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薏米产量主抓一下几个方面即可

整地、播种、田间管理

有些人会说这不是废话么?哪有种植薏米不是这么个操作的?

但是那为什么还有人种不好薏米呢?

所以,我们今天就好好讲一讲提高薏米产量的方法

1、整地施肥

整地施肥,先就要面临一个问题,选怎么样的地?什么样的地适合薏米对吧?

那么我们就要了解薏米,薏米是喜湿性的作物,所以选择土地肥沃的、水源充足即可。也可以说种植烤烟的土壤都适合薏米。

整地后的施肥很关键,不仅肥料要施足还要进行30厘米左右的深耕,这是为了让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

2、播种

有了土壤,就要种种子了。先把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到4个小时。作用相比你也懂,就是为了促进种子萌发。当然别忘了,是用温水浸泡的(50℃即可)

播种时间,只要地表温度在15℃以上就可以啦。这时候不会出现低温冻伤种子的情况。

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从苗期到拔节期再到灌浆成熟等5个时期的管理

这段时间离不开水,但水要如何浇呢?以下24个字要记好哦,高产的关键之一

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温润灌浆、干田收获

以下主要讲一讲五个时期的管理

1、苗期

幼苗在40天左右时,生长速度很快,所以要常浇水。同时,在此期间要追肥一次。这样可以促进幼苗早发快长。当苗高达到 20cm左右时间苗,要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密留匀,株距一般控制在10cm,如果遇到缺苗断垄的情况要及时补苗 ,补苗后应及时浇水。

2、拔节期

刚才说干旱拔节,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薏米的拔节期是植株生长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防止无效分蘖过多及茎叶徒长的关键点。所以在薏米15-20天的拔节期内要控制水分。(干旱拔节,不意味著一滴水不浇水,只是量少)

对了还要提醒一下:就是这个时期容易出现叶枯病等。所以前期要喷施一些药物预防病害发生。

不过如果发生了,也不要急,可以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来控制

3、孕穗抽穗期

如果你想谷粒饱满,那就多浇水把。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水的时候。你可能也见过结实少、空壳多的情况。这基本上是跟这个时期浇水不足有关系了,知道了吗!

4、灌浆成熟期管理

薏米植株灌浆成熟期在30天左右,要勤浇水,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促使果实充分灌浆,籽粒饱满;果实将要成熟时停止浇水,干燥的田间环境有利于籽粒成熟,也有利于田间收获作业。

怎么样,是不是满满的干货呢?

有其他观点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哦~~


1、合理轮作,薏米种植前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杂草等,集中带出田外销毁,并深翻整地喷施消毒剂以有效减少田间黑穗病初侵染源。留种需从健壮无病菌侵染的植株上选留,并在下种前用消毒剂加新高脂膜脱毒处理,可大大减少种子带菌量,隔离病菌侵染,保护植株生长健壮。

2、合理密植,以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繁衍几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用磷、钾肥,不施带菌肥料,提高薏米抗病性、减少黑穗病侵染源。并在薏米进入抽穗期后,加强田间检查力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3、薏米收获后彻底清园,可在入冬后将田块烤干,收集病株残体和枯萎叶集中烧毁,进行冬翻晒土、清除田边杂草,以有效减少田间越冬菌源量。


怎样种植薏苡才能提高薏米的产量?薏苡是禾本科多年生特色农作物,既可以入药,又是很好的特色美食食材。薏苡种植怎样才能提高产量呢,关键抓住四点,合理密植、注意中耕除草、水分和肥料的管理。

第一,薏苡种植要合理密植。薏苡分蘖能力强,一般播种是采取条播或穴播。播种规格与小麦播种稀密一样。既不能过密,影响通风透气,影响光照,降低光合作用,又不能过稀,会影响产量。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杂草的防除。薏苡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后大约20天出苗。薏苡除草可以从工除草和除草剂除草。人工除草全期除草1~2次,在薏苡出苗后4叶一心左右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一次。第二次除草在拔节期进行。除草剂一般是采取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式除草,使用禾耐斯、盖草能、乙草胺都行,在土壤上均匀喷雾。

第三,在种植过程中管好水分。薏苡在苗期,最怕水浸和干旱,都会影响薏苡的生长发育。在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水滤水,避免因土壤水浸,引起烂根,影响苗期正常生长发育,影响产量。久晴不雨时,要保墒保苗,要注意土壤墒情,出现干旱,要即时浇水。干旱也是影响产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加强肥料的管理。薏苡施肥分基肥、追肥和叶面肥。基肥在播种前进行,一般每亩使用优质有机肥2000~4000千克,或者使用普通三元复混肥50千克。播种时每亩拌尿素5千克。在苗期中耕除草后,每亩施用15~20千克尿素,施肥后浇水一次。在抽穗扬花期,使用1~2%尿素,0.2~0.4%磷酸二氢钾和0.1%芸苔素内酯0.05~0.1毫克/升,混合叶面喷雾,能够起到促进开花授粉,增强结实率,籽粒饱满,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

总之,种植薏苡,提高产量,关键把握好合理密植,注意田间除草,管理好水分和肥料,才能提高薏米的产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如何种薏米?如何增加产量?很多女孩喜欢喝薏米水。它对人有健康影响。如何种植薏米,以及种植薏米的好方法是什么?

