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蓝字抢购书画优盘

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1200幅齐白石作品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4100幅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张大千的一生,是很热闹的一生.他说画画是他的副业,主业是厨师,但他的画登堂入室,风靡全球。无论在哪方面,他都活得很极致,不将就不凑合。即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一生,依然是热气腾腾的。


张大千的全家福


      2016年,香港,张大千的《桃源图》拍出2.7亿港币的天价,轰动一时,堪称中国最贵的画家。张大千《桃源图》拍出2.71亿港元。30多年前,张大千80高龄,此时的他,须发皆白,一架破眼镜也没了用处,因为前几年右眼因毛细血管裂堵塞眼球导致视力下降,这几乎终结了他书画生涯,此后,他再难提笔作画。


张大千《桃源图》拍出2.71亿港元


      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老先生竟然独创了泼墨艺术,即在一张宣纸上,仅用墨水泼洒,营造层次感,而作出山水之画,这是张大千艺术生涯最大之蜕变。80岁那年,他接受了好友黄天才的请求,作一幅长10.8米,宽1.8米的巨幅山水画。本来张大千是拒绝的,无论从体力身体方面,他都不适宜再作画了。



      但他就是不服老,画家不画画,和死了有什么区别?他答应下来,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用一年多的时间搜集资料,作腹稿预备处理,1981年7月正式动笔,这幅巨著,以实笔为主,泼墨为辅,气势磅礴,虚实相间,墨绿相映,堪称旷世奇作,名作“庐山图”,是张大千画艺上的巅峰之作。


张在千《庐山图》局部


      也正是这幅“庐山图”耗尽了张大千最后的生命,作画期间多次心脏病发作送往医院急救,稍微恢复便又重新被擡上画案,医生家人,都劝不住。直到1983年3月11日画成落笔,最后一刻,才驾鹤西去。每每看到这段史料,我都会感慨,得多么极致的一个人啊,才会在80岁高龄,不好好打太极养生,非要画画,在自己已经登峰造极的画艺上,再来一次极致的惊艳。


醉翁亭记

登峰造极的画艺 五百年来一大千


      张大千的画艺有多厉害?齐白石是这么评价的:“五百年来一大千。”齐白石大家都知道,那是我国书画界一等一的泰斗,这话,还是他不好意思夸得过分,要实际说,张大千是千年来难得一个的书画天才,不仅天赋高还勤奋。


张大千右侧为梅兰芳


      张大千和民国当时著名画家黄宾虹有交往,黄宾虹最喜欢清代画家石涛的画,是当时收藏石涛画最多的人,也是鉴赏石涛画作的顶级权威。张大千也喜欢石涛,但他手上没有精品,于是就向黄宾虹借,黄宾虹一听脸就耷拉下来:“你开什么玩笑啊,这幅画怎么能借?不借不借。”张大千吃了闭门羹,于是心生一妙计,黄宾虹不是喜欢石涛的手卷吗?那我何不临摹一幅石涛的手卷,骗骗这厮。


秋江野鹜图


      然后张大千就临摹了一幅石涛的手卷,画完了,放在他老师曾农髯那里。碰上有一天,黄宾虹去看曾农髯,见其书桌头放着一幅石涛的手卷,以为是真迹,一下子就痴迷住了,爱不释手,要买。曾农髯说:“这是我学生张大千的啊,你要买,找他吧。”黄宾虹屁颠屁颠儿过来找张大千了。张大千心想,这人和我老师是朋友,用假画骗他的钱于心不忍,也不屑为,还是换他的画吧。


张大千的四嫂、俞致贞、张心瑞、杨宛君好友


      于是说:“我岂敢要先生的钱,我拿这幅画换我上次要借的那幅石涛画吧!”黄宾虹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并且立即把那幅画拿了出来。就这样,张大千用自己画的一幅假画,换了黄宾虹的真画。而黄宾虹,一个顶级权威鉴画专家,居然都没看出来。


湖光山色


      还有一次。北方有个著名的画家和收藏家,叫陈半丁。这哥们也特别喜欢石涛的画,有一次,他搜求到一册石涛画页,特别兴奋,视为精品,天天揣怀里,当传家宝似的宠着。为了炫耀自己得到了这幅石涛的册子,他特地设下宴席,请当时京城里有名望的艺术家和古玩家都来,说是来喝酒赏画的,实际上也就是来显摆的,好比你买了辆卡宴,不组织一帮亲朋好友来家里看看,自己可劲嘚瑟,都觉得对不起这卡宴。


雪江归櫂图


      1946年刚到成都时拍摄。前左起杨宛君、张大千的四嫂、俞致贞,后张心瑞、杨宛君好友估计嘚瑟过度,场面有点失控,张大千走过去对陈半丁说:“你的画册在哪儿啊,拿出来看看呗。”陈半丁兴奋地拿出石涛的画册。

