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虹系列无人机,在中东参与多次实战,取得了打击恐怖分子的辉煌战绩以后,国产军用无人机享誉中东,特别是其中彩虹-4型起飞重量可达3吨,可外挂各种空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将近1吨,执行察打一体作战任务,在无负载仅执行侦察任务时,续航能力高达30余个小时。

中东某大户来访,双方签署了关于发展两国战略关系的若干协议,以及价值650亿美元的各类合同,其中就包括彩虹-4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目前,在境外已有两条无人机生产线,分别落户在缅甸和巴基斯坦,第三条生产线将落户在沙特,说明了国产军用无人机的优越性能和作战实用性,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军方的认可。

歼-6,曾经是国内量产最大的战斗机,共生产了5205架,2010年歼-6战斗机正式退出空军装备序列,但却有大量的歼-6作了封存处理,不知道此机战机最终命运如何。

此型战机是是上世纪60年代沈飞机制造的仿米格-19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空重约5.5吨,最大起飞重量7.5吨,实用升限1.75万米,航程1700公里,作战半径650公里,仅从技战术数据来判断,此型战机是一型跑不远的短腿先生。

在没有歼-20的岁月,网路上充塞了许多将退役的歼-6改成无人自杀攻击机,用数量优势淹没航母之类的贴子,实际上都是经不住仔细推敲的水文,没什么实际意义,也不具备可操作性。

歼-6是战斗机,需要很多日常维护工作,且要占据大量的机场,包括后勤保障系统的空间,改造一架歼6费用也不会少,还不如直接批量生产巡航导弹效费比更高。

至于将歼-6改造成无人机,从性价比以及歼-6的机体来看,也是不切合实际的,不如制造滞空时间更长、作战半径更远、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无人机。

军工确实有过将退役的歼-6改造成无人机,但事实上数量并不多,主要改装是取消机炮、副油箱,瞄准具、弹射座椅等,尽量减轻重量,机翼下安装6个挂架,可外挂6枚250公斤的航弹,增设地形匹配导航系统,改装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等。

改装以后的歼-6无人机,只是相当于一枚射程600公里左右1.5吨战斗部,航路比较固定、能低空地形匹配飞行,攻击性能并不太高,且极易被地面防空火力所拦截的巡航导弹而已。

因此,对歼-6的改装,只是探索老旧退役战机的出路问题,但海外媒体却对此大量炒作,说是歼-6无人机可携带对舰、对地攻击武器实施无人作战,也可用于对雷达站进行攻击,是攻T的主力机种,真的说得有眼有鼻。

综上,就退役的歼-6而言,并不适合改装成无人机,反而不如发展航程远作战半径大的高性能新型无人机来的价廉物美,作战效费比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有证据表明,我国把歼6作为无人攻击机。

实际上,改造歼6不是什么好主意。

原因如下:

第一,歼6的改装成本太高。

之前美国曾经改装过F4无人机,每架要花费数百万美元。

我国帮助巴基斯坦将歼教5改装成无人靶机(只能飞行),也要花费百万美元。

将有人飞机改装成无人机,并不简单。

单单改装操纵系统,加装自动驾驶系统,自动导航系统,自动武器发射系统,就是一大笔钱。

要知道,我军翼龙无人机卖到中东不过100万美元,现在要花费巨资改装歼6是在是性价比太低。

第二,歼6性能不如翼龙。

歼6是过时的老战机,技术落后,体积很大,在雷达上非常明显。

同时,改装歼6只能对地攻击,无法进行空战。

而翼龙无人机为例,都是全新设计,体积较小,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一些新式无人机具有空战能力,挂载能力更强,还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花费巨资去改造这种过时的东西,根本没有必要。

