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诗」的范本:

「诗人」与「学人」打并成一处

——读《陶文鹏说宋诗》

冬日的暖阳里,沏一盏香茗,踡在榻上,读《陶文鹏说宋诗》,人间至乐之一味,便随茶烟氤氲开来了。

道是「说诗」,一时间想起「说书」来。「说书」,是说故事,有只说不唱的,有又说又唱的。陶先生「说诗」,感觉上也是「又说又唱」的。因其时而舒缓沉潜,时而飞扬灵动,是能扣人心弦的;因其每一篇文字,都如钱志熙先生《前言》所讲的那样「有响」儿,是能醒人耳目的。只不过,「说书」是曲艺之一种,那么「说诗」本身,该也是诗艺之一种吧?

中国古典诗学有个重要的命题:「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二者关系到「风」、「雅」两大诗学传统。大抵而言,「诗人之诗」,主「吟咏性情」,词采天然绚发,不识字人,亦知天生好言语,当下便有直觉感悟,如唐诗者流;「学人之诗」,主「明志见道」,重学养典故,深意谋划,虽识字者,亦未必探得其中蕴涵,如宋诗者流。对于「风人之致」、「雅人深致」的追逐探究,愈到晚近,便愈是夹缠不清。故而有清一代,时而宗唐,时而宗宋,好不热闹;一直纠缠到近代,算是认同二者春秋有自、轩轾难分,遂主张「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可见二者的融合,乃是诗学发展的趋势所在。而我们看到,陶先生「说诗」,恰便是融合了「诗人」与「学人」这双重之好的。

「诗人」「说诗」,自是以行家里手之眼耳鼻舌身来关注诗之本体。细绎之,似有以下数端:

其一,以敏锐的诗心感知诗境。艺术的直觉往往与人的个性秉赋有著某种天然的关系,陶先生为人豪爽介直,故而对于壮美风格的作品,每能激情映射,笔底翻出波澜来。如说苏轼《百步洪》其一「有如兔走鹰隼落」四句:「描写轻舟驶洪之迅疾,像狡兔疾走,鹰隼猛落,骏马奔下千丈验坡,又似断弦离柱,飞箭脱手,飞电闪过空隙,水珠在荷叶上跳跃。」语句短促,笔势凌厉,生动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陶先生行事又热心周到,故其体物之细腻妥贴,也是随处拈来。如说陆游《沈园二首》之「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四十五年前,唐琬正如建安诗人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照影于桥下的春波。当时,她是那样体态轻盈、美丽温柔、凄楚动人,使得他惊喜不已,无限怜爱。」简短数言,笔关诗人与描写对象双方,将联想、体态、心态、情感都揭示出来了。

其二,调动视觉、听觉等通感及相邻艺术鉴赏经验,全面探索诗境。陶先生深谙诗画一律、诸艺相通的道理,对于像苏轼这样诗、书、画诸艺兼擅的作者之作品,更不忘打通了相邻艺术的关节多方启迪。如分析苏轼《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四句,认为「连用七处动态迅疾的意象来比喻轻舟激流起伏跌宕、飞跃腾跳、一泻千里的壮观与气势」,正是很好地践行了苏轼在《书蒲永升画后》中提出的画「活水」的理论,乃是一篇变态无穷的「画水杰作」。又如在阐析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的音乐美时,说此诗通首押声音清亮的下平声阳韵,句式具有活泼的民间歌谣风味,「诗人有意运用『苍苍』『茫茫』『峨峨』等叠声词,『抑扬』『低昂』『漫狂』等连绵词,还有『崖崩路绝』『沙平风软』句中对仗,又重复『大孤小孤』『孤山』『小姑』等词,形成了流丽圆转、回环往复、舒缓起伏、悠扬和谐的声韵节奏。这恰好与客舟摇漾、山船俯仰的情景相适应,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契合」。陶先生还说「请闭目凝神,曼声长吟这首诗,你会觉得自己已追随东坡公,在客舟上聆听棹歌抑扬,体会『孤山久与船低昂』的客与舒畅。」确实,在陶先生的「带入」中,我们很容易调动通感,去获得诗中的艺境。

其三,对古典诗歌艺术手法把握娴熟,善于从「技术」角度分析诗艺,揭示关键性要素。行家讲诗,技艺分析是应有之义,因此对平仄格律、对仗,字法、句法、章法,以及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段的分析自是陶先生说诗的基本元素。有些理念原是干枯的,比如平仄通格一但打破形成拗救,就会造成诗风的奇崛,经陶先生具体诗例的分析,便显出真切的可喜来。如说梅尧臣《鲁山山行》首联「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由通格拗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后,拗崛劲峭的音节,「有助于表现『野情』与山之高低起伏」。陶先生很关注诗人的想像、构思的奇巧、意象的独创和翻新,因为这些对于诗歌艺术起著决定性的作用。陶先生在揭示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与法则的同时,也抖落出不少古诗创作的小结裹,不时给予读者拾珠之感。陶先生还指出了一些作品的不足之处,如指出陈与义作品有不合格律之处;指出其化用过多,对诗的原创性有所损害;又如指出萧德藻《登岳阳楼》尾联较诸王、杜诗著所不逮等等。经典之作的鉴赏,通常都说好话,很少有指出不足的,若没有行家的内里作支撑,就容易露怯。而这样反方说法,有时更容易让读者体会到为诗之道。