      张大千瞥了一眼,“卟哧”笑出来。陈半丁问他:“你笑什么啊?”张大千说:“原来是这个册子呀,我早知道了。”陈半丁不信,张大千立即说出第一页画的什么,第二页画的什么,第三页画的……题的什么款,钤的什么印。陈半丁一边翻看一边对照,越看越惊奇,与张大千所说毫无二致。陈半丁问:“这画册你收藏过吗?”张大千得意地说:“这是我画的。”陈半丁目瞪口呆:“你开什么玩笑!这是我拼了老命才搞到的石涛画册,怎么会是你画的?”张大千拿起笔,当场仿画了一幅石涛的画,全场人都目瞪口呆。


张心瑞与张大千


      这两个故事都是张大千造假,造假是很容易的,但造假的程度如此逼真,以至于连黄宾虹陈半丁这种人都看不出来,那就是天纵奇才。因为古画造假,不单单是技术临摹的问题,要想不被黄宾虹这种人看出来,还得有原画者的气韵和格调,这非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功底而不能成。


张大千作品


      画家叶浅予说:“张大千是所有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把所有古人的画都临过不止十遍。”书画鉴赏家、史论家傅申评价张大千:“他是身上拔一根毫毛,要变石涛就变石涛,要变八大就变八大,要变唐伯虎就变唐伯虎。”这就好比是你学了截然不同的几门绝世武功,不在山洞里苦练个几十年,断然无法运用自如。

      这就是张大千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他是真正艺术天赋的画家,而他也没有辜负这份天赋。无论哪个时代,有天赋有机遇的人都很多,但能不辜负天赋,不辜负机遇的人,只有那么几个。所以,几百年来,也就一个张大千。



      张大千在艺术领域的巅峰,应该就是临摹敦煌壁画。1940年10月,张大千带着他的三老婆杨宛君,还有儿子心智来到敦煌。敦煌有什么?敦煌有莫高窟,是这个世界最一流的壁画,可惜千百年来,一直隐藏在大漠深处的石窟中,少有世人可见。张大千此行,就是要一笔一笔地将敦煌莫高窟里的画,全部都临摹下来。这个项目的难度可想而知,敦煌地处沙漠,取水相当不方便,石窟内光线阴暗,长年潮湿阴寒,想要临摹画画非常困难,尤其是石窟内天花板上的画,要撑起一个架子,人躺在上面画。



      到了冬天,滴水成冰,石窟内很冷,但画画的手不能戴手套,只能放在外面冻。“白天八九点钟,敦煌的太阳射进洞里,一到午后,太阳往南走光线就暗了”,张大千要一手秉烛或提灯,一手拿笔,往往需反复观看多次才能画上一笔。于是,本来规划几个月就完成的事,耗费了张大千整整3年。1943年10月,张大千用20余头骆驼载着临摹的276幅壁画,回到四川,并完成了20万字的学术著作《敦煌石室记》。


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


      陈寅恪盛赞张大千:“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无论矣。”甚至可以这么说,正是张大千,使得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成为一项世界性艺术,他的努力,让这些沉睡着的壁画,开始富有永恒的生命力,五百年来一大千,盛赞着实不虚。



渣得透顶的情种 再老也要谈恋爱


      很多人不知道,张大千在是画家之前,就是个情种;张大千在会画女人之前,就睡过很多女人。这点和齐白石很像,齐白石一生和很多女人纠缠不清,末了末了,84岁高龄住个院,还泡到了协和医院的护士长。张大千比齐白石悠着点,但也踩遍无数女人的裙角。张大千的第一个女人,是她表姐,叫谢舜华,长得漂亮,性格温婉,从小和张大千长大,像个大姐姐似的照顾张大千,有什么东西呢,就先想着张大千:“这里有好吃的,来,给你吃。”张大千闯祸了,谢舜华通常能帮他搞定。


张大千和池春红


      这让张大千常常能感受到一种母性的温暖。谢舜华几乎能满足他对于女人的一切幻想,而他也能在那个女人身上感受到安心。这个世界风吹雨打,波云谲诡,所以你得有矛有盾,有野心,但一定有一个人能让你放下所有戒备和盔甲,就那么静静的像猫一样温顺地呆在她身边。对张大千来说,谢舜华就是这样一个人。


白云隐居


      18岁那年,张大千要去日本学习染织,谢舜华去送,哭得梨花带雨,从怀里拿出4个鸡蛋,躲在村子后的林子里,等着张大千。临走的时候,谢舜华把鸡蛋拿出来,往张大千手里一塞,哭着说:“我等你,早点回来。”张大千刹那热泪横流,狠狠地说:“等着我,等我一回来,就娶你。”谢舜华拿这句话当成了永世承诺。但他们俩,谁都没有想到,承诺竟然变成了诀别。谢舜华打小身体就不怎么好,张大千走后,更是对他日思夜想,久念成疾,得了血痨,去世了。



      远在日本的张大千惊闻噩耗,课都没上完,也不顾国内军阀混战,匆匆忙忙买票赶回来。谢舜华已经落坟,张大千心如死灰,想来想去,找了个寺庙出家了。给自己定法号“大千”。自此青灯古佛伴,面思如来面思卿。