它的种植方式与大米相同。它可以种植在湖岸,河流或菜园里。如果它在沟里或有水的地方,可以种植米饭。但土壤必须特别好,特别是厚,必须在排水和灌溉条件良好的地方生产。如果有没有水的山坡和山丘,这种东西将无法生存。水稻秧苗栽培方法是一样的。你可以饲养蝎子。

这些看起来像一个繁殖幼苗的小床。在春天,将这些种子放在铺设的苗床中并用细土覆盖。但一定要保持湿润。慢慢地,幼苗会长大。幼苗长出后,应受精。施肥时,一定要注意施肥量。如果量太多,则对幼苗的生长不利。然后这些幼苗将慢慢移植。在移植过程中,我们必须选择移动的地方。

在那个地方,我们也想要肥料。当幼苗长出五片叶子时,它们通常可以在地上移动。移动后,将水倒入地下。然后,在几天之内,我们将在一个新的地方成长。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事情,并检查不成功的幼苗。当幼苗被浇水时,有一定的规则。例如,在开始时,我们可以使田地湿润,然后我们可以倒少许水变得更干,然后倒入,更经常变得特别潮湿,然后缓慢释放水,少量的变化它变得潮湿,然后慢慢地将这个循环的原理干燥到水中。但是,有必要及时给幼苗浇水。土壤必须是湿润的,这样幼苗才能快速生长。但是当幼苗开始慢慢生长时。必须注意的是,这次需要倒入大量的水。这将确保幼苗快速生长。然而,当幼苗慢慢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头部关闭之前不需要倒太多水。这时,你可以做一点。

种植是一个很好的过程,我们将了解种植过程中的环境。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第一次种植的规模不是太大的事实,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否则损失会非常大。它的选择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关键。因为种子选择良好,批量生产会很高,而且时间很长。如果没有很好地选择种子,那么我们已经培育了一种长期未达到我们期望的收获,我们非常不满意。

但普通人没有买苗。他们都用种子慢慢种植幼苗,然后种植开花的耳朵,然后收获薏米。因为我们正在种植幼苗,我们知道它需要什么样的生长条件和环境。所以它更方便,更方便。您不需要从其他人那里购买高价值的幼苗,然后进行培训。如果我们没有经验或技术,我们将受苦。如果您是第二次种植,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购买。


薏苡是禾本科多年生特色农作物,既可以入药,又是很好的特色美食食材。薏苡种植怎样才能提高产量呢,关键抓住四点,合理密植、注意中耕除草、水分和肥料的管理。

第一,薏苡种植要合理密植。薏苡分蘖能力强,一般播种是采取条播或穴播。播种规格与小麦播种稀密一样。既不能过密,影响通风透气,影响光照,降低光合作用,又不能过稀,会影响产量。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杂草的防除。薏苡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后大约20天出苗。薏苡除草可以从工除草和除草剂除草。人工除草全期除草1~2次,在薏苡出苗后4叶一心左右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一次。第二次除草在拔节期进行。除草剂一般是采取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式除草,使用禾耐斯、盖草能、乙草胺都行,在土壤上均匀喷雾。

第三,在种植过程中管好水分。薏苡在苗期,最怕水浸和干旱,都会影响薏苡的生长发育。在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水滤水,避免因土壤水浸,引起烂根,影响苗期正常生长发育,影响产量。久晴不雨时,要保墒保苗,要注意土壤墒情,出现干旱,要即时浇水。干旱也是影响产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加强肥料的管理。薏苡施肥分基肥、追肥和叶面肥。基肥在播种前进行,一般每亩使用优质有机肥2000~4000千克,或者使用普通三元复混肥50千克。播种时每亩拌尿素5千克。在苗期中耕除草后,每亩施用15~20千克尿素,施肥后浇水一次。在抽穗扬花期,使用1~2%尿素,0.2~0.4%磷酸二氢钾和0.1%芸苔素内酯0.05~0.1毫克/升,混合叶面喷雾,能够起到促进开花授粉,增强结实率,籽粒饱满,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作用。

总之,种植薏苡,提高产量,关键把握好合理密植,注意田间除草,管理好水分和肥料,才能提高薏米的产量


合理轮作,薏米种植前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杂草等,集中带出田外销毁,并深翻整地喷施消毒剂以有效减少田间黑穗病初侵染源。留种需从健壮无病菌侵染的植株上选留,并在下种前用消毒剂加新高脂膜脱毒处理,可大大减少种子带菌量,隔离病菌侵染,保护植株生长健壮。

2、合理密植,以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繁衍几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用磷、钾肥,不施带菌肥料,提高薏米抗病性、减少黑穗病侵染源。并在薏米进入抽穗期后,加强田间检查力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3、薏米收获后彻底清园,可在入冬后将田块烤干,收集病株残体和枯萎叶集中烧毁,进行冬翻晒土、清除田边杂草,以有效减少田间越冬菌源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