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歌是苗族歌曲的一種,流行於臺江、劍河、凱裏等一帶。以臺江施洞地區歌曲最為優美。飛歌的音調高亢嘹亮,豪邁奔放、明快,唱時聲振山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種歌曲多為青年婦女所唱,有時,青年男子也唱,獨唱較少。

  飛歌,多用在喜慶、迎送等大眾場合,見物即興,現編現唱。歌詞內容以頌揚、感謝、鼓動一類為主,過苗年、劃龍舟等節日喜慶活動,一般要唱飛歌。

  飛歌的歌詞,每首一般在三十句左右。一首歌中,常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但多數是五字句。飛歌的曲調有大致固定的譜子,拍節的長短與快慢有大致固定的格式,但有時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發揮。在一首歌曲中開頭較慢,第一句先快後慢,拖音漸高而長,第二句先快後慢,但拖音漸低而長,從第三句或第四句起,開始用中速唱下去,逐漸加快,唱到主要部分時,用快速連唱。高潮唱完之後,用漸慢漸拖音唱一小部分,即接近尾聲了。唱到最後一、二句時,拖音漸低而長,飛歌開頭一二句,中間接近高潮前的幾句,收尾的一二句,一般都有拖音。歌唱者可以盡情拖唱,拖音的長短,憑歌唱人一口氣的長短而定。

苗族蘆笙與蘆笙舞

  「參差六竹管,長蘆黃鐘濤,短聲清微散,舞來隨節施,吹去別促緩,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滿山。」這是宋代有關對苗族蘆笙文化的記敘。蘆笙在苗家人的觀念中是「母親」(始祖母)創造出來的,其聲音是「母親」的聲音。在「母親」的招喚下,至今三大方言的苗族,無論居住何地,都以蘆笙文化用為本民族的一種表現形態,作為本民族精神意識的一種凝聚與弘揚。母親」(始祖母)創造出來的,其聲音是 苗族蘆笙即古代詩書屢屢記載的笙、竿、簧、籠、的再現。蘆笙一般為六管笙,也有多於六管或少於六管的。蘆笙是由吹氣管、氣鬥、音皆管、簧片、共鳴筒等部分組成的民族吹奏音樂。可分為大,中、小與特小等種類。大蘆笙高達丈餘,吹奏時聲音宏亮深沉。中蘆笙音色圓和流暢,小蘆竺音色明亮纖細。苗家人喜吹蘆笙,每吹笙必舞蹈,蘆笙舞從功能上可分為祭祖、慶典、娛樂與友誼等舞。前者莊重嚴肅、規模盛大,用大中蘆笙。後者輕快活躍,可用中小蘆笙。舞蹈形式也由羣舞、集體舞到雙人或單人舞。蘆笙舞曲內容可分為禮樂曲、敘事曲、進行曲、歌體曲與舞曲等。加上舞蹈,即可體現出苗族人民的各種生活與文化形態。蘆笙演奏與舞蹈的形式可分為笙伴舞、笙領舞與笙自舞等。前兩者吹笙人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場中小舞,周圍男女羣眾、層層環繞舞蹈。笙領舞及吹笙者在前頭邊吹邊舞,男女羣體隨隊伍繞圈踏聲舞蹈。笙者舞指小集體、雙個或單人吹笙者用小蘆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動作高難。配合默趣蘆笙動作可概括為青、移、跨、轉、立、踢、別、釵,勾、翻等.動作表現或莊重肅穆,或節奏緊驟,或輕鬆明快、活躍敏捷都因場所與適用的不同而有異。

  苗家人創造了蘆笙,至今仍保存著蘆笙,人人愛吹蘆笙、愛跳蘆笙舞。視笙音為苗音。蘆笙音量高、響度大、人們往往描述為「笙聲沸天」、「蘆震山嶽」、「幾十里以外都聽得見」,可以說它是世界上古今音量最高,響應最大,響聲最遠的樂器。

