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寻找烈士的“光影”与“现实”,英雄们谢谢!

重温历史上的英雄形象是怎样的感受?

赵宁宇@《今日影评》:3月30日,30名救火英雄的名字铭刻在了我们的心上。这个清明节,青山处处赤子忱忱,纵然是和平年代,我们的身边也并不缺少英雄,而面对如今岁月静好的和平生活,当回望起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英烈,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

我们走过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奋斗到达了今天。那么在奋斗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英雄和烈士,他们应该永远被我们所景仰,被我们所追思。有一个数据,就是到1949年10月1日的时候,全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数是800多万人,其中有370万人已经牺牲了。

正是这么多生命的牺牲和奉献,才打出了一个新的中国,才会有后面70年的光辉建设的历程,才有今天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实际我们的硬实力、软实力。那么在这个征战过程中,可以说是一次苦难辉煌的浴血重光,我们看到董存瑞,我们看到南昌起义,看到平型关,看到刘老庄,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的人献出了生命。

从幼小的儿童团员到年老的80老翁,都在中华民族重生的战争中献出了生命。那么这些牺牲还不仅在正面战场上,也在敌后战场,也在沦陷区的地下工作,乃至于民间的方方面面的人都献出了生命。

新主流电影在当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赵宁宇@《今日影评》:因为在前一阶段有些声音好像挺响亮,就是人活着得为自己,其他都不重要。但实际上观众用他们的票,用他们的脚投了选票,比如《战狼2》吴京扮演的冷锋是在异国他乡为了中国人,也为了外国普通百姓的生命,冒死去和犯罪集团斗争。

那么《红海行动》里的英雄们,蛟龙突击队是为了中国的撤侨,乃至于延伸到因为有脏弹的产生,对世界人民的安危造成了影响,他们是浴血奋战,而且很多人牺牲。那么观众对这些影片这么高的票房,实际上每一张票背后就是一张选票。

这些表现英烈事迹的影片,实际上对社会的影响度非常大。因为我也关注到,每当这些优秀影片在电影频道播出的时候,收视率都非常高,这说明广大的观众对于这样优秀的影片是非常愿意看的。同时这些影片对于我们这一代,包括更年轻一代的电影人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很多的电影创作者都是在这样的影片的影响之下,选择了他们的艺术之路。我们希望这些正能量能够在社会上传播得更广一些。

未来的新主流电影应该怎么拍?

赵宁宇@《今日影评》:我们确实存在有一部分影片在塑造英雄模范形象的时候,出现了“高大全”和公式化、概念化的情况。但是其实看中国电影的传统,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短暂的、局部的一个问题。比如这个经典的革命战争片《董存瑞》当中,他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他一身的毛病,他是个刺儿头,他在整个影片的最后成熟升华,成为了这样的一个英雄。

《小兵张嘎》也是一个一身毛病的嘎小子,跟人家打架、咬人,但是他在战斗中成长,实现了人性的升华。那么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非常可喜的是, 比如在《建军大业》中,原来我们印象中是比较“高大全”的领袖形象,他们年轻的时候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非常的亲民。

比如朱德同志,是从旧军队转换过来的,于是他用自己以前见到的生活方式成功地设了一个白雀宴,把敌军官一网打尽,但是三河坝尽显英雄本色。所以有一句话在《辛德勒的名单》里说,救一人即救世界。那么我们这样的精神其实就是这样,十三亿人积善成德,积沙成塔。如果每人都有救一人的能力或者救一人的主观愿望,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我在几年前曾经在清明节到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我看到了很多普通的群众正在追思,还不光是青年,老中青幼全都有,这就看到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所以有一批优秀的影片即将和观众见面。《中国1949·香山之春》《解放了》还有我担任军事顾问的管虎导演的《八佰》,是以1937年死守四行仓库的孤军八百壮士为背景的这样一部优质的影片。

所以这样一批影片即将和观众见面,我们也看到确实是在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聚集了更大的一个力量,从技术、人力、物力、财力方方面面,产业初步升级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作格局,对于他们的成果和收获,我们也等待着观众的检验。有这样十六个字可以特别好地总结我们今天谈的这个话题,就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与世长存。

今日吐个槽NO.4|沙赞,沙雕,傻傻分不清楚!

豆瓣3.5,《人间·喜剧》怎么成了“人间悲剧”?

《海市蜃楼》7.8,究竟哪里比不上《看不见的客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