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停留在秦桧内心险恶,是天真的善恶洗脑,不足信也。没有利益驱使,没有压力胁迫,为什么要做?


秦桧是金国派到南宋的一个汉奸,他在北国摇尾乞怜的态度,让女真贵族觉得他可以秉承金国的意指,才纵之归宋。而他之所以两次拜相,也是因为他有金国背景,屈膝投降的卖国求荣政策和赵构臭味相投。金国和南宋议和的一个条件就是杀岳飞,秦桧要保住自己的相位,就必须秉承主子的意指,促成和议,不然要他何用?这是对他和赵九妹都有益处的事,不单单是受了赵九妹指使,他有足够的利益驱使和主观动机杀害岳飞。具体可以参考邓广铭《岳飞传》中「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一节。而且据邓广铭的说法,这时的秦桧「在宋王朝所处的地位,便不再居于皇帝赵构之下,而是能够玩弄赵构于股掌之上,是赵构必须仰承他的鼻息的一个人物了」。


麻烦不要再说岳飞情商低,秦桧是被迫,赵构是无奈这种话了。

实际上岳飞情商够高了,秦桧就是卖国,赵构就是纯粹的坏。

作为秦桧,独相十几年,权倾朝野,屡行大狱、残害忠良、打击异己,把赵构的权力都几乎架空,祖孙三代一起篡改史料,禁止民间修史,临死还不忘让儿子继承相位。

以上这些,就是他奉行投降卖国路线的好处,还不够?

再说白一点,主和派不是没大臣,主战派也不是没大臣,因此秦桧选择靠著奉行投降路线来争取自己独一无二的政治地位,别人要脸,他完全不要。


撸掉岳飞对秦桧有好处,撸掉之后,使用北宋对付狄青那一招完全可以轻轻搞定岳飞。所以弄死岳飞对他自己并没有好处。那么想弄死岳飞的就只能是赵构了。岳飞由于他的战绩已经成为了北伐的旗帜。只要岳飞活著,北伐的支持者就会不断向赵构施压让他进行北伐。而赵构他的打算就是守住领土稳定统治。必然是不会支持北伐的,而这种冲突如果不调和的话,必然会造成政府内部分裂,这是赵构绝不可接受的,那为了断掉北伐的人的念想,弄死岳飞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而秦桧的权利来自于党争,并不是他自己有多牛逼,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这个政客会毫无原则的支持皇帝。于是这时候皇帝的意愿也成为他的意志。


引用我自己的另一个回答:

秦桧跟赵高差不多,赵高也是指鹿为马祸害朝政,同样找不到合理的逻辑来解释。

1.间谍之说

近年有网路漫画说他是赵国间谍。但是经不起推敲,毕竟赵国亡国多年了,尸体都凉凉了,不大可能复国。

秦桧此人,民间有说他是间谍的传闻,像接收金国的蜡丸(秘密信件)云云,但是似乎也没有很强大的间谍动机,毕竟都已经身居高位了。

2.挟洋自重

最可能的猜想是「挟洋自重」(「挟强虏以要君」),借金国稳固自己的相位,毕竟自己名声太臭了,没有金国强大的「外援」,早就滚下台去了。其结党营私、徇私舞弊、迫害异己、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拚命榨取民脂民膏,还大兴文字狱,进行严酷的舆论管制以粉饰「太平」,秦桧及同党就是一群祸国殃民的官场败类。

《宋史.秦桧传》记载:「(秦桧)开门受赂,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人谓熺自桧秉政无日不锻酒具,治书画,特其细尔」。

在和金国达成和议之后,为刮尽民脂民膏以奉敌国,完颜构、秦桧还下令各地官吏进行献助。名义上是各地官吏以「羡余」献助中央,实际上连x构也知道,这是「监司郡守」,「刻削苛细,进献羡余」,这些财物除了给女真人,剩下的主要就成了秦桧的私有财产。以至在其临死的时候,「富敌于国」。

据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记载,秦桧家里的府库财富,超过了南宋朝廷的「左藏数倍」,当时凡是南宋宫廷所稀缺的物品,秦桧家都应有尽有。