  臺江苗族民間舞蹈,主要有蘆笙舞、木鼓舞、板凳舞、銅鼓舞等,是祭祀、慶典、節日、娛樂的主要活動節目。本文主要介紹前三種舞蹈。

  一、蘆笙舞苗語稱「Zuk gix」。蘆笙舞是臺江苗族人民祭祖或節日、喜慶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於歷史原因,相當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傳,現尚保存蘆笙舞蹈較好的有交下、巫忙、黨道、南宮、反排、番召、革東、寶貢、臺盤等地。蘆笙與蘆笙舞在臺江苗族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苗家人認為它是始祖母創造出來的,象徵苗家人的母親,它的聲音也是母親的聲音。蘆笙的創造和蘆笙舞蹈的起源,傳說均源於兩位女性。相傳遠古時雷公山腳有一苗族姑娘長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雞精搶入洞穴中。在姑娘萬般無奈之時,連續兩天聽見洞外有竹管聲,姑娘在洞中用口哨聲和竹管聲對吹,最後被這個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尋聲找到洞內,並將竹管交給這個女孩吹奏娛騙野雞精,男孩侍機將野雞精殺死救出女孩。之後,就將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製成了蘆笙。這是蘆笙製作的傳說。而蘆笙舞蹈的起源。傳說是某苗寨有一姑娘,名叫葛仰香;長得很漂亮,已與一個窮苦青年相播相親相愛,然而有一財主想去霸佔。一天葛仰香與相播雙雙相約遠離他鄉。被財主知道了,帶家丁尾追二人。當追至一山崖時,相播摔下懸崖身亡。葛仰香為此悲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約同伴一起吹笙舞蹈,以悼相播在天之靈。當大家舞蹈至天黑時,葛仰香倒地,氣絕身亡。後來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兩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純真愛情,每每在過年過節吹笙舞蹈以示紀念。漢族史籍裏也對苗族蘆笙文化的生動記載:「參差六竹管,長聲黃鐘濤,短聲清微散,舞來隨節旋,吹去別促緩,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滿山。」迄今,三大方言的苗族,無論居住何處,仍以蘆笙作為本民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 蘆笙的舞曲及舞步,各地大同小異。蘆笙舞曲內容可分為禮樂曲、敘事曲、進行曲、歌體曲與舞曲等。蘆笙演奏與蘆笙舞的形式可分為吹笙伴舞、吹笙領舞與吹笙自舞,前兩者吹笙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吹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場中小舞,周圍男女羣眾層層環繞舞蹈;吹笙領舞及吹笙者在前邊吹邊舞,男女羣體結隊繞圈踏 聲舞蹈,場面尉為壯觀。吹笙自舞指小集體、雙個或單個吹笙者用小蘆笙表演,亦吹 亦舞、舞蹈動作高難,配合默契。蘆笙舞蹈動作可概括為走、移、跨、轉、立、踢、別、勾、翻等。蘆笙舞動作表現或莊重肅穆;或節奏緊湊,動作激烈;或輕鬆明快、 活躍敏捷,都因適用的不同而有異。蘆笙曲與蘆笙舞體現出苗族人民的各種文化形態。

  二、木鼓舞。苗語稱「Zuk niel」。臺江苗族木鼓舞,分佈於全縣各苗族村寨。但由於受歷史的侷限,有些村寨已基本失傳,現存下來較突出的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東地區的木鼓舞。這兩種舞蹈從木鼓的製作到鼓點敲擊、舞蹈動作均有區別,各有千秋。反排木鼓的製作細而長,長度約一米。而施洞、革東地區的木鼓則圓而大,俗稱「皮鼓」。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點急時如雷鳴。緩時如滴水;而施洞、革東地區敲出的鼓點自始至終急如炒豆,響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時。動作特點是踏二四拍,其頭、肩、腰、臀各部位的動律均穩定在一節拍時控中統一進行,和諧統一。全身運動以胯為動力點,甩同邊手。頭,手、腳開合度大,整個舞蹈動作約模仿蟲、鳥、魚、獸、禽的動作,變化時動作粗擴豪邁、驕健敏捷、靈巧活潑。真謂是「並有魄鵬展翅之勢;收有雄鷹護窩之威,躍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鷂子翻身之疾」的氣勢。反排木鼓舞主要有高鬥(斑鳩)舞,高斗大(斑鳩合翅)舞,扎夏(五祖宗)舞,扎夏(打獵)舞等五個章節。這五個章節分別表現苗族祖先從東方遷徒來時晝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荊斬刺,打獵禦敵,開墾田土,共祭祖先的情景,顯示了族人相親相愛,團結互助,不忘歷史的精神風貌。而施洞、革東地區跳木鼓時,由於大多是穿盛裝、戴較重的銀飾(五至十五公斤),因此舞蹈時手的擺動、腳的邁開、身子旋轉動作都不大,只能用漫步、碎步輕微踩動,動作溫柔。舞蹈時不分男女老少圍著木鼓或一圈或多圈輪迴轉舞,並有部分人邊歌邊舞。以此助興。 跳時在場中央充當擊鼓手的兩女子一邊擊鼓一邊唱道:「快來跳舞吧/不跳鼓(節日)過去了/鼓(節日)一時纔不回來/我們很難有舞跳。」舞蹈有略梭方(四面八方舞),略丟方(本地方舞),晰地刁(抵抗外敵入侵舞),略剛點南(蟲、魚旋轉舞)、略將多〔織布舞),略恰剛(打漁撈蝦舞)等六個章節。