第三,歼6的维护很复杂。

即便改造成无人机,歼6还是必须按照之前喷气式战斗机一样维护。

众所周知,新式无人机的维护简单,结构简单,维护费用也低。

歼6则是老式战机,结构复杂,维护是很费事的,也很费钱。

别的不说,歼6需要正规战机的机库,这就是一笔费用。

总之,有钱去改造歼6,不如让它退役,直接制造新式无人机了。


感谢官方邀请

歼6并不是废物,歼6以前可是赫赫战功。

2013年12月24日,中央7频道首次曝光歼-6战斗机改装的无人靶机,这是用旧的退役战斗机改装的歼-6无人靶机,非台海前线的歼-6无人攻击机。歼-6作为战斗机飞行性能良好,歼-6退役飞机部分状态较好的还有剩余寿命,改装成靶机可以有效提高现役飞行员的实战能力。改装靶机可以模拟飞机、导弹飞行状态。用于鉴定各类航空兵器的性能,供战斗机飞行员,或为高射炮、地空导弹、雷达操纵人员演练和打靶。

2015年1月初中国央视曝光中国金头盔飞行员蒋佳冀驾驶战机实弹演习的画面。歼-11战机对目标发射中距导弹,导弹将歼6无人靶机凌空打爆,形成巨大火球。

歼-6飞机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苏联米格-19С飞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是中国 80 年代以前的主战机种之一,主要用于夺取前线制空权,也可用于对地攻击[22]。

歼-6飞机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爬升率高、俯冲增速快、机动性好,适于近距格斗空战。飞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是世界上同类飞机中最便宜的[47]。

歼-6推重比达0.86,中后期改进型全机推重比更是达到了0.988,因而拥有非凡的爬升率,可以在1分06秒内爬升到10000米高度,以近4倍的优势将与其同时出现的美国F-100远远甩在了后面。凭借著超越时代的推重比所造就的加速性和机动能力,以及气动外形所赋予的优秀盘旋能力,这种在苏联仅作为过渡机型的第一代跨音速战斗机,在中国却成为了守卫著中国领空、夺取中低空制空权的主力战机。

中国空军、海航飞行员驾驶歼-6战斗机,多次击落飞行高度超过歼-6静升限的美军高空无人侦察机,并取得了击落美军F-105、F-4C等先进战机的战果。据统计,从1964年至1971年,中国飞行员驾驶歼-6先后击落包括RF-101A、F-104C、高空无人侦察机、F-4C、RA-3D、A-6A等机型的21架战机。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的歼-6,在印巴战争中击落1架米格-21、8架苏-7和3架英制「猎人」战斗机,自身只损失3架。

2006年8月,歼-6歼击机全部退出中国空军战斗部队行列,2010年6月全部退出训练部队序列。歼-6的退役代表著一段历史的结束。

【一杆98k】


要记住,每一样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有它的价值,用处!!!

无人机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的用途呢?!

答案只有一个。

就是我们人类的各种脑洞啊!

脑洞万岁。



下面我们用另一种视角看看无人机用途:

无人机用处很多,我能想到是弄一个无人机集群.无人机是武装以后可折叠的.放在集装箱里.整一艘三万箱的集装箱货轮,一个船队对港口方的港口停下,下最后通牒就可以了.连航母都省了,集装箱货轮很多,量产无人机也不是难事.自动识别一切移动物体然后自杀式攻击.....

再一个无人机的应用不止用于军事领域,无人机的送快递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它的广泛应用将会推动快递行业迈上新的台阶。《无人机快递》

无人机可以看做空中数据采集平台。采集的数据可以是图像数据,图像本身,视频数据,光谱数据,地理数据,无线电波等等。。。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

农业植保:药物喷洒、植株授粉、生物监测

电力巡线:电线垃圾清除、故障巡检

高空航测:土地确权、3D土地测绘

航拍摄影:影片拍摄、旅游纪实、拍照

智能安防:交通违规巡查、防爆巡查、嫌犯搜捕

救灾:海上救援、森林防火、自然灾害救援

物流运输:外卖快送、高空物流、物质输送

智能家+:溜宠物、家庭防盗、室内清洁等等


大家好,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欢迎收藏和转发,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歼-6战斗机是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空军的主力歼击机,从1960年投入批生产到1983年停产,共生产了5205架,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军用飞机,其性能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严重落后了。我国空军装备的歼6作战飞机在2005年已开始大规模退役,2010年6月12日歼-6战斗机全部退出我国空军装备序列,其中大量整体性能完好的歼-6被封存,运行工况欠佳的则被拆解销毁。用大量退役的歼-6战斗机改成无人机当做靶机或无人攻击机的传言源自于加拿大汉和防务平秃子于2013年发布报(造)道(谣),平秃子称我国从本世纪就开始启动歼-6改装为作战无人机的项目,将退役的歼6给改装成了无人机,并且进驻到了福建连城基地,可携带对舰、对地攻击武器实施无人作战。事实真的如此吗?下图为已经报废的歼-6战斗机即将运往工厂进行拆解。