渔村夕照


      但张大千估计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快被打脸。出家三个月之后,张大千他哥跑来找他,让他还俗,“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大好青年,好意思出家吗?”张大千不愿,非要呆在寺庙里。他哥好说歹说,没说动。最后说:“回去吧,咱爸又为你找了一门亲事。”张大千听毕心一动,哦,原来是回去结婚啊,又找了一个女人。张大千动摇了:“要不回去看看?”于是从禅定寺还俗,老老实实回四川去了。


张大千与黄凝素


      这是张大千人生中第二个女人,叫曹正容,典型的传统大家闺秀。张大千对她没有丝毫感情,尤其排斥这种父母指定婚姻,所以他和曹正容的日子,也就是凑合着过。就这么凑合着过了2年,曹整容依然生不出孩子,这在那个时代的家庭里,可是个大事儿。


李检法定林萧散图


      于是张大千他爸又寻思着给她再找一个,张大千一听,太好了。于是,老张生命里的第三个女人登场,名叫黄凝素,性格泼辣,豪气奔放。张大千很是喜欢。曾经的丧爱之痛,以及要入寺为僧的壮志,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啦。自此之后,张大千的桃花运,就跟坐上了高铁似的。1920年,在上海认识李秋君,1927年,在朝鲜认识池春红,1934年,在北平认识16岁的怀玉同年,又在北平认识杨婉君1947年,认识徐雯波。


张大千三太太杨宛君


      张大千还逢人就说说:“人生啊,再老也要去谈恋爱。”所以,五六十岁的时候他去日本,还喜欢上了日本姑娘山田小姐,坠入爱河不能自拔。这是一个就算荷尔蒙停止分泌,身边也要嗅到女人味的男人。渣不渣?渣,真渣。渣得坦坦荡荡,渣得世人皆知。但我们似乎无法用普通伦评价他。


张大千和徐雯波


      作家须一瓜说:“艺术家骨子里都是野生动物。”原始的人性欲望永远不会被文明的条框限制住,但也正是如此,他们永远活得比常人更加热血沸腾,那股躁动着的欲望,像巨大的涡轮推力,推动着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登峰造极,也推动着这些人摆到在一个又一个女人的裙摆下。


张大千掌勺


骨灰级的吃货 吃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张大千还是真正骨灰级别的吃货2001年,一本食谱在台北举行义卖,起标价新台币160w元,最后拍出了1090万元。堪称世界上最贵的一本食谱。这本食谱是谁的呢?就是张大千亲笔写的《大千居士学厨》。大家都知道,张大千是画家,民国第一画家,名头响当当的。




      但张大千自己说:“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张大千曾拜书法大家李瑞清为师,这哥们虽然老了,但是一枚典型的老吃货,特别喜欢吃蟹。曾经有一天吃掉100只螃蟹的纪录,因此,得了个“李百蟹”的绰号。而他死,也正是死于吃蟹。据传是某天吃到了死蟹,引发伤寒,然后挂了。拜这么个吃货为师,张大千难免受其影响。所以张大千的一生,除了是画画和撩妹的一生,同样是吃货的一生。


张大千 三美图 1930年


活到极致  才能活得热闹


      张大千曾评价自己的一生:“老夫足迹半天下,北游溟渤西西夏。”他在大陆出生,在日本留学,在欧洲办过画展,在阿根廷和巴西都住过,晚年在台湾和张学良厮混。古往今来,真正达到游历全球的国画家,除了张大千,再找不到第二个。张大千的一生,是很热闹的一生,最起码的,想睡的女人,都睡了,爱得轰动;想吃的美味,都吃过,吃得尽兴;他说画画是他的副业,主业是厨师,但他的画登堂入室,风靡全球。无论在哪方面,他都活得很极致,不将就不凑合。即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一生,依然是热气腾腾的。


张大千 双美图 1944年


      其实,在张大千的人生里,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谁都想痛痛快快爱,谁都想畅畅荡荡活;但或多或少,我们总是受羁绊太多,在意世俗的评判,在意他人的目光;于是,老婆在怀里的时候,想着情人;情人在怀里的时候,想着道德伦理;无比纠结;吃东西的时候,想着减肥;减肥的时候,想着自己错过美食;一样无比纠结。我们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热闹,却害怕自己的触角伸出受到伤害,变得畏畏缩缩,缩脚不前。


      你未必要像张大千一样什么都做到极致,但至少,在吃东西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别怕胖,痛痛快快吃,大吃大喝,难道就不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吗?如果想要一段白头偕老的婚姻,那要告诉爱人:我的生命里,关于爱情的唯一位置,只是留给你的。

      你也可以渣得透顶,见一个爱一个,用交往异性的数量衡量自己的爱情。无论如何,人都应该至少在一方面,做到尽可能极致。因为只有活得足够极致的人,才能活得足够热闹,足够热血沸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