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趕集》:穿20套紙質戲服,演透老捨的幽默

《老捨趕集》:穿20套紙質戲服,演透老捨的幽默

《老捨趕集》:穿20套紙質戲服,演透老捨的幽默

《老捨趕集》:穿20套紙質戲服,演透老捨的幽默

《老捨趕集》:穿20套紙質戲服,演透老捨的幽默

六篇關於現實的嬉笑怒罵,六則關於理想的生活意見。改編自老捨六則短篇作品的話劇《老捨趕集》將於5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齣,日前已完成上海首演。該劇將由老捨先生之女舒濟擔任文學顧問,斯琴高娃擔任藝術顧問,劇本策劃關紀新,由曾改編過老捨係列作品的方旭擔任導演,《老捨趕集》中他將再次延續“全男班”陣容,並首次創新啓用杜邦紙材料做舞颱服裝,以看漫畫般的視覺體驗重新帶觀眾感受老捨筆下的幽默。

初衷

老捨的詼諧也適閤現代人

《老捨趕集》是方旭繼《我這一輩子》《貓城記》《離婚》《二馬》之後,第五次改編老捨作品。他發現老捨作品中有另一種生命力,想讓大傢看到不一樣的老捨。

老捨寫的多是舊社會底層人物,這種“舊氣”或許讓今天的觀眾覺得有點遙遠,但對生在四閤院的方旭來說,從小看到的街坊鄰居都有老捨作品裏人物的影子,且他們身上都有著獨特的豁達和幽默,方旭覺得無論哪個時代,老捨都能和觀眾溝通:“老捨的幽默是一種生活態度,它可以讓焦慮的現代人看當下之事時抱有相對輕鬆愉悅的狀態。”

老捨之女舒濟也有著相同的看法:“雖然《老捨趕集》選的六個故事是七八十年前的事,但我們可以看到那時人們生活裏的想法、矛盾、遇到的問題和現代人幾乎一樣,其實很接地氣。”

主題

關注探討中國理想傢庭

話劇《老捨趕集》改編自老捨先生的四篇短篇小說及兩篇幽默小品文:《觀眾須知二十則》、《創造病》、《犧牲》、《黑白李》、《鄰居們》、《我的理想傢庭》。六個故事各自獨立,但卻有一個核心主題:對於中國式理想傢庭的探討。這也是方旭挑選這六個故事的原因。比如《創造病》講述瞭九十年前一對小夫妻的“月光”生活;《鄰居們》則刻畫瞭兩對夫婦間的生活瑣事及由此引發的生活喜劇;而《我的理想傢庭》則直陳“希望一切無奈落去,希望一切理想成真”的美好願望。

這些作品至今仍有強烈的現實意味:如何處理自身與現實的關係?如何追求理想生活?在方旭看來,戲劇應該直麵當下,以一種當代視角重新洞察生活,用幽默的錶達為當代觀眾提供人生思考。

亮點

為“全男班”啓用紙質戲服

《老捨趕集》除方旭本人為主演之一外,劉欣然、蘇小玎、秦楓、馬馭崧、景鬆濤五位青年演員也組成“全男班”,演繹劇中17個角色,這也是繼話劇《二馬》之後方旭再一次集結“全男班”,演員在劇中通演男女角色。

男演員演女性角色在形體上難免會讓觀眾看齣“破綻”,於是方旭邀請服裝設計師蘇廣宇選定韌度高的杜邦紙為衣服材料,並結閤繪畫手法製作戲服。“服裝均采用男裝的大輪廓,女裝則在大輪廓上加入女性化細節。我們想在舞颱上打造豐子愷式的漫畫風格,而杜邦紙材質能滿足。它揉搓後的自然褶皺在舞颱光下很有繪畫感。”蘇廣宇介紹。

最花精力的是紙麵繪畫。蘇廣宇基於民國時代特徵,用粗糙質感中透著細膩的技法,防水不掉色、好打理的丙烯顔料,整整畫瞭半個月纔完成20套戲服繪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