3.岳飞之死

秦桧是绝对的投降派,岳飞是坚定的主战派,虽然政治观点是针锋相对。但是岳飞之死却完全出于偶然。岳飞不仅是军事奇才,而且人品好、情商高。跟同僚、上司相处的很好,跟前几任宰相关系也非常好。虽然跟秦桧对不上眼,但关系也不至于太僵。

最初,秦桧想弄死的是韩世忠(拉拢岳飞一起弄)。韩世忠也是很能打的一代名将,but情商比不上岳飞,跟秦桧关系并不好。岳飞知道消息后,赶紧通知了韩世忠,韩世忠立马去阳痿构前面求情,于是逃过一劫。最后弄死韩世忠的计划没有得逞。

然后秦桧又瞄上了岳飞,这简直是躺著中枪了。那时岳飞已经解除兵权,在家休闲玩连连看已经有段时间了。稀里糊涂的被抓去调查,调查就调查吧,反正光明磊落的没啥生活作风问题。当时上头压著要定罪,连法官都看不下去,很气愤的据理力争。

岳飞也做梦都没有想到,大宋开国多年,从来没有过擅杀大将的先例(就算有横行不法的,也很少被杀),自己又没啥问题,就算抓起来,估计也很快拍拍屁股就放了。万万没想到秦桧赵构一伙辣么的疯狂和无耻。完全不按剧本来,只能说这一切都很偶然。

4.权势高峰

另, [秦桧的权势高峰:秦桧独揽大权十几年,一方面卖国求荣寻求金人支持,同时也让赵构不敢动他,另一方面迫害异己、结党营私、独断专行,从狗皇帝手中夺过不少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这些事也没少干,别说朝野上下对他不满,就是赵狗也非常不爽。。不爽归不爽,秦桧已然成了金国在南宋内部的化身,再借阳痿构三个胆子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秦桧动手,只能隐忍不发。另一边,秦桧继续炮制冤狱,担心身后名的他,还禁止私人修史,同时把亲信安排成史官,肆意篡改官方史料档案以文过饰非。。秦桧死后,阳痿构就曾经说:「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

很多人以为昏君和奸臣就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其实未必。就像蔡京、童贯,几个奸臣合称六贼,以前看水浒传,还他们以为经常聚一起玩阴谋合伙干祸国殃民、迫害忠良的勾当,其实这些奸臣相互之间也是勾心斗角、势不两立。


证明自己对南宋朝政有足够强大的控制力,有利用价值,金国也投桃报李要求南宋「不得无故废相」,保秦桧荣华富贵到死


好处太大了,死后的袁崇焕等等都跟著他学,今天还有不少人竭力给他洗白,就是为了有机会的时候也学他。节选一段袁崇焕的,原理和秦桧一样,看了就全明白了。

可能有人还不禁要问:袁崇焕这样卖国,他到底图个啥?要知道当时还没有任何人——包括皇太极——都没想过后金(清)能入主中原。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袁崇焕勾结后金,绝不是看到了后金(清)能入主中原,我甚至相信正是因为在他眼里后金成不了大气,所以他才敢这样搞。他并未想过投靠后金,其实也是在利用后金。他的动机和李成梁完全一致,利用后金这个黑洞,吸引国家不断投资,自己从中渔利——这个利包括银子,也包括官爵和实权,也就是所谓养寇自重。

袁崇焕巡抚辽东时,也就是努尔哈赤当政后期,后金已命悬一线,明思宗从表面上看已经可以一举剿灭,所以才会相信「五年平辽」。但袁崇焕决不能让后金真的灭了,灭了他手下一大帮辽东将吏就断了财路,所以他杀毛文龙、卖粮食给后金、甚至封锁亲林丹汗的蒙古部落、放纵亲后金的部落劫掠,并且拚命要求议和,都是在给后金续命。至于后来朝廷逼急了,袁崇焕便出了一个狠招——让皇太极率女真、蒙古诸部入关大游行,打到北京城下吓你一跳,看你还议不议和。而要做到这一步,他就必须先杀掉毛文龙,解决皇太极的后顾之忧;让赵率教送死,让刘策、尤世威等部离开蓟州、通州,清空喜峰口到北京这条直线,解决皇太极的前方通道;在北京城下关宁军号称血战,结果几无伤亡,宣大军却背靠著本国京城全军覆没。尽管没有确切史料明证,但我眼前总是忍不住要浮现出满桂将军那张怒不可遏的血脸,还在咬碎钢牙地喊冤:「是袁督师射我!」袁督师也咬牙切齿:「就是老子射你,谁让你碍事。掉那妈,硬顶上!辽东好儿郎,给我射死这个断财路的骚鞑子!」

尽管清人所留史料绝口不提皇太极和袁崇焕之间的密谋,但皇太极敢带著全部家底,甚至透支了蒙古诸部的信任,像逛超市一样深入京畿又安然而回,您说不是蓟辽督师事先给他安排好了来回路线谁又能信呢?

