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的安全性是怎么保证的?

我知道我国商业保险的安全性由商业保险法规定,经营除了分立、合并,不得解散。如果依法解散或者依法宣告破产,会有别家保险公司接管或者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保险公司接管,原有的合同内容继续有效。在年金险合同里,明确载明合同的现金价值和保底结算利率,从而保证了收益的安全性。但是信托是怎么保证的呢?把财富交给信托公司,会不会越理越少?不会亏本吗?委托人都死了,受益人又很小,谁来监督信托公司履约呢?


我要说两句

在2018年4月资管新规为代表的监管规则下,信托公司的件管理系和业务模式将发生颠覆式的变化。刚性兑付将彻底被打破,以监管套利为生存空间的纯通道业务将受到严格限制,客观上要求信托公司提高资产筛选能力,把控实质风险,也要求投资人对信托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

对行业和公司

按照监管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必须大于2亿元,净资本与各项业务资本之和比例须大于等于100%,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须大于等于40%。各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监管指标的横向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信托公司的风险主动管理能力。

信托年报统计,有66家信托公司年报披露数据,平均净资本为61.75亿,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的平均值为34.44亿,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均值为80.02%,资本与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的比例均值为179.30%,行业平均值符合且远高于行业监管基本要求。

2017年信托业监管体系得到确立和完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恢复与处置机制,信托业保障基金、信托登记制度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得到逐步建立和实施,信托行业已有了成型的系统性风险防范体系。(本段4项制度对行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保障和体现)

对具体产品

每一笔信托贷款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抵押,质押和担保等,发生违约后也可以根据当时的融资合同追溯和处置资产。只要你选择的是好的行业中的好的公司,对应足值的抵质押物,那出现风险的概率就已经降到了最低,即便出险变现回款也只是时间问题。每一个产品都是独立运行,资金去向严格监管,即便是公司运营不善,也可以在更换受托人之后继续运行直到最后退出。

码字不易,走过路过点个赞呗。


1、国内目前的信托严格意义上不是真正意义财富信托,更多是购买信托产品。目前正在推介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有点真正信托的味道,但是距离国际上的信托服务还是差别很大,简而言之,你把信托理解成投资一种私募性质理财产品就行了(私募性质不是私募基金的意思)。所以,相应的安全保证不是彼此信任上的保证,而是理财产品本息兑付能力保证。

2、至于信托产品怎么保证资产安全,这个是非常专业的话题。国内正规的金融机构都有两个核心要求:净资本约束和风险准备金;净资本约束控制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和杠杆系数;风险准备金,则一定程度上应对某个理财产品一旦出了问题,具有一定兑付能力;因为一般信托产品违约比例超过1%的不多,超过5%,那就是很大问题了。这个话题实际操作中,很复杂,尤其是结合负责的产品设计后,普通投资者更是无法看懂。这里不展开。

3、大资管新规后,严格意义上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允许刚兑,风险由投资者承担,但是实际执行肯定短期内还不可能,虽然这两年因为经济下行,去杠杆,供给侧改革,导致资产端出问题不少,牵连到一些信托产品兑付延期等,但整体来说,大的信托机构发行的非资金池类信托产品,还是比较安全的。

4、不过,随著资管新规执行深入,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逐步提升,投资者还是要逐步提升对各种理财产品的鉴别能力,闭眼投资理财时代逐步远去。各种投资理财知识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大家共同交流进步,欢迎添加微信:kun_cn,入群交流投资与文化漫谈。王坤 - 知乎


介于我国市场现在发行的信托多是1年-2年理财产品,不大会出现委托人都死了,受益人又很小的情况,以下仅对信托理财产品来聊一聊安全性

1,信托理财产品法律上没有保本一说,监督信托公司的是银保监会

2,越理越少,亏本的情况确实发生过,在信托投资失败可能本金打水漂么一文中列举了信托投资失败大幅折本的几项常见情况。

实务中,也有部分信托公司发行的主动管理集合信托投向上市公司或普通工商企流贷,红酒艺术品矿产能源等非主流项目,发生交易对手破产倒闭等极端情况,导致无法收回本金的案例。

