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消息,据美国科技媒体VentureBeat报道,毕马威(KPMG)联合市场研究公司HFS Research共同发布的2019年《智能自动化现状》(State of Intelligent Automation)报告显示,逾半数企业高管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部署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AI)。

  毕马威将“智能自动化”定义为人工智能“保护伞”下的一系列术语和实践,其范围包括深度学习、机器人过程自动化、认知计算和智能分析等。

  毕马威的这份报告是对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13个国家的近600名企业高管进行了调查之后得出的,参与调查的公司包括爱立信、洲际酒店和美国USAA银行

  该报告强调的挑战之一是,很难将人工智能从试点项目过渡到实际部署。事实上,只有1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扩大了人工智能的部署或者在企业内部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工业化部署。

  该报告还指出,企业对大规模部署人工智能所需的金融投资了解得不够清楚。尽管如此,仍有超过50%的受访高管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在企业层面扩大智能自动化的规模。而30%以上的受访高管表示,他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将超过5000万美元,主要成本包括云计算等。

  该调查还发现,企业很可能低估了采用人工智能所需的技术之外的成本,比如与人力资源或员工再培训相关的成本。

  毕马威在报告中表示:“如果一家企业通过智能自动化获得的全部收益是成本节约,那么它就失去了智能自动化的全部潜力。除了节约成本外,要想从智能自动化中获得更大收益,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变革,而不仅仅是零星的改革。”

  该研究还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帮助员工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该报告建议,为了成功地将人工智能服务引入企业,必须要任命一位“顶级冠军”来带头采取行动,且他必须了意识到人工智能对该公司的价值。

  该报告还建议,企业要开始让员工了解,作为人工智能战略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将发生变化。约3/4的受访企业预计,智能自动化将在未来两年内显著影响10%至50%的员工。

  该报告指出,尽管承认机器人软件可以部分或完全消除企业中的许多工作角色,但只有1%的受访高管表示,他们采用人工智能的目的是消除全职员工。

  尽管失业的压力很大,但该报告还是建议企业继续部署人工智能,因为他们发现智能自动化部署的速度与企业成功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近65%业绩表现最好的公司将扩大人工智能的使用,而近60%业绩表现较差的公司计划在未来2到5年内扩大人工智能的使用。

  该报告还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潜在的职业破坏者或“杀手”,而且是解决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劳动力老龄化国家技能短缺问题的关键。

(文章来源:TechWeb)

(责任编辑:DF3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