现代战斗机机的飞控系统

大家应该知道第一代和第二代战斗机,甚至部分第三代战斗机都是采用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飞行员通过操作杆和脚蹬,牵拉金属连杆、钢索等机械设备来控制飞机尾翼、襟翼的动作,进而实现对飞行姿态的控制。钢索采用滑轮原理连接在操作杆、脚蹬与尾翼、襟翼之间,完全依靠人力来驱动机械飞控系统,在某些恶劣的飞况下飞行员操作拉杆的力度堪比开坦克,劳动强度之大可以想像。而三代机以后的飞机则采用「电传飞控」系统,飞机的操作杆和脚蹬不直接与飞机各动作机构连接,只在飞行员操作时发出电子信号,由飞控计算机解读成信号,再将信号发送给各个舵面的控制设备,从而实现控制飞行姿态。比如歼-20飞行员曾经说过「歼-20是依靠意念来控制的」,这里的「意念」并非真的由人的大脑老控制,而是歼-20的操纵杆是不会动作的,它以感测器的形式来识别飞行员对操纵杆操纵力度从而解读出操纵信号来实现对飞机的控制。翼龙无人机也是如此,地面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平台上的各个操纵部件来实现远程无线控制无人机,无人机接收到操纵信号以后飞控计算机向动作机构发出指令,从而完成相关动作。下图为机械飞控飞机的示意图,所有动作部件都是用钢索滑轮连接,完全依靠人力控制。

歼-6改无人机的可行性

简单说来,将上千架歼6战斗机改装成无人机就是一个很美好的幻想,也就只能让人爽一下而已。歼-6属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落后装备,其飞控系统就是采用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如果想要把歼-6改成无人机,那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飞机上的机械控制系统改成「电传飞控」系统。飞机的飞控系统就好比人体的肌肉系统,更改这一系统将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大型工程,必须将原有的钢索等机械部件全部拆除,然后再安装计算机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等,设备本身的价格就已经非常昂贵,如果再加上设计成本、试飞成本、地面控制系统成本、卫星通讯成本、武器实验和使用成本等等,改造工程之大不亚于研发新飞机,而且改造一架歼-6的成本将远远超过购买一架崭新战斗机所需的开销,更是翼龙无人机价格3~4倍,如此事倍功半的事咱们国家真的会做吗?下图为采用三余度电传飞控的现代战机示意图。

退役装备封存的意义和价值

通常被封存的装备都是从部队退役以后尚具备经过简单维护即可使用的落后装备。封存它们的意义是「备用」,而体现「备用」价值并非有朝一日被重新启用,而是永远不会被启用!如果封存装备被启封使用,重新入役的话,那就说明战争已经进行到资源接近枯竭的程度了。我国空军目前装备有各型战斗机数量大约在1200架左右(美军空军为1400架),其中以1100余架三代机为主力,近百架架四代机为尖刀,未来还将继续提高四代机的产能,使四代机成为主力。如果战争态势已经发展到启用封存的老式战机,那么战争的胶著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可能是因为我军已经开始丧失制空权了,因此封存的退役装备发挥其价值的方式是永远躺在库存名单上,而不是被重新利用。下图为封存中的歼-6和歼-7战斗机。

如今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实现「弯道超车」,特别是以「翼龙」和「彩虹」系列军用无人和「大疆」系列民用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机装备占据著60%的国际市场份额,未来还会有更高端更先进的无人机出现在世人面前。随著人工智慧的发展,可以说歼-6或者比其更先进的战斗机能做的事,相对廉价的无人机也能做到;而无人机能做到的,歼-6或者比其更先进的战斗机未必能做到。所以不需要将歼-6改装成无人机,如果有资源,应该将它用来发展更先进的新型无人机,老迈的歼-6最好还是躺在库存中「颐享天年」才能发挥出它封存的意义和价值。下图为号称「炸弹卡车」的翼龙-2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


