生产的成本
  5. 最后进行熔融电解能够把铝冶炼出来

当然,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铝土矿中不一定只有铝土矿,还有铁,金等一些杂质。

具体的处理方法,在这里不多细讲,每一个工厂总有一些秘密要保守,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废物变废为宝,也是一种人们特别想掌握的技巧以及技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