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兼制片詹姆士葛雷(James Gray)回想起这部片最初的灵感来源,是他在报刊上看到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又被称为核时代的建筑师,他相信第一次分裂原子时,美国西南部有90%的机率会被摧毁。葛雷解释说:「当时完全不确定连锁反应不会继续发生,这个事实令我很惊慌,我心想:如果你毫无顾忌又身在外太空会是怎样?你可能会愿意接受或进行任何的实验。然后我又想到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黑暗之心〉Heats of Darkness和电影《现代启示录》。所以我的灵感来源是〈黑暗之心〉和想要描述这样的意象,还有几次的阿波罗和水星任务。」

▲《现代启示录(全新经典修复)》剧照(图/传影互动)
▲《现代启示录(全新经典修复)》剧照(图/传影互动)

葛雷这部片的编剧搭档是伊森格罗斯(EthanGross),也就是他在南加大电影学院的同学,他大部分的电影都是两人合作的创意结晶。格罗斯解释说:「我的构想是创造一个角色踏上一段改变人生的旅程,就像《2001太空漫游》一样有著荷马式的冒险旅行,还有明显叙述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单一神话」英雄旅程(Monomyth, The Hero’s Journey)的《现代启示录》。」

▲《2001太空漫游》剧照(图/华纳兄弟)
▲《2001太空漫游》剧照(图/华纳兄弟)

葛雷说:「科幻类型已经有太多的经典电影,但其中有多少部能触动你的内心?我想拍的是跟多数太空旅行电影相反的,不要提供正面的观点,结果不要是遇到异形、善意的智慧生物或至少跟我们相关的有趣内容,我想做的是恰巧相反,万一什么都没有呢?说不定外太空只是我们无法应付的空荡一片?」葛雷补充说:「我急著想研究人类不应该上太空的这个事实,我们本来就不该漂浮到大气层之外250哩远,这不是人类该做的事,以后也不应该这么做,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葛雷回想说:「我看了《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亚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说的一段话:『我们若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物,就是宇宙中不只我们一种生物,而这两种情况都很可怕。』我心想:我从来没看过有哪部电影是叙述宇宙中只有我们一种生物,于是我想结合有个角色上外太空进行实验这个很危险的元素,故事就这样开始成形了,让这个人被派去跟另一个人谈判,可能是叙述父子的故事,很像是神话一样;我刚开始在脑海里构思的就是这样。」

▲《2001太空漫游》剧照(图/华纳兄弟)
▲《2001太空漫游》剧照(图/华纳兄弟)

导演葛雷认为这部片是比较符合未来科学事实的,他说:「我觉得这个太空旅行的概念是既美丽又骇人的。我很喜欢太空探险和前往火星的任务,但有时候探险也表示逃离,我希望人们能理解我们一定要珍惜探险、珍惜地球,地球和人际关系都是要不计代价去保护的。」编剧格罗斯说:「这部片讲的不是未来,而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这个故事不一定是我们想像中会发生的未来,更不是什么预知电影,而是讲述人类若是继续探索太空和殖民月球、火星、甚至其他星球会发生什么情况。

▲《星际救援》剧照(图/双喜)
▲《星际救援》剧照(图/双喜)

这部电影几乎是1960和70年代太空科技的延伸,仿佛这个科技进步了,没经历我想像中现代科幻片的那些过程就直接跳跃到未来。」葛雷对于科技的进步多半是乐观其成,他不想电影中的内容都变得很反乌托邦式的未来,也不想片中叙述的未来好得不可思议。他说:「我们向来是让故事来推动整部电影,我觉得未来跟我们现在或多或少是相似的,只是多了点新玩意儿。我们作了很多研究才尽量提高电影内容的可信度和科学正确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