现在有些人把袁崇焕吹捧成岳飞一样的民族英雄,这真的有点黑色幽默,因为袁崇焕显然是以秦桧为模板的,甚至有点刻意模仿秦前辈,毛文龙反倒有几分岳飞的样子。当然,这两对组合的层次大不一样,秦桧岳飞玩儿的是全盘大局,袁崇焕毛文龙则和你身边某些人只能玩转处室一样,只能玩玩儿辽东一隅,不过格式真的差不多。四人的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秦桧、袁崇焕、岳飞、毛文龙情况对比

现在袁督师被吹成了岳飞,他的秦老师也有不少人翻案,这个问题开始越来越乱。其实南宋以来九百年,包括清朝,秦桧这个案一点都不乱,是他与金人勾结,阻挠北伐,杀害岳飞,导致南宋不能恢复中原故地。但近几年开始有人说秦桧并不想杀岳飞,真正想议和、杀帅的是宋高宗,秦桧只是执行。然而当时南宋站稳脚跟,灭金指日可待,宋高宗作为皇帝凭什么就不想恢复故土?他的祖坟还在开封呢。现代人拼凑了许多理由,比如「岳家军」是私军、岳飞妄议立储、宋高宗怕岳飞救回他老爹老哥会威胁皇位之类的理由,最后干脆说这小子就是阳痿,不敢打仗。这些理由其实都跟皇太极的反间计差不多,稍微看点正史或者动点脑筋都知道不靠谱,但封建皇帝在现代的名声是很臭的,给皇帝扣屎盆子,那多愉快呀,谁还去动这脑筋。

其实秦桧杀岳飞、促和议的动机就和袁崇焕杀毛文龙一模一样,他也不是想投靠金国,也是利用金国来打造自己在宋朝的权位。他和金国关系最好,宋朝要与金议和,就得仰仗他秦大人。但如果宋高宗和岳飞呼啦啦把金国给灭了,还要你干啥?所以,要在宋朝揽权,就要靠金国的外部支持,就得保持宋金战略平衡,就得议和,不议和的就得杀了。可惜秦前辈的水平袁崇焕就比不上了,同样是养寇自重,人家秦桧就真能做到宋金均势,两边守著江淮一线干瞪眼,谁也奈何不了谁,都等著我秦太师慢慢给你们协调吧。袁崇焕这一搞就搞砸了,不但身败名裂,十五年后明朝就亡了。所以,秦桧下的这种大棋,也不是人人都下得起的。

不过袁汉奸得的好处便比不上秦汉奸吗?这可未必。秦桧一死,他儿子孙子都被革职,秦家其实什么也没留下,袁佳氏那可就不一样了!清军入关后,当然不能忘了恩公,让他的后裔加入了正白旗。正白旗,上三旗啊有没有!尽管比李成梁家的正黄旗略逊一筹,但也够阿敏的后代自惭形秽了。袁崇焕六世孙袁佳?富明阿当到了吉林将军,七世孙袁佳?寿山当到了黑龙江将军。这什么概念?清朝实施民族隔离,东北满洲本部只有旗人才能进入,其余民族严禁入内。吉林、黑龙江将军自然是满洲核心上层人物才当得到的,这真是皇恩浩荡啊!袁佳氏也不负皇恩,富明阿及其子永山在甲午战争中血战捐躯,而寿山在俄军制造「海兰泡大屠杀」后,自杀谢罪。清朝有几个高官这样轻生死重大义的?唯有继承袁督师忠勇血脉的袁佳氏一脉呀!号称明朝最精忠的袁崇焕,他的后代恰恰是清朝最精忠,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黑色幽默。

