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净值人群不断扩大、富豪人数不断上升。根据民生财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东方国信三家单位携手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总计预计达到197万人,高净值人群预计总体可投资的资产规模为65万亿元。于此同时,高净值人士的财富传承需求日益扩大,如何传承财富是高净值人群面临的共同话题。

本文著眼于家族信托的优势以及家族信托与其他传承方式的对比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家族信托的优势

1、严格的隐私保护

在家族信托设计过程中,保密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族信托的隐私保护制度通常会涵盖到家族信托的委托人个人信息、信托财产信息、受益人个人信息、信托收益权账户信息等多个方面,家族信托设立以后,受托人将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信托财产的运用、管理,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受托人必须严格遵循保密制度。在海外家族信托中,甚至会出现即使是出于司法需要,受托人也可以选择不进行公开信托的相关信息的情形,信托的保密性优势由此可见一斑。同时,在信托存续期间,由于信托资产管理和应用均以受托人的名义进行,委托人和受益人可隐藏在信托背后,实现对上市公司的「隐秘控股」,也是信托保密性优势的体现。

2、健全的风险隔离

家族信托的风险隔离功能体现在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特点上,即「信托财产与受托人财产相隔离」、「信托财产与委托人财产相隔离」。

关于「信托财产与受托人财产相隔离」。我国《信托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所有的财产(以下简称「固有财产」)相区别,不得归入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或者成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受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

关于「信托财产与委托人财产相隔离」。我国《信托法》第十五条规定:「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相区别。」设立信托后,除非委托人是唯一受益人,否则当委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时,信托财产也不作为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此外,除却《信托法》明确规定的几种情形外,信托财产也不可以被强制执行;因此,当出现离婚、公司破产等情形时,家族信托的设立可以使信托财产被良好地隔离起来,避免将个人财产无限卷入,进而实现风险隔离的效果。

3、合理的避税途径

在绝大多数海外国家,遗产税制度的规定是普遍存在的。若采用继承的方式来传承财富,则继承人会缴纳一大笔的税费。如德国实行分级遗产税制(实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7%到50%不等),美国的遗产税采取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0%)。特朗普政府曾声称要进行税改取消遗产税,但最终仅仅是提高了遗产税的豁免额。因此,在海外地区,设立家族信托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出于规避遗产税的需要。据称,苹果公司前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去世后,其遗产便被交由一个信托基金管理,以避免遗嘱认证税。

相比海外成熟的遗产税制度,我国的遗产税法律制度虽尚未落地,但关于开征遗产税的呼吁及争论却从未终止。2016年,中国社科院在其发布的2017年《经济蓝皮书》中也曾提出尽快实施房地产税和遗产税。

家族信托设立后,由于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的个人财产,进而可以使委托人实现合理规避遗产税的效果。除合理规避遗产税外,在设立信托时,受托人可根据不同受益人的税务身份以及不同信托财产的类别、所在地等不同情况进行税务筹划,以期最终达到纳税递延、税种变更、税率减低等效果。

4、灵活的财富传承机制

家族信托的财富传承功能往往是其受到众多高净值人群青睐的重要原因。首先,家族信托的存续期限往往长达几十年,财富传承功能可以向后延伸。其次,家族信托可以依据委托人的实际需求及不同情况而进行灵活定制,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设计信托。相对于其他理财手段,家族信托可以根据信托创立人的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款,关于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分配方式、财产处置方式等均可以量身定做。家族信托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可以保障信托资产始终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分配。再次,家族信托的信托财产可以涵盖股权、不动产、资金多种财产类型,在财富传承的机制设计上十分灵活。

家族信托与其他传承方式的对比分析

1、 家族信托与遗嘱的对比

2、 家族信托与大额保单的对比

通过上文两张图表的分析可见家族信托的特点;在实践操作中,也有将大额保单与家族信托相结合的做法,结合两者优势实现财富的有效规划与传承。

结语

2016年,北京银行联合北京信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合作发布的《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6年时国内家族信托规模约为441.8亿元,该报告预计中国本土家族信托规模至2020年可达6275.5亿元。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由此可见,家族信托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家族信托模式的架构与设计也在将不断创新。因家族信托具有个性化传承的特性,建议高净值人士审慎考虑信托模式与传承方案,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沟通并设计信托架构,从而达到「量身定制」的最佳效果。

文:王妍

本文为星瀚原创,如需转载请先联系。

本文信息仅作一般性参考,不应视为对特定事项的法律意见。

合作联络:[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