  不同地區,不同舞蹈都有不同的傳說和典故。反排木鼓舞的傳說是:「遠古時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來住在東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擊,全族幾乎覆滅。他的兒子勇鬱古和女兒仰妮耶古雙雙逃散來到反排這塊地方,過著野人般的生活。由於長年生活在深山裡,勞動之餘,兄妹倆常以蟲鳴鳥叫為管樂,手舞足蹈,自娛自樂。他們聽了蟬鳴就學蟬歌,看見蟲在水裡兜圈,也跟著蟲轉,見到蜜蜂飛舞,也學蜜蜂舞蹈。有一次,他們聽到啄木鳥發出「多——多」的聲音,節奏明快,清脆悅耳。遂緣木而上,發現此樹原來已經空心,擊之能出共鳴響聲。於是砍倒製成木鼓,為作舞蹈的伴奏樂器。某個丑年,勇耶古和抑妮耶古為使失散的族人團聚,他們舉行了鬥牛賽活動,請大家觀賞,並將鬥敗的牛宰殺來祭祖和款待大家。酒飽飯足之後,又將他們平時在深山學得的舞蹈動作傳授給大家,全族人舞蹈狂歡,慶賀團聚。反排木鼓舞由此誕生了。

  三、板凳舞,苗語稱「Zuk nieldof」,主要流行於革一、後哨、大塘、臺盤等地。是在走親訪友時,婦女們酒後隨興而起的一種舞蹈。舞蹈場地不限,或在某家裡,或在寨壩上。這種舞蹈的伴奏樂器主要是板凳,因而得名板凳舞。舞蹈時有兩種跳法。一是由一名婦女敲擊板凳,其餘婦女圍圈用雙手隨節拍拍手,雙腳輪換狂跳講邊歌邊舞。歌內容結合走親內容隨興而編,但大多歌詞是圍繞攀親內容而唱。如:「親家喲親家喲/親家真親喲/親家的鼻子長又長/傻乎乎去扛穿機板/扛不動喲用足力氣扛……」歌意為窮親戚攀富親戚,攀不上也用力攀。另一種板凳舞蹈是參加舞蹈之人每人雙手各持一隻凳子,集中在較寬的壩子上,一起圍著圈子轉跳,舞蹈動作是先走右腳用腳踉向外、前點兩點,與此同時雙手的板凳也擊兩下,之後收左腳向內、前點兩點,雙手板凳也即拍兩下,如此反覆幾遍後。圓圈隊形又逐漸轉換為面對面並列兩隊形。舞蹈動作基本同前,舞時兩對面伸出有手持板凳相互擊一下,又換左手相互擊一下,二人在作這兩個動作時,各自的右、左腳跟也互換點地。之後。面對面各自轉身向外斜成「弓」字形擊了兩下,與此同時二人屁股相撞,百褶裙子飛揚。如此反覆幾遍後,各人又邊擊板凳,雙腳同時起跳如蛤模跳躍狀,一邊手擊板凳,一邊與其它舞蹈婦女用屁股東擊西碰。如此反覆狂舞,直到興盡方休。

【轉自 臺江苗族歌舞|中國苗族網-貴州省苗學會主辦-權威媒體 苗族門戶|中國苗族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