袁崇焕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慢性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症状,到这个阶段到底还有没有救?或许随著医疗技术的进步会有吧,但明朝显然已经不行了。其实这种养寇自重的方法只是官僚腐败体系诸多弊端中的一个,袁崇焕也只是这个庞大队伍中的一个点。至于他这种做法也不是创新发明,而是从两百年前起杨洪、石亨、仇鸾、赵文华、李成梁就一以贯之的做法,还有更多的人在做更多更坏的事,而且他们每个人也都只想在帝国的肌体上剜一小块肉而已,要说袁崇焕剜的这一块其实不算大,真正的问题在于剜的人太多,结果就剐死了。

所以有人说明朝剐了袁崇焕导致「边事益无人」从而灭亡,其实哪里是大明剐了袁崇焕,分明是袁崇焕和万千贪官一起剐了大明。

节选自《帝国的慢性病—冰火大明》.黄如一著,漓江出版社.2017.


对秦桧自己没什么好处。只是当时皇帝不需要岳飞的精忠,所以秦桧为了顺从皇帝,讨好皇帝,才害可岳飞。其实,对秦桧自己岳飞死不死,他自己都是位高权重。


奸细你说为啥卖国卖主?

全世界但凡给完颜阳痿和秦细作洗地的,都是坏到骨子里。不需要任何翻案


透过问题看本质,你以为是秦桧加害岳飞,所以你想不明白,秦桧和岳飞能有什么仇啊?真正要杀岳飞的是宋高宗完颜构啊,认贼作父,只为自己江山太平,岳飞的利用价值已经用完了,剩下的风险大于收益,高宗当然要除掉他了,秦桧只是一个高宗的一把刀和背锅侠罢了。


秦桧只是忠君之事


凶手杀害南昌红谷滩实习女律师对他自己究竟有什么好处?

有时候,不需要非给某些行为找理由,不需要用正常人的思维去合理化某些行为。小孩子似的「好人还是坏人」论,有时候就说足够合理了。

这个世界上就是存在邪恶!

有些人就是邪恶!


没金国允许,不得罢免秦桧宰相之位。岳飞死后,虽议和成功,赵构也是吃瘪的。秦桧首相加控制枢密院,外加台谏,这权势滔天,都快篡位了。不过看到赵构吃瘪,我是真高兴,活该!


赵构:有没有好处 我让他做的事他敢不做么


岳飞事件中秦桧做了什么 宋高宗做了什么?


好处就是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毕竟加害岳飞是皇帝的意思。


自古权奸害善良,不容忠义立家邦。


走狗之于太君的好处。

所以太君挂了之后,走狗是没有好下场的。


个人觉得,秦桧名声这么差,不在于其杀忠良,杀忠良的事从来不稀奇。自古名将善终的也没几个。

问题是大家实在脑补不出他杀岳飞的合理动机。

说秦桧是金国汉奸的,虽然被金国俘虏过,但是既然回宋了,就没有理由一心一意为金国办事。毕竟政客从来没有忠诚不是吗?总不能是被大金国皇帝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吧,这也太搞笑了。

真要是一心投金,那他当年回宋做什么?宋真的被金灭了他难道会因为杀岳飞受到奖励吗?好歹也是个宰相,不至于这么幼稚吧。要是玩两国平衡的把戏,搞纵横术,那就不该一直赖在宋国不走,而且他身上是在是看不出苏秦张仪那种「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本事

说他是赵构指使,问题是赵构也没有动机。而且赵构说,秦桧死后我上朝不用藏著一把刀子了,可见赵构眼里秦桧属于专权分子,而岳飞最多就是脾气有点倔。

既然召回岳飞成功了,也就不存在其谋反的可能了,大不了找个理由把岳飞关两年然后贬成白丁做过富家翁,也不至于搞的自己名声这么恶劣。

而且很奇怪,杀了岳飞还不动岳飞的儿子,甚至对其不加以限制,只不是明摆著找骂吗。


秦桧是赵构的一条狗,赵构喊他咬谁就咬谁。


当时的岳飞战功赫赫,手握重兵,本就让皇帝心生顾虑,但他却毫无顾忌,一心想要迎回二帝。显然,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因此,皇帝此时已经对他起了杀心。而秦桧作为一个潜伏在大宋的奸细,一方面为了讨好皇帝,另一方面为了砍掉宋朝的臂膀,所以就积极在皇帝的默许下,促成了岳飞的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