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慈裕宫 2

妈祖绕境活动是台湾传统民俗节庆最重要的活动,来自波多黎各的外籍学生Greg,参与了苗栗竹南的慈裕宫五十三庄绕境活动,深刻体验台湾传统民俗庆典活动的精华。这场庆典不但是苗栗竹南地区二十多年来最重要活动,更邀请了苗栗地区的外籍配偶,外籍学生以及外籍移工共同参与,让外国朋友们有机会体验到最精采的台湾民俗庆典活动。

布满红砖瓦的慈裕宫坐落于苗栗县竹南镇大营路上,在熙攘的小吃摊贩和便利商店对面。信徒在这里祭拜妈祖,祈求海上平安,一晃眼也走过了三个世纪。现在,放眼望去整条大营路上挤满人潮,当地人、音乐演奏者、表演者、政客都簇拥著等待绕境活动开始。不过早上七点钟,上千名来自竹南镇的热情民众已开始著手准备,期盼复苏这个曾一度被遗忘的庆典。

慈裕宫是台湾三个最古老的道庙之一,人称台湾三妈祖,其外型构造十分特殊。活动筹办人陈金龙先生解释道:「慈裕宫的内部分别由两名当时的建筑大师设计,一人负责左半边一人负责右半边。两人直到庙宇完工前都没有向对方透露自己的设计,一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工作,因此最后这个建筑内便容纳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陈金龙先生一直致力于维护台湾文化遗产,端看现场人潮便知道和他理念相同的人不在少数。才八点钟,数以千计的信众便在庙前大排长龙,从巷头挤到巷尾。

「距离上次举行这个盛典已是二十二年前了,借由这个年度活动,我们期望将几乎被遗忘的传统文化重现在世人眼前。感谢五十一座地方寺庙共同参与筹备,齐心复苏这场宗教盛事。」竹南镇长方进兴说道。绕境的传统始于很久以前,当时竹南只有53座村落,分别属于闽南、客家、原住民等不同族群。由于村民械斗冲突频繁,而海上的守护神妈祖又受到各村落一致的尊崇,因此便借由绕境活动走访每个村落的寺庙,试图透过共同的宗教信仰将各族群凝聚在一起。

中港慈裕宫 1

这场盛会的核心亮点是神轿,各个神像就摆放在这装饰精美的轿子上。神轿的装饰设计不输寺庙的精细奢华,上面插著色彩丰富的旗帜,注明各个神轿来自的寺庙名称。神轿底部镶著竹杆,通常由四个人共同扛在肩膀上,或放在推车上绕行。神轿上挂著的铃铛随著抬轿人行径的步伐发出清澈、规律的叮当声响。

绕境活动持续一整天,这些神轿挨个在镇上每个寺庙停留,向妈祖以及庙方表示敬意。当神轿来到寺庙入口时,抬轿人员会猛力晃动神轿,并快速的朝向香炉前进再后退表示敬意,接著便继续向下个庙宇前进。

除了神像与神轿外,会场还有许多精彩看点。来自其他城市的高校乐团与各组织穿上传统的庙会服装,以传统乐器如单簧管、堂鼓、和钹演奏音乐。乐队敲锣打鼓的绕行市中心,奏出独特的民俗音乐。这次活动更是跨越国界,邀请苗栗地区的外籍人士组成跨国界的团队,许多远嫁来台的外籍配偶以及竹苗地区的外籍移工,也都积极组队参与这场盛会。

在人潮中还能看见神将戴著浮夸、怪诞的面具,身穿长袍一个接一个地前进,手臂在身体两侧夸张的挥舞。

夜幕低垂,竹南镇街道上还飘散著烟火与鞭炮的烟哨味,那些游行队伍终于返回到起点中港慈裕宫,欢腾的向妈祖献上最后的敬意。每一组抬轿人员都将神轿向庙内的妈祖神像倾斜,恭敬的鞠躬后便以几乎要折断竹杆的力道,剧烈的晃动神轿,以此展现对海上守护神妈祖最深信念。

晚上九点仪式收尾时,每组抬轿人员轮流在妈祖像前进行最后一轮表演,用加倍的心力将一整天的仪式重新演绎一遍。音乐、鞭炮、舞蹈的表演力度在此刻达到颠峰,只见神将们舞动的更加癫狂,四周飘洒著代表金钱的金纸。随后,电子音乐一下,年轻的信众们也跟著跳起舞,而电子音乐是为吸引年轻人一同参与这个传统的仪式。相较于庙会外的狂欢氛围,庙会内举行闭幕典礼时却异常的庄严肃穆,一动一静成鲜明对比。

黄色的灯笼象征妈祖身著的黄袍,在摇曳的灯笼光下,镇长带著大众向妈祖致上最后的敬意,站在堆满祭品的祭坛前一再鞠躬。在一片香海中,寂静取代了白天的喧闹,深具传统特色的绕境仪式在众人的见证下从历史的书页中复兴起来,重获新生。

更多双语新闻请看英文中国邮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