其四,艺术性地构筑「说诗」的文本。「说诗」不是解数学题,它可能无所谓对错,却绝对有所谓好坏。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怎样将「无达诂」的诗意传达清楚、解说透彻。举一例作管窥。对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的谋篇布局与艺术技巧,陶先生作了这样的分析:「首先从写景角度看,诗的前一联写的是诗人舟上观岸,后一联却反过来,写岸上观河,观景位置互换。前一联写景是动中见静;『时有』二字,巧妙地表现舟行水上,两岸景物移动、变化的情状,但阴云、野草、幽花都是静态的;后一联写景却是静中见动;诗人静立岸边,他所看到的是满川风雨、春潮汹涌的动荡之景。从写景技法看,首句『春阴垂野』是大处落笔,展现出阴云笼罩、色调灰暗的辽阔原野;次句写幽花,却是细节点染。这一树幽花在春限垂野的背景下却显得格外明艳。第三句写泊舟古庙,又改从小处淡笔勾勒,而结句写满川风雨潮生,则是淋漓泼墨,大加渲染。景物明暗、动静、大小交潜,映衬对照,使此诗的意象生动鲜明,变化多姿。」「其次看篇章结构。此诗从开篇到结局,空间转换,时间推移,诗意层层递进……结句『满川风雨』与首句『春阴垂野』遥相呼应,使此诗的艺术结构体现出中国古典诗学所提倡的婉曲回环、圆转流动之美。」如此,层次分明,多角度、全方位,抽笋剥茧,回环穿插,将作品的章法技巧、诗人驾驭结构和转换时空的艺术才能揭露靡遗。自然,满满的诗意,也便掬在手里、映在眼前了。

「学人」「说诗」,自然是说陶先生有著渊博的积学,可供其「说诗」以富足的调遣。细品之,又有以下三端可说道:

其一,对诗史的了然架构「说诗」格局的大且稳。首先,选取23位宋代诗人的38篇作品作赏析对象,就隐然有著基于诗史观的几分用意: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这样的名家必不可少,同时,也有曾公亮、李觏、刘敞、孔武仲、徐府、萧德藻这样一些不太为百姓所熟知的作者,而他们的作品对于全面诗史观而言,显然不是灌木之于森林这么简单。比如曾公亮《宿甘露僧舍》、王令《暑旱苦热》等表现出的想像力,比如道潜《临平道中》表现出的「唐人韵致」,都意在揭示由唐诗到宋诗发展的流动中,那种延续和创新的生力,那种诗人主体与外在对象冥合而自然感兴、自由生成的艺术原发力,恰如陶先生力阐的杨万里诗的「活法」。历朝历代,诗人与自然界之间,难道不该是「嫡亲母子的血肉关系」(陶先生引钱锺书《宋诗选注》言)吗?但是人越老越「隔」,社会越文明体制拘限越多,诗论越发展概念越固化,因此宋诗在唐诗的巅峰之后再造辉煌,诗人们就多了一份「重建」的辛苦。陶先生关注到了这份辛苦,也透过体制化、概念化的框架,触摸到了宋代诗人们默默「重建」的脉动。其次,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中,陶先生自然是不忘不失时机地提示唐宋诗不同形态的美的,因为这符合诗史的客观存在。比如说梅尧臣《东溪》诗「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形象地展现出『老自有余态』的平淡老健之美,迥异于唐诗尤其是盛唐诗的青春朝气、少年精神」。陶先生还习惯从史的角度来为诗人诗作定位。比如说梅尧臣「为宋诗开辟了题材平凡化、生活化的新走向」,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说王安石的《题西太一宫壁》、陆游的《沈园二首》,不仅分析诗艺本身的高超,还从体式、题材的角度提佐了各自受历代诗评家青睐的原因(一为六言绝句,一为爱情题材,皆属稀而贵)。有时候,这种定位针对于个体发展史,如谓《登快阁》「堪称(黄)庭坚中年七律的代表作」、《行琼儋间……》「是东坡晚期五古的压卷之作」等等。此外作品在诗人当代的接受程度、作品对于后人的影响等等,都列有坚证及生动的例子。总之,揭示作家作品在发展史中的地位,是陶先生说诗的一项标配。

其二,广取博搜,虚怀若谷,以求「说诗」的丰瞻、精到和雍容气度。广搜历代诗论为我所用,这也是陶先生说诗的一项标配。这种征引与集评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不同之处在于它更需要有披沙拣金的眼光,并且实现了对史料的「活」的应用。