彩虹、翼龙这些察打一体先进无人机与歼6无人机属于两种概念,而且我们需要注意,我国并没有什么「大量」的歼6无人机,只有若干数量的自动化遥控靶机。

网上经常有各种传言,什么大量改装歼6、自杀攻击、饱和打击云云,貌似把已经退休的6爷按个无线电遥控器,就可以像打星际一样,铺天盖地的把敌人灭掉。有些段子还言之凿凿,说得有头有尾。

实际上歼6大规模改装成无人机是不可能的,成本不划算,技术上也有很大的难题。我们心疼歼6退役,希望它们发挥余热的心没错,但凡事也要顾及事物的普遍逻辑。

上图.歼6变稳机

最大的问题是飞行控制,喷气式歼击机并非那么好操纵,与翼龙、彩虹甚至哈比、捕食者、收割者都有相当大的不同,现代先进无人机的飞控软体会自动化的辅助其进行姿态控制和态势反应,但歼6不同,这是一款没有现代化电传的战机,其中也只有一型歼教6完成了第一代单轴变稳的俯仰角电传操纵,四余度电传后来直到歼-8IIACT的635电传系统才实现。在飞行中,歼6这种老飞机还需要时刻不停的根据飞行数据,人为转换「高速」、「低速」两种模式,以适应在不同环境中飞机的安全飞行。

对于歼6来说,这种非电传问题已经给大规模无人机改装判了死刑,因为你要设计出有用的无人机,必须给歼6重新研制和安装电传,继而编制、试验、调整出适合它的控制软体,还需要大量搜集飞行操控数据,以确立新的无人飞行经验。这等于是拿歼6的壳子重新设计一款新无人机了,得不偿失。

有同学会说:「多简单的事儿就隔壁老王麻烦,又不是要它们空中格斗,只需要对准目标砸下去就行了呀!」

然而这事儿还真不是砸下去那么简单,我们也的确不需要它们空中格斗,但是需要注意,无人机也不等于遥控飞机,而且老式喷气机本就不好飞,如果连气象态势控制都无法掌握,稍有不慎,飞出去一堆无用的甩货,完全消灭不了目标,浪费的还是自己国家的心血。

有同学肯定还会疑虑:「一架不行飞100架1000架呀,反正不要钱,砸也把别人砸死了。」

这是典型的将真实战争当《星际》打,现实作战中还没有哪个国家能玩出这么大的操控能力,起飞无人机越多,需要兼顾的信息控制、数据链连接就越复杂,与人们玩航模拿无线电一拖三是本质的不同。这些无人机还要占据信道带宽、频率,别仗没打成先把自己的系统拖成牛喘。

上图.长剑10巡航导弹

而且歼6这种落后机型也很难被无人机系统赋予超低空飞行、地图导航等功能,我想指望靠无人歼6海杀敌的同学,脑子里多半也没去想像这个问题,多半是希望滑鼠一划,它们就蜂拥而去,让人打也打不完,拦也拦不够。

可现实战争真的会这样吗?等待这种明显的大集群的会是一场信息化电子战,近身的电子战飞机可以很轻松的对无人机的状态、指令进行大范围干扰,很快它们就会变无头苍蝇。其实这也是现代大规模无人机应用的一个瓶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未来无人机不可能真正取代人。

当然,歼6无人机的维护费也会是天价,因为它们本就不是无人机,而是曾经的歼击机。如果装备300架歼6无,就等于装备了300架歼6,1000架就是1000架歼6,好吧,咱的空军不用吃饭了,把机场、跑道、洞库、维修间和地勤人员统统让给这款「凑数」的无人机。

你看,买巡航导弹不好么?价格便宜量又足,飞得远藏的深打的准,还不占地方,何必非要累死累活把一盘老咸菜雕成鲍鱼呢?

上图.彩虹7隐身无人机

再说了,我们国家如今蒸蒸日上,技术、资金都提升的非常快,已经把无人机技术做到了世界翘楚,在不断出现的新型无人机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还要去玩老东西呢?


