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任何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心中的头等大事,估计就是吃什么。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饮食的文化自然也是源远流长的。从最初的砖木取火到现今我们所熟知中国十大菜系,其发展历程必然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那么在这么悠久的历史中,有哪些非常好吃的美食得到了广大食客们的喜爱从而流传了下来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历经千百年还依然存在的美味。你吃过几道?

狮子头




狮子头是中国江苏省扬州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菜肴。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是在隋炀帝游幸时,厨师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据说原名葵花斩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国公韦陟的家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四道名菜,令座中宾客叹服,葵花斩肉被改名为狮子头。




狮子头用五花肉、马蹄和冬菇烹制而成,肉质鲜嫩,非常的美味。其实狮子头也是肉丸子的一种,只不过做法要比其他肉丸子要繁琐一点。狮子头可以清蒸,也可以红烧,看你喜欢什么口味了,不过无论怎么做,味道都非常的好。

东坡肉




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发明制作,原型为徐州的回赠肉。根据现有历史记载,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追本溯源的话,苏轼的东坡肉在徐州创制,在黄州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它属于浙菜菜系,主要材料选用猪肉。东坡肉是杭州的一道名菜,色、香、味俱佳,很受人们喜爱。制作过程中需要慢火,少水,多酒。选用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圣旨骨酥鱼




圣旨骨酥鱼,也称酥鱼,是河北省传统名菜,骨酥刺烂,鱼肉香鲜。起源于河北省邯郸市赵家,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北宋被太祖赵匡胤颁旨御封,从此尊称圣旨骨酥鱼。




圣旨骨酥鱼的"料窨"工艺和神秘配方,更是千年不外传的独家绝技,不仅做鱼时隔街闻香,而且料的营养和味道能渗透到每一根骨刺,被誉为"千年经典,华夏一绝"。正宗的圣旨骨酥鱼制作,讲究"专用砂锅"、"料窨工艺"和"秘制核心料"三者合一,相辅相成做出的"神秘复合味",吃起来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鲜",而是前所未有的"香",已不仅仅是"好吃",而是"食补",而且常吃能形成感觉依赖,久吃不厌。

叫花鸡




古代的叫花鸡也非常的有名,它是江苏常熟的一道名菜。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吃毕,便问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花鸡”,就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乾隆对这鸡赞不绝口。叫花子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花鸡”也因为皇上的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流传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




叫花鸡的做法流传到了现在,只不过现在的人会进行精加工一下,并且放许多的调料。叫花鸡口感酥脆,非常的美味。但是要想烤制好一只美味的叫花鸡也非常的不容易,选鸡非常关键,还有其火候的控制等等。烤出来的叫花鸡通常色泽枣红明亮,芳香扑鼻,板酥肉嫩,入口酥烂肥嫩,风味独特。

西湖醋鱼




这道是浙江杭州传统风味名菜。此道菜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




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谓是历史悠久。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兴盛饭铺”的店面。店主陈春富(陈森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伕。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安家落户,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腊味合蒸




这道美食是湖南地方的传统名菜,是湘菜系。因湖南气候潮湿温暖,新鲜肉类不好保存,因此早在汉代的时候腊肉美食,在清代的时候腊味合蒸就很出名了。




这道美食是以腊猪肉、腊鸡、腊鱼、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并且做法简单,成菜后腊香浓重、咸甜适口、色泽红亮、柔韧不腻,是一道很可口的美食。去年年底,“腊味合蒸“被评为“中国菜”湖南十大经典名菜。

神仙鸭子




神仙鸭子是山东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孔府菜。孔繁坡称神仙鸭子,并留鸭贩子于府中专做此菜。“神仙鸭子”遂得其名。




相传始于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坡时期,在孔繁坡任山西同州知府时,府内厨师以鸭子出骨,加调料入碗加盖,上笼蒸制而成,肉质酥烂,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孔繁坡品尝后,觉得此菜制法与众不同,上笼蒸制以点香三炷烧尽为度,滋味鲆美美胜于它菜,故取名为神仙鸭子。


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时的武昌),俗称团头鲂。东吴时期武昌鱼就很出名了,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发表,诗词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更是加大了武昌鱼的知名度。“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




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特点: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东安子鸡




这道美食是湖南的传统名菜,它始于唐代。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县城里,有一家3个老年妇女开的小饭馆,某晚来了几位经商客官,当时店里菜已卖完,店主提来两只活鸡,马上宰杀洗净,切成小块,加上葱、姜、辣椒等佐料,经旺火,热油略炒,加入盐、酒、醋焖烧后,浇上麻油出锅,鸡的香味扑鼻,吃口鲜嫩,客官吃后非常满意,事后到处宣扬。




小店声名远播,各路食客都慕名到这家小店吃鸡,于是此菜逐渐出名。东守县县太爷,风闻此事,也亲临该店品尝,为之取名为“东安鸡”。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湖南最着名的菜肴。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推荐:

越喝越好喝的15道春天养生汤,孩子喝了发育快,老人常喝身体棒!

15道特色招牌菜,每一道都能抓住顾客的胃,想学的可以参考一下哦

陕西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出炉

最“坑人”的地方小吃,名声如同震天响,本地人:我们从来不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