征引情貌不一。其功效,多半是画龙点睛,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此不赘录有时候,陶先生会采用「新说」,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的名句,通行本作「春风又绿江南岸」。陶先生引吴小如、赵齐平先生的考证及阐述,采用了「春风自绿江南岸」。且不说版本学上的计较,便是这个弃「又」从「自」的论述过程,便拓展了读者的认知。有时候,陶先生也在前人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阐,如说李觏《忆钱塘江》时,陶先生对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中说李觏绝句「乃颇有似义山者」作进一步考辨,认为「李商隐的七绝名篇《板桥晓别》《嫦娥》《霜月》《谒山》等,都用了诸如水仙、嫦娥、青女、麻姑等女神的形象来比拟景物,写得清丽奇幻,韵味深长,确与李觏的《璧玉》《忆钱塘江》同一机杼」。陶先生还连带著指出,王士禛的得意之作《真州绝句六首》其二中的「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的句法与取景方法,「学习和借鉴了李觏诗」。象这样不经意间的联举,却也摇曳出了诗话理论与诗人创作之间映证关系的波光。也有的时候,陶先生会有意识摄取历代说诗春秋褒贬相矛盾的同框镜相,如苏轼《新城道中》颌联「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陶先生指出古代的诗评家都给予了讥评与嘲讽,而当代名家钱锺书、流沙河则一反历代诗评家之贬而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当此际,陶先生的态度不是述而不作,而是表明自己的取舍,认为古代诗评家一味追求高雅与典雅的审美趣味是有失偏颇的,赞同钱先生「取譬于家常切身之鄙琐事物,高远者狎言之,洪大者纤言之」的别具只眼以及流沙河所发掘出的「无理有情」的幻听之美。这样的例子也生动地说明,艺术审美取向随时代而更新。

其实有时名家的一些见解,以陶先生的修藏和资历,完成可以由自己口中道出,但是他不肯这样做。我以为,陶先生以广泛征引历代乃至当代诗评诗论为具象的这一方法论,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说诗」的方法,还是他尊重批评史的学术理念,同时,更是他不肯掠人之美的磊落雍容的气度。

其三,探究义理,知人论世,发掘诗中理趣与深意。解说以理性美为主体特征的宋诗,其理想的受众是有一定学识素养的知性人,而「说诗人」若非运之以学,实在是能当揭旨传义的使命的。陶先生总结朱熹的理趣诗分三类,其第三类最为上乘,然而此类诗的哲理「融于景中,含蕴不露,读者须反复涵咏深细品味才能领悟」。如徐俯的「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若非有陶先生这样的引导者,恐怕也不能很好地寻绎出哲理来。还有些写景诗,单纯穷格物理还不行,还须得佐以「知人论世」,方能寻索出「致知」的通道来。如苏舜钦的「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陈师道的「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陶先生通过考作年,联系作者的生平、个性、品格,联系当时的政治形势、作者的处境、心境等因素,分析出这些诗句中隐含的比兴寄托的深邃内涵。现代文艺理论认为,艺术作品一旦脱离了作者之手而进入接受层面,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个性而受到读者的评判,就会发生「作者之心未必然,读者之心何必不然」的不对等现象。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对孟子「以意逆志」的进一步腾飞。但是孟子的「以意逆志」是以他的「知人论世」为前提的,它仍然植根于「作者」之于「作品」的指向作用。而「读者之心何必不然」,重心却落在「作品」之于「读者」的联动作用,它发展的一个后果,极可能舍弃「作者」的存在,而衍变为读者的随意诠释乃至信口糊说。而我们知道,中国古诗的传统,历来是「言志」的传统,诗人的群体意识是「有意」灌注,尤其是宋以后的诗,作者在三教合流寝馈下的艺文「用心」更深更广地隐藏在文字所指的具象之后,因而在「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位一体中,对于「作者」的「知人论世」,实在是一个不能轻易割裂的重要环节。而由于传统的曾经断裂,当代读诗的人,学力大抵难达古人的厚度,故而时常暴殄了原诗用意,却一味往游说里发挥了。陶先生说诗,断无游谈无根之病。

其实呢,「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分辨从根本上说是无谓的,这两者的终极,从来不是要争下优劣高下你死我活,而只在于融合。争辩的意义,从学理层面而言,只在于揭示两者的高度融合实属不易:它们总是呈现出你先我后相互追逐之势,难得有金风玉露一相逢的交会。从社会层面而言,则无非是揭示某一时段对落于视野之外的另一方的召唤与需求。那么时至今日,当我们不惮其烦地用「诗人」、「学人」的概念来打量陶先生说诗并表示赞赏,我们的用意,也只在于发一声感叹:在「诗人」与「学人」长时间两缺的境地下,陶先生说诗,堪称范本,而能达成这样的效果,何其稀有和宝贵!

自然,要真正领会陶先生说宋诗的奥妙,需向书中寻求。我这里,无非是拾了钱志熙先生序中的牙慧,抒发一点自己的感受而已。

——本文刊于《博览群书》2017年第8期

博览群书杂志公众号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