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堅果和水果搭配更營養哦。

每次吃飽飯,小吳都習慣性地喝上一杯酸奶,大家都說酸奶有助消化嘛!

可是最近,她在網上看到有篇文章說:一杯酸奶=兩罐可樂。酸奶的熱量和糖分都非常高,喝一杯酸奶等於吃了一大碗飯……這可是怎麼一回事?

點擊藍字複習這些年我們聽信過的謠言

那麼,到底:

酸奶不如牛奶營養嗎?

真的有人不適合喝酸奶嗎?

酸奶什麼時候喝最好?

酸奶能不能加熱?

酸奶是不是越酸越好?該怎麼選?

喝酸奶真能減肥嗎?

……

來來來,關於酸奶的問題,榜爺在這裡一次性給大家講個清楚。

答 案

- 1 -

補鈣,酸奶不如牛奶?

錯!

很多人覺得牛奶很補鈣,酸奶根本及不上它。

可,事實上……等量的酸奶要比牛奶含鈣量略高!一般每100克酸奶種含鈣118 毫克,每100克牛奶含鈣104毫克。

因為,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降低了乳糖的含量,但保留了牛奶中其他營養物質,鈣並沒有損失!

尤其是對喝牛奶腹脹拉肚子的人(乳糖不耐受)來說,酸奶是很不錯的補鈣選擇。

- 2 -

真有人不適合喝酸奶?

對!

  • 1歲以下的小寶寶,暫不推薦喝酸奶。

  • 拉肚子,或者腸道受損的人要慎喝。

  • - 3 -

    酸奶什麼時候喝比較好?

    沒固定時間!

    到底什麼時候喝比較好的爭論,自酸奶誕生之日起,就一直都沒有消停過,真相其實就 2 句話:

  • 正常人,想什麼時候喝都行,純粹看你的心情。

  • 想減肥、血糖高、肥胖的人不要在飯後1小時內喝,胃酸過多的人不要飯前喝。

  • - 3 -

    酸奶能不能加熱?

    看情況!

    有些酸奶可以加熱,但不是所有酸奶都可以!

    漲知識

    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發酵而成的酸奶可以加熱,因為這兩種菌種最佳的繁殖溫度為40~42℃,用50℃左右的溫水加熱,並不會殺死這些益生菌種。

    正確加熱酸奶的方式:

  • 把酸奶連包裝放入45℃左右的溫水中緩慢加溫,隨著加溫晃動,等包裝外手感溫熱了,就可以飲用了。

  • 酸奶中畢竟還有其它菌類和營養,建議加熱溫度不要太高。

  • 凝固型酸奶不適合加熱。

  • - 4 -

    喝酸奶能減肥嗎?

    可以!

    終於來到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了: 開頭提到「一杯酸奶=兩罐可樂」的,是說酸奶熱量高,喝多了很容易胖——這個觀點不對,已經被丁香醫生辟過謠了。

    事實上……酸奶確實有一定的減肥效果!

    酸奶中含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的菌群,能夠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腸道蠕動,從而緩解便秘;有益菌還影響食慾和參與代謝,通過減少合成和分解多餘的油脂,從而使人體的脂肪不會過度蓄積。

    同時,酸奶還具有一定的飽腹感,喝了酸奶吃飯也能少吃點。

    但是……你們要知道任何食物都不能無節制地吃吃吃,酸奶本身也是有熱量的,如果你是在吃飽飯的基礎上額外多吃,或者吃了不運動,不胖才怪!

    - 5 -

    酸奶越酸越好?

    不!

    真正的原味酸奶口味較酸,可以喝,只是很多人不容易接受,而腐敗變質的酸奶就不適宜喝了。

    酸奶應該是越新鮮越好,因為新鮮的酸奶不僅喝起來口感更好,而且保留的營養也越多。

    舉個例子

    酸奶可在4℃下保存14天以上,但在4℃的冷藏條件下,酸奶中的乳酸菌數量會緩慢下降,14天後,活菌數約降至原來的10%。

    因此,要盡量喝新鮮酸奶。

    - 6 -

    每天喝多少酸奶好?

    約300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每日攝入奶及奶製品300克(原則上牛奶和酸奶可以等量替換)。

    折算一下,300克大約等於一次性紙杯裝的牛奶1杯+1小盒酸奶(約100克)。

    對於長身體的青少年來說,早晚各1杯酸奶,或早上1杯牛奶、晚上1杯酸奶也很不錯!

    - 7 -

    怎麼選出好酸奶?

    看標籤!

  • 是否有活菌:盡量選低溫活菌酸奶,因為活性乳酸菌對維持腸道內菌群平衡,調節代謝等十分有益。

  • 益生菌數量:目前,我國乳酸菌標準有明確規定,酸奶中活菌數量需達每毫升100萬個。

  • 蛋白質含量:選購酸奶時,要查看包裝,選擇蛋白質含量≥2.3%的產品。

  • 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約為10~12%,反正超過這個量,你們那些天天喊到想瘦的,選酸奶的時候就要留一手啊。還有含糖量要越低越好,越靠後越好。

  • 轉給朋友們前,別忘了贊一下

    參考文獻:

    [1]《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發布[J]. 上海醫藥. 2015(13)

    [2]Effects of dairy intake on body weight and fat: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1234[J] . Mu Chen,An Pan,Vasanti S Malik,Frank B Hu.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 2012 (4)

    [3]Milk, Yogurt, and Lactose Intake and Ovarian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J] . Jing Liu,Wenru Tang,Lei Sang,Xiaoli Dai,Danping Wei,Ying Luo,Jihong Zhang. Nutrition and Cancer . 2015 (1)

    本文內容為豐盛榜原創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