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逢甲夜市(图/记者周宸亘摄)

▲台中逢甲夜市(图/记者周宸亘摄)

记者张瑞杰/综合报导

号称全台最大夜市的逢甲商圈,2018年人潮来到11年来最低、比2017年再下滑70万人。逢甲大学统计行销研究小组观察,来人少、消费金额也减少至2009年金融海啸的水准,显示网路时代改变消费习惯,烫金地段价值不再绝对;当地房仲专家也认为,大环境不景气导致消费力降低,未来如何将消费结合智慧型手机、房东适时调降租金,可能都是未来转型契机。

逢甲大学统计行销研究小组持续11年进行商圈人数、消费力进行调查,2018年人潮量近1091万多人次,是近11年来的最低点,比2017年1160万人次再下滑70万人。全年营业额部分,2016年达101.3亿元、首次破百亿后,2017年93.9亿元、2018年下滑跌至85亿元,创11年来最低,甚至比2009年金融海啸的87亿元还低。

逢甲统计行销研究小组召集人、教授李燊铭指出,逢甲商圈国际客比例一直约在1.5%到3%之间,2018年度调查国际客的人均消费力每次1700多元,相较台湾游客每次平均消费600多元,国际客的贡献度不少,显示是台湾消费力下降。
群义房屋逢甲中科加盟店店东陈彦志认为,以消费人潮来观察,这1年多确实少了将近2成左右,尤其以平日人潮落差最大。他分析旱溪夜市、文心路夜市等新兴市集窜起,台中人不一定要到逢甲夜市消费,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淘宝,女大生,女生宿舍,网路购物,母亲节礼物。(图/记者姜国辉摄)

▲网路购物间接影响逢甲商圈服饰业生意。(图/记者姜国辉摄)

再者,李燊铭表示, 近年电商平台增加,网购方便,也可能影响观光人次,受访者使用智慧型手机达98.2%,如何将消费结合智慧型手机,可能是未来转型关键。

其次,陈彦志认为,逢甲商圈小吃重复性太高,包括比如鸡排、烧烤、饮料店等小吃过多,加上娃娃机店密集度高,「走一圈10分钟就逛完,商圈缺乏亮点吃食。」最后则是店租高。包括毕根广场、屋台街以及广场周边的逢甲路19巷、福星路沿线,都可以看到不少待租店面。陈彦志认为,逢甲商圈过去景气好、店家汰换性高,一有空店面马上有新店家进租,小小3至4坪的店面租金高达5万元;「一旦生意变差,补进的店家速度慢,商圈没落感就会很强。」他也直言,虽然2019年涨租风潮减缓,但在当前景气,店租应该反应景气、率先降2成,等到景气好再调回来,才有可能减缓空租率。

▲夹娃娃机店。(图/记者陈韦帆摄)

▲短短200米距离,就有5家夹娃娃机店。(图/记者陈韦帆摄)

逢甲游客服务中心主委王朝艺指出,商圈的消费力以自由行旅客贡献度最高,住宿、美食、服饰是三大主力,近3年店家实际的感受很明显,若以台湾游客消费力平均每次1000元当基准、陆客约1300元以上、东南亚游客500元上下,陆客不来,台湾消费力又降低,就可能影响整体商圈的商机。

虽然逢甲商圈整体消费力下降,但住宿商机并未下滑。2014至2016年都维持在21亿元,2017年全年住宿商机仅17亿8千万元的住宿商机;2018年调查抽样人数中,有18.9%受访者是住宿在附近的旅馆或日租套房,整年约206万住宿人次,平均每房金额2000元计算,去年有20亿6千多万元住宿商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