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未來!

在自動駕駛領域,又冒了哪個創業公司,誰跟誰合作、誰投資了誰、誰又控告了誰等信息,多到眼花撩亂,就在大夥對於自動駕駛汽車抱持高度期待下,Uber 日前發生自動駕駛致命車禍事件,引起全球震驚,也因其安全疑慮使得整個自動駕駛行業跟著受動蕩,而就在紐約國際車展開展前,Alphabet 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 Waymo 搶先發布新消息,以「自動駕駛的新階段(The next-step in self-driving)」為題舉行記者會,希望重振社會及行業信心,捍衛自動駕駛技術的用意相當明顯。

Waymo 在 2009 年啟動了首次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先從舊金山的倫巴底街(Lombard Street)行駛到金門大橋,由於舊金山氣候多霧、陡峭的道路也多,可訓練汽車體驗不同的環境進而學習,到了今年 3 月 Waymo 已駛進美國 25 個城市,路測超過 500 萬英里,除了乘用車,也測試輕型貨車,最值得注意的是,Waymo 已經宣佈將在亞利桑那州最大的城市鳳凰城(Phoenix)提供類似 Uber 的無人計程車服務,代表 Waymo 已經做好正式走入商業化的準備。

與捷豹展開策略合作

在記者會上,Waymo CEO John Krafcik 先是秀了一段影片,描述 Waymo 自動駕駛汽車的早期使用者搭乘時的心情和評論,有人搭 Waymo 上班,有些是年長的使用者,也有帶小孩外出的媽媽,「自動駕駛將改變我們生活和出行方式,」John Krafcik 近一步表示,在美國汽車事故意外有 94% 來自人類駕駛失誤,每人一年浪費在交通上達 42 小時,另外,在美國有 300 萬 40 歲以上的人是失明或視力不佳,因此 Waymo 將提供一個安全、輕量、快速的交通方式。

在這短短不到 15 分鐘的發布會上,最大的重點就是宣佈與知名車商捷豹合作,Waymo 將購買 2 萬輛捷豹 I-Pace 全電動 SUV,這個 John Krafcik 口中「全球第一個頂級的自動駕駛汽車」,將是繼克萊斯勒 Pacifica 小型貨車(minivan)之後,Waymo 自動駕駛計程車隊的第二款官方車輛。雙方夥伴關係將延伸至 2026 年。

圖丨Waymo CEO John Krafcik

John Krafcik 指出,雙方將在 2018 年底完成公共測試,並計劃在前兩年生產這 2 萬輛汽車,雙方的工程師從一開始的設計階段就把自動駕駛融入這些汽車裡,而不是在量產後才對其進行改造,預計 2020 年將開始正式提供服務,預計一天可以提供 100 萬次的運輸,消費者能選擇 minivan 或是 捷豹 I-Pace。

Waymo 目前的自動駕駛汽車隊有大約 600 輛的克萊斯勒 Pacifica 小型貨車,屬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型,菲亞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FCA)汽車公司和 Waymo 在密西根州 FCA 美國總部附近,共同成立了一個工廠,負責車輛的設計。

對於外界關心的自動駕駛是否安全,John Krafcik 近日在汽車經銷商協會(National Automobile Dealers Association,NADA)會議就大聲對外界喊話表示:「我們的技術相當強大,能夠處理這種狀況,」顯示他對於 Waymo 能避免發生類似 Uber 的意外有十足信心。

商業化自動駕駛汽車隊已在不遠處

目前在美國打車市場,Uber 和 Lyft 佔據主導地位,根據信用卡分析公司 Second Measure 去年底的數據,兩者分別掌握 74% 和 22% 的市場份額,而 Alphabet 旗下的 Captal G 和捷豹都是 Lyft 的投資者,Waymo 也因官司獲得了 Uber 的股份。

圖丨Waymo與Uber訴訟的漫畫

而 Waymo 跨入打車領域,除了讓這個行業的競爭更火熱之外,其實更有助於加速商業模式的成形,Waymo 頂著 Google 的品牌魅力和知名度,勢必將吸引許多用戶願意嘗試,因此與其說 Waymo 將顛覆這個行業,倒不如說創建這個行業的意義會更大。

Uber 流年不利,CEO 反省過去太好鬥

Waymo 一直被行業內視為是自動駕駛技術最領先的公司,為了保持技術實力領先,不惜在 2017 年初發動了訴訟大戰,控訴前員工 Anthony Levandowski 在離職前,以公司配發的計算機下載了存儲在從公司伺服器上將近 10GB 的機密數據,包括商業機密、LiDAR、系統以及電路板設計等超過 14000 筆機密數據。

Waymo 認為,Anthony Levandowski 離職後以這些數據技術為基礎創立了 Otto 自動駕駛貨車初創公司,由於 Uber 收購了 Otto,相關技術也被 Uber 將應用到其自動駕駛平臺中,因此 Waymo 憤而向加州法院提出控訴。

圖丨卡蘭尼克和Anthony Levandowski

就在不久前,這場世紀訴訟落幕,Uber 將支付 Series G 股票的 0.34%(價值約 2.45 億美元)作為給 Waymo 的賠償,同時 Uber 必須在目前發展的自動駕駛方案中完全剔除來自 Waymo 的技術。而 Uber 似乎流年不利,才剛與 Waymo 和解,就發生了嚴重的車禍事件,日前又宣佈撤出東南亞市場,將打車和 Uber Eats 食品送貨業務出售給當地打車龍頭 Grab,「過去我們在各地開了太多戰線、樹立了太多敵人、進行了太多鬥爭,未來將專註於核心市場發展,並且不會再出售其他地區業務。」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在致員工信中如此反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