但信托行业整体不良率较低,信托业协会统计不良率一直2%内,即是明证。大部分主动管理债权类的信托产品时间到了还是能正常收回本息的。

3,信托安全性的来源:个人总结基于昂贵的信托牌照,严格的监管,优秀的过往历史兑付记录

虽然如此,还是不能阻止别有用心或野心勃勃的各路大佬,用信托牌照来为所欲为(监管当局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大佬总有应对的办法)玩砸后,套住一大把项目,监管当局也多是让它停业整顿(如新华),或不让继续发项目了(如中泰),客户要想及时收回钱,却也难上加难。

风险化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风险识别,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炼成。

4,如何选择靠谱的信托和信托产品,见仁见智,没有统一标准。

个人觉得从宏观环境,管理人背景实力,,,,等各项目指标综合考虑吧。经验方面,把出过问题的项目仔细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点,以免再上当

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保证所选产品100%不出问题,只能尽量提高安全边际,以期就算行业发生问题,所选产品能挺到最后再出负面消息。


把钱交给信托公司让信托公司去打理那是书本上的信托,或者说那是欧美的信托,因为我们的教材就是欧美的教材翻译来的。中国式信托你可以理解为银行,只不过银行的钱是储户存的,而信托公司没有吸储资格,他们想往外放贷款得先发行一支信托产品,产品告诉你他们准备放贷给谁,你同意你就投资。

搞清楚中国信托的放贷性质后再回答你的问题。

各家信托公司放出去的贷款坏账率差别很大,少的跟银行一样,高的能够达到20%以上。由于信托业在金融业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目前仅存的68家信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十分强大,不是地方政府就是由中央政府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或者基金。

坏账准备金一般5%-10%,而且是基于信托公司每年净利润的5%-10%,用脚想也知道这对于项目违约是杯水车薪。主要还是来自信托公司股东输血,所以真正支持信托刚性兑付的是税收。这就是信托公司敢给负债率200%的地方政府发行政信信托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个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这是信托业特有的一个基金,信托公司项目违约的话,信托公司可以向这个基金贷款先行垫付投资人。


信托会亏本,不是刚性兑付,保证不了。

信托目前是一体三翼,银保监会的框架下 信托业协会 中信登 信托业保障基金各司其职。

前面几个答友说的很详实了,但实际上市场上大多数信托公司的业务依靠通道。6~7成比例左右,这也是为什么18年去杠杆的背景下信托业整体规模从26万萎缩到23万的原因。所以你问安全性怎么保证,银信合作赚点利差有什么安全不安全的。但这种逻辑以后不好持续了。现在考验的是各家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有做房地产的,有做基础设施的,有做工商企业的,前两年比较火的ppp,最早还有做艺术品投资的这样看下来安全性就没办法保证了,毕竟是投资有赚有亏的,不再是无风险的刚性兑付了。所以实际上各种监管机构能保证的只是防范系统性信托风险,而且监管层也有权叫停信托公司经营业务,只是现在信托牌照比银行还稀缺(全国68家)没人会申请破产清算,顶多股权置换罢了。

所以买信托一定要有识别风险的能力。想要了解信托项目的欢迎咨询我


1.信托行业作为金融的四大支柱之一,也有法律的监管,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2.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一样都是受银保监会直接监管。

3.你理解的信托可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说西方的信托,讲的应该是家族信托,而中国大部分的信托其实就是理财的一种形式而已,存续期可能就是一两年。

4.如果是家族信托,怎么监督履约呢?就像保险一样,谁来监督保险公司履约呢?保险有保险合同,信托也有信托合同。

5.资管新规禁止刚性兑付,但是信托的安全性还是很高的,一般都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


关键国内没有几家真正的信托,大多数财富公司其实还是理财性质,要参考的话中信保诚的算一家真正的信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