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号外|债券违约频发 民营企业成“重灾区”)

网易财经5月16日讯  黑龙江证监局5月15日连发4张警示函,全部与亿阳集团有关。其中向亿阳集团的债券承销商中山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大通证券出具警示函,关注他们存在对亿阳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等相关主体尽职调查不全面等问题;并因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在2018年4月30日前披露经过审计的2017年年度报告而向其出具警示函。

这只是债券违约的一个缩影。根据wind,截止到5月16日,2018年以来市场上共有20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达163.54亿元。2017年有49只债券违约,2016年有78只债券违约,2015年有23只债券违约,2014年是6只。

2018年至今出现债券违约的发行人包括富贵鸟(01819.HK)、凯迪生态(000939)、ST中安(600654)、春和集团有限公司、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神雾环保(300156)、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最近的一次债券违约来自富贵鸟,其于5月12日公告,“16富贵01”公司债券的到期日为2018年5月8日,公司无法在2018年5月8日偿付本次债券加速清偿应付的本金及利息。

“16富贵01”于2016年8月12日发行,发行总额13亿元,票面利率6.5%,债券期限5年,附第2年末、第4年末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此前,“14富贵鸟“已于4月23日违约,未能按时兑付的本息合计约7.02亿元。

根据Wind数据,在信用债违约事件中,按行业类型来看,有25.2%的债券违约都来自建筑与工程行业,占比最多,其次依次为钢铁、工业机械、贸易公司与工业品经销商等;按主承销商来分,12.1%债券违约的主承销商都是中国光大银行,占比最多,其次依次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按照企业类型划分,53.2%的债券违约来自民营企业,其次为地方国有企业(19.8%)、中央国有企业(8.8%)等。

某公募基金的分析师告诉网易财经,从违约范围来看,主要体现为非标违约和民企的融资问题。“从触发本轮信用风险的原因来看,在宏观去杠杆、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社融持续下滑,资管新规落地后使非标进一步缩量,部分负债较高、主业分散,前几年扩张速度过快的民营企业在持续融资上面临压力,违约风险有所上升。此外,和上一轮信用风险有所差异的是,本次信用违约情况不局限在特定行业,以个案为主。”

他分析认为,从目前来看,后续债券违约风险仍有可能提升,但不会演化成系统性问题,对市场的总体影响可控。“政策面已开始嗬护企业的融资压力和降低其融资成本,有利于信用风险的缓解。此外,在贸易战等外忧尚未完全消除的大背景下,目前对于隐形债务的处理也不会引发城投债的持续违约。”

此外,重阳投资分析认为,2017年以来,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情况下,信用违约事件的频率不降反升,表明去杠杆下高负债企业再融资压力上升,刚性兑付正在有序打破。“问题出在金融周期,而非经济周期。由于此前多年信用条件整体宽松,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较强,积累瞭大量债务,藉新还旧是这些企业维系债务链条的最重要手段。很多企业正是依靠持续的高杠杆运作实现瞭快速的壮大和膨胀,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比较严重。”

对于民营企业在债券违约中占比过半,重阳投资认为,2017年以来,在各项去杠杆政策的推动下,全社会信用条件不断收紧,股票、债券和信托再融资都变得更加困难,特别是今年以来信托和非标等银行表外融资渠道大幅收缩。在外部现金流流入受阻的情况下,高度紧张的资金链条就变得非常脆弱,信用违约发生的概率大大上升。这其中,民营企业由于融资渠道更加有限,自然成为瞭债券违约的重灾区。

(网易财经 马莉[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