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北方部分地區已進入蕭蕭的冷清季節。

然而,

在大苗山腹地、摩天嶺山腰,

在融水縣桿洞鄉堯告村:

一個神祕的苗族村寨,

卻是另一番景象。

村民們正歡快地唱著苗歌,

緊張有序地整修山路、

清除雜草、修繕吊腳樓…..

他們正準備迎來一場遲到了22年的

苗族盛典:拉鼓節。

▲草木蔥蘢、風光綺麗的堯告村

拉鼓節號稱苗族(融水一帶)最隆重的祭祖祈福活動。

位於海拔1900米摩天嶺山腰的堯告苗寨在過去,拉鼓節每13年舉辦一次。

▲拉鼓節上的蘆笙表演

在許多苗民心中,參加13年輪迴一次的堯告拉鼓節是一次洗滌心靈的朝聖之旅。

▲堯告大寨

遙遠的拉鼓節記憶

22年前那年初冬,堯告大寨村舉辦拉鼓節第二階段活動。父親決定帶上讀小學的我參加節日。記憶中,那應該是自己的第一次徒步遠行。當時,全村近千人身著民族盛裝,幾乎傾巢出動!

▲拉鼓節:節日盛裝

在通往神祕摩天嶺的蜿蜒小道上,前進隊伍源源不斷地加入外村苗民,隊伍黑壓壓一片,綿延好幾裏。

父親解釋說,「拉鼓節是苗族最隆重的節日,13年才一次,參加拉鼓節就好比老百姓到北京一樣,一輩子沒多少次機會。要好好珍惜啊!」(現在想起來,父親的話很有道理,那是我唯一參加的一次拉鼓節。)

1995年後這個神奇的節日就停辦了。

▲曾經絡繹不絕的朝聖隊伍

22年後的2018年,我們終於再次等來了這個節日。

▲準備活動

經過近2小時跋涉,我們終於爬到堯告蘆笙坪。

坪上,一排排人羣在等待東道主分配招待。父親說,拉鼓節面向全鄉乃至全縣,來賓人數少的幾千,多的幾萬,都由堯告苗寨及周邊村負責接待,喫喝住宿,全程免費;如怠慢來客就是對祖先的不敬。

我們分到了蘆笙坪旁的一戶人家。一進家門,哇,熱鬧!吊腳樓廳堂的火塘邊,坐滿了人,好像有15人。

晚餐時,主人的慷慨在餐桌上一覽無遺,豐盛的野味、醉甜的糯米酒毫無保留地擺放在桌上,任意享用。主家說,為招待好客人,大多村民主動提前殺了年豬,並把家裡的酸魚、酸鳥肉等珍品全部捧出來。

喫完晚餐,主家為我們介紹拉鼓節。每說到鼓時,她語氣虔誠,眼中閃爍著淚光。

她說,明天開幕活動,拉鼓節的核心人物鼓頭師傅和鼓師要進場主持,她要拿件先人衣服參加祭祀;叮囑小孩不得在長鼓旁逗留,不得彎腰看鼓身下方……

節日前的晚上充滿了神祕、期盼和熱鬧的氣氛!由於鋪位緊張,我與3個小孩橫躺在主家牀上,心裡忐忑不安,不敢睡太多。其他大人和主家通宵,有的唱苗歌,有的走家竄寨,有的吹蘆笙。

第二天喫完中飯後,苗民們穿著節日盛裝,三五成羣靜候在蘆笙坪邊。不一會功夫人羣已把場地圍得水泄不通,旁邊小路也站滿了人。突然,人頭攢動,父親對我說,鼓頭師傅和鼓師來了。果然,一支神祕的隊伍迎面向我們走來。

▲萬眾期待

▲鼓頭師傅和鼓師

前面的鼓頭師傅身材魁梧,穿著和大家不一樣的綠裝,下身穿藍裙子,頭上的一把傘遮住了方正臉。

其後緊隨六七個護衛鼓師,他們大都穿著苗族服裝,頭纏圍巾,身纏大砍刀。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眼睛直刷刷盯著這隻隊伍!莊嚴!

▲鼓頭師傅

在悠揚的蘆笙迎賓曲中,萬眾期待的拉鼓節終於揭開帷幕!

種種傳說終於得到印證!

其他觀眾自覺地退到祭祀場地後,鼓頭師傅的隊伍緩緩進入蘆笙坪,走向擺滿各種祭品的祭祀臺。整個場景震撼!

▲鼓頭師傅和鼓師隊伍

在鼓頭師傅的指揮下,鼓師們齊聲祈禱,緩緩從祭祀籃中拿出盛滿燒酒的杯子在地上澆灑幾下,然後燒香燒紙,向天地祭拜!祈禱風調雨順、幸福安康!

開場儀式完畢後,參加集體祭拜的堯告及協辦村的村民們緩緩進場,神情凝重,口中唸叨,繞著聖鼓走三圈!

他們在祈禱,為天下,為村寨,為逝者,為家人,為客人,為幸福,為平安,為健康,為將來…….整個祭祀盛典達到高潮!每一個見證此刻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不少人熱淚盈眶….之後,鼓頭師傅和鼓師們在大家簇擁下緩緩巡場。

接下來,一系列活動依次進行:主客雙方拉鼓表演、蘆笙踩堂表演、苗歌對唱、鬥鳥活動、長桌宴等,蘆笙聲、歡呼聲震響整個山谷,節日氛圍濃烈,神奇的摩天嶺籠罩在吉祥的雲霧中……

▲歌舞同慶

鼓頭、鼓師、法傘、鬼師、大砍刀、苗服、聖鼓、蘆笙….這些具有鮮明苗族特色的圖標一個一個鐫刻在每一位來賓心中!這一刻,這一天,每一位朝聖者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自己身上血液的溫度!感受到祖先的護佑!感受到了民族的凝聚力!

本文轉載自三苗網,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