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个人阅读后的个人笔记,跟各位分享并鼓励各位去看原文

什么是最佳产品管理模式?
1. 每间企业都有不同文化,产品管理必须配合内部企业文化
2. 对产品经理而言重要的技巧 (1)评估产品机会 (2)定义产品原则 (3)产品探索 (4)原型测试
3. 上述的技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握有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团队
4. 一般可以透过以下方式来选择适合公司的最佳产品管理模式
(1) 产品类型-面向大众、企业....
(2) 产品开发过产
(3) 产品管理的角色
(4) 组织规模
(5) 企业文化

重构产品部门组织结构
1. 组织结构不是关注重点,组织中的角色、职责才是更重要的。
2. 将产品相关可以分成三大部门 (1)产品营销(台湾称为行销) (2)产品管理与设计 (3)产品开发,以上三个部分不该互为隶属而应该是同一层级单位
3. 建议中小型的企业,可以进行如此安排
(1)产品营销 - 包含企业营销、营销传播、现场营销与产品营销
(2)产品管理与设计部门 - 负责产品管理、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IA、视觉设计、原型制作、用户研究/可用性开发),若条件许可还可以引进产业专家顾问
(3)产品开发 - 产品架构、程式编写、品质测试、产品发布、平台营运(Ex:Saas服务)和专案管理(PMO)

其他作者认为需要补充说明项目
1. 有些单位将PMO拉到更高的层级,这样也是可以的,但一般而言PMO偏向专案管理,相关资源多数集中在开发部门,所以建议放于产品开发部门中
2. 不要将用户体验设计放到行销或产品开发团队中,用户体验更接近产品经理主要工作,应该放入管理与设计部门
3. 承上,一般而言管理与设计部门还可以区分两个分别功能 (1)产品战略--由产品总监负责 (2)IA架构--用户体验总监负责
4. 在行销部门也可以有一些负责行销与广告视觉设计的图形设计师,虽然跟产品管理与设计有些重叠,但视觉设计最好也能满足行销的需求会比较好。
5. 承4.,如果创业总监同时懂产品视觉设计和行销设计最好的。但反过来说,如果行销图形设计不懂产品视觉设计,则会是不妙情况
(个人注解:文中似乎在暗示产品视觉设计与行销视觉设计是分开的,如果行销视觉设计不懂产品视觉设计,就会是灾难)
6. 不要将用户研究与可用性研究混在一起,
(1)用户研究 -- 以人口模型及消费者行为作为基础的研究。可以作为行销研究的一部分
(2)可用性研究 -- 对人物角色、原型对产品的互动研究,属于产品设计与管理。
7. 创业型公司,别花时间研究这个了,个人的能力反而比较重要,但规模到一个程度,尽快调整为有效组织架构才是上策。
8. 如果贵公司组织架构不同于以上,但能运作良好,那就继续下去不要异动,除非无法运作,才来思考调整为上述架构。

产品副总裁的角色(产品领导者或产品总监)
产品副总裁需要有的能力
(1)团队建设能力 - 招聘、培训与持续指导能力。
(2)产品愿景规划能力 - 产品副总裁跟公司CEO最好有相同的愿景,否则将会是灾难。
(3)执行力 - 需要精通产品规划、用户探索、产品探索、产品开发流程。
(4)产品文化了解
(5)产业经验 - 最好有技术背景并且懂业务和市场
(6)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