以前国内有文章表示歼6可以改装成无人机导弹攻击航母,或者作为靶机使用。但是这个设想并没有变成现实,目前被改装成无人机的歼6很少见诸于新闻报道,至少大规模改装歼6无人机不存在。主要原因可能是:

首先,我军武器装备迅速现代化,具备多样化的攻击手段,歼6已经失去了改装需求。与众多类型的攻击导弹相比,歼6改装的无人机飞弹雷达反射面积大,机动性差且占用场地大,难于做到隐蔽发射。就是做靶机,歼6无人机也无法模拟现代空中目标。

其次,改装难度大,改装成本高,在经济上已经不划算。与紧凑的导弹相比,歼6身形庞大,机械式操纵系统改装难度非常大。需要换装全套自动控制系统,原来机械飞控系统由人力操作,需要改成电子自动操作,需要增加动作电机、电子控制设备和必要的通信设备,如果作为攻击无人机使用,还需要安装战斗部,这里面涉及到的气动布局平衡等系统性问题太复杂。这比重新制造一枚远程攻击导弹要昂贵得多。

第三,随著先进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彩虹系列无人机和翼龙无人机系列的成熟与产业化,歼6更加失去了改装价值。专用无人机使用的效费比更高,且制造成本低廉,每次飞行费用远低于歼6,维护保障成本也非常低,对机场跑道要求低。

第四,与改装成无人机相比,歼6的材料回收、进入博物馆和旅游景点的价值更大。歼6机身使用了大量的优质铝合金,回收之后可以转为民用,比如制造汽车等。

随著我军军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现代化程度更高、经济性更好的无人不断出现,使歼6改装变得没有必要,大部分回收原材料和作为国防教育用品似乎更合适。

【鸫飞天】


感谢官方邀请

歼6战斗机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苏联米格-19C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在60年代开始量产,是我国80年代以前的主战机种之一,主要用于夺取前线的制空权也可用于对地攻击。歼6的飞机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爬升率高,机动性好,适用于近距离格斗空战,维护方便价格偏宜。

彩虹系列无人机,在中东多次参加实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外挂各种空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执行察打一体作战任务,在无负载只进行侦察任务时,可续航30小时,目前在缅甸和巴基斯坦各有一条我国的无人机生产线,第三条生产线将落户于沙特,我国的国产军用无人机的优越性能和作战的实用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的军方认可。(无人机已有三条境外生产线,还会大批量改造歼6吗)

关于歼6改造成无人机的消息;2015年一月初央视首次曝光歼6战斗机改装的无人靶机,这是用退役的歼6改装而成的无人靶机。2015年加拿大汉和防务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把大量的歼6战斗机改装攻击无人机,这是谣言,但从此把歼6改造成无人机的讨论越来越多。

彩虹系列无人机是专业化很强的高技术兵器,而歼6是已退役的歼击机,二者没有可比性。实际上这些退役的战机改为无人机,滞空时间短,维护复杂,改装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很高,作战效果不如彩虹无人机好,所以退役的歼6有些改造成无人靶机,有些当成试验机使用。

目前,我国并没有大量的歼6改装成无人机,只有若干数量的自动化遥控靶机,实际上歼6大规模改装成无人机是不可能的,改装成本高,技术上也有一些难题。


这个问题有点可笑,说明提问者对无人机没有太多的了解。像彩虹、翼龙等无人机,是专业化很强的高技术兵器,而歼六是退役的战斗机,二者没有什么可比性。题主可能是受网上某些说法影响,比如经常看到有人说把歼六歼七改为无人攻击机使用,实际上这些退役战机改为无人攻击机,远远不如巡航导弹和专业化无人机合算,滞空时间短,目标大,改装成本和使用成本巨高,所以退役战机只是少量的改为无人靶机或某种试验机使用。就是自杀式无人攻击机,也有专业的型号,根本用不著拿退役战机去改装。你问大量的歼六还有什么用处,本来退役武器的用途就是这样几种:除了改为靶机和试验机,还有使用价值的封存储备,有功的用于宣传教育展示,没有价值的直接拆除。


歼六现在就是废物,不仅是废物,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歼六的涡喷发动机耗油率高,飞机速度慢,航程短,载弹量少。取代无人机是不可能的。如果改导弹,惯导加伺服系统的价格就赶上飞机了。

歼六的价值就是赶紧拆了,粉碎后分类回收,铝合金回炉,其余也都做原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