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下午,我与一位久未碰面的老师在麦当劳碰面,跟他闲聊近况,老师也给我些建议,在我下楼买饮料回来后,突然发现多了一个人在老师旁边,我还以为是老师有约朋友来,结果竟然是她刚才在旁边听我跟老师的对话,她很有感觉,所以鼓起勇气来跟老师认识.

到底老师跟我聊了什么?让在麦当劳用餐的路人,也想来了解?

20151112 台北现金流

老师问我的近况,我说三月开始新工作,之前旅游俱乐部没经营了,副业现在只有在经营一间马来西亚保健公司.

老师:「为什么你想要经营组织行销呢?」.

我:想要经营团队.可以认识更多人.赚钱......等答案.

 

老师:「那经营状况如何呢?」,

我:目前很多是消费者非经营者,有点头痛.

 

老师:「因为你们都把我教的都忘掉了,不是你找的人都是消费者,是你一开始在跟他分享观念时没讲好,现在太多组织行销都只是要卖货、卖货、不停的卖货,我问你,是很会卖货的人能赚到很多钱?还是很会经营组织的会赚到很多钱?」

我:很会经营组织的.

 

老师:「你觉得是消费者对公司的忠诚度高,还是经营者?」,

我:经营者

老师:「为什么?」

我:因为经营者想要赚钱,消费者想买才买,也有可能换牌子.

老师:「因为经营者为了拿奖金,只能继续消费,经营者也是消费者,那你到底是要找消费者,还是经营者?」

我:找经营者.

 

老师:「那你们为何找到都是消费者?其实只要跟他们沟通观念,很大部份就会转成经营者,如果是已经熟练讲了很多次,则百分之百都会转成经营者,而且只花你十多分钟时间」

.....

老师分享十分钟讲观念方式

.....

老师:「我刚才讲的内容,有分享到公司、产品、制度、奖金吗?」

我:没有

老师:「那我讲完你觉得听的人会变经营者吗?」

我:有很大机率

 

因为聊了一段时间,口有点渴,就下楼买饮料,回来突然发现多了一个人,而且她还是刚在坐在我旁边,听到我们谈话内容,原本准备离开,见我下楼,鼓起勇气跟老师认识一下,想问老师一些问题.

 

老师:「我可以先了解一下,妳有做组织行销的经验吗?」

小姐:我有参加过安丽、贺保芙,及一些小的公司,但都只是消费者.

老师:「目前还有经营的是那一家?」

小姐:都停了.

老师:「那你觉得是碰上什么问题让你不敢经营?」

小姐:我不敢去分享,我不确定有没有效,我不敢放下工作去全职经营.......

 

老师:「我先回答你不敢放下工作去全职经营的问题,在刚才你旁听我的10分钟沟通里,已经知道不要随便去开店,我也惨赔千万过,在做组织行销的过程中,除非你赚的钱比正职工作还多,除非你已经创立好团队让你赚的钱比正职的钱多,千万不要随便离职去做,因为你还会有你的生活开销要付,只是兼职在初期会比较辛苦,但妳就是要坚持到那一刻」

 

老师:「不确定是否有效这件事,要来沟通一下观念,有两个产品,价格跟功能差不多,A产品你吃了有效,但吃过的人只有30%的人吃了有效,另一个是B产品,你吃了没效,但吃过的人有70%有效,那你要卖A产品还是B产品?」

小姐:(犹豫中)

老师:「那你再想想,你在看病时,医生开给你药后,你有质疑医生,你真的有吃过这个药吗?你吃了有效果吗?」

小姐:没有

老师:「因为你吃了有没有效,只是你个人案例,不能当作商品评估时的依据,现在产品大多有一定功效,其实只要吃了没出问题,很多经营者是不在乎自己吃了有没有效,要评估应该以第三方或国际认证来评估,有没得奖?有没认证?有没实验报告?有那些单位在使用?而不是以自己吃了有没效做依据」

老师:「至于不敢分享,就是要回到刚才你听了感兴趣的十分钟观念沟通,让他知道一般人想要翻身,目前最好的选项,对方想做消费者或是经营者他就自己会做决定.你只是在跟他沟通观念,并不是强迫他加入那一家,观念通了,你讲那一家都行」

 


 

 

如果你有在想创业/开公司/找副业,请先来跟我做10分钟观念沟通,你再做决定.

如果你已经有在做组织,但总觉得跟上面的人理念不合,或是不想一直被逼著卖货,请先来找我聊聊.

如果你对目前经营的项目感到茫然,或是总是无法跟团队成员沟通,请先找我聊聊

 

快来LINE我吧!
https://line.me/ti/p/9DuaBth5wB

FB

https://www.facebook.com/cashflowgame2016/

连络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