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骗人」,不应该是「谝」吗?而相应的,为什么诓没留下来大量使用呢,诳字反而留下来了


这个字的本义是跨上去骑马。

答主显然是知道谝才是本字,而骗是错字(民间的俗字),想问的是为什么谝字被错写成了骗。

关于谝字怎么写成骗字的, @woojean 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这里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错写:

骗字的中古音为phjenh(滂母缐韵)

谝字中古音为bienx和bjenx(并母狝韵)

也就是说,谝字本是阳上字,而骗字是阴去字,一个不送气一个送气,两者本来不可能混淆。

但是大概唐末开始,汉语出现了一次规模甚大的语音转变:阳上归去

这次变化使得现存大多数汉语方言的阳上调并入去声调(比如是字,本身阳上字,普通话读去声)

同时,汉语的全浊音也一直在并入清音,在大多数官话里不送气浊音变成了送气清音。

这两个变化发生后,谝字在口语中的读音,就变得和骗一样了:送气清音去声。

我们现在发现的把谝字写成骗字的文字材料,都是宋元以后的,这也侧面反应了两个字开始同音的时间。而之前没有这种写法,是因为两字发音差别太大,不可能被误写或者通用。

故而我们就明白了,楼下那个民科瞎扯的什么「骗字本义是驯马,引申为欺骗」是完完全全的笑料了。


扁者,从户从册。会意。

户者,象一扇门之形。一户之门也。此户字之本义也。以户字造字皆出此义也。

册者,象竹简连缀之形。书简也。此册字之本义也。以册字造字皆出此义也。

扁者,谓户载入书简也。

故,扁者,户籍也。

骗者,从马从扁。会意。

马者,象马形。人骑之马也。此马字之本义也。以马字造字皆出此义也。

扁者,户籍也。此扁字之本义也。以扁字造字皆出此义也。

骗者,谓马入官籍,是驯化之马也。

故,骗者,驯马也。

驯马者,多以引诱、诓骗手段,故引申为诓骗。


因为这匹马容易劈腿

诓骗,难道这不是规范写法吗?

诳除了出家人不打诳语,其他的在日常里用到吗?

前提都不成立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