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的对话

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

2016年7月17日,《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新闻发布会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代表齐聚三星堆博物馆。一场高规格的青铜文明展览,汇聚黄河长江流域商代的文物展品,9家文博单位、135件展品、80%一级文物……让我们一起重回青铜时代吧!

中国首次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文明展

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阙显凤介绍说:「我们举办此次展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三星堆青铜器与长江中下游及黄河流域青铜器对比展示,揭示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重要性,展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同时,将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希望将几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精髓以一种更『丰富』、更『鲜活』、更『互联网化』的方式呈现,带领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指出,这是中国首次在这么大的格局内举办青铜文明展,三星堆博物馆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研究员)商代青铜一级文物荟萃

在新闻发布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研究员、岳阳博物馆馆长谭建武、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森淼、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助理王方等参展单位的代表分别向与会观众特别介绍了各单位带来的最具代表性器物。

下面,一起跟随堆主一起来逛展览吧!本次展览分成三个单元:殷商青铜文明、商文化之南传、古蜀青铜文明。

1

殷商青铜文明

殷商时期,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字系统趋于成熟完善,具有华夏文明特色的礼制得以确立,更广阔的区域被纳入了以青铜礼器为核心的等级秩序范围内。

规模宏大的宫殿、宗庙、王陵及祭祀区、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区,彰显出商王朝的强大与繁盛;无数牲享人祭、众多陪葬重器,折射出商人深沉而坚定的信仰世界。

数以万计的青铜、玉石器、陶器、甲骨及骨、角、牙器等,工艺精湛,意匠高妙,展现出一幅浓墨重彩的商代晚期社会生活画卷。殷墟见证了商王朝的鼎盛隆昌,高度发达的殷商青铜文明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历史的印迹历久弥新!

代表文物

司母辛鼎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推荐

晚商,炊煮器,殷墟妇好墓出土

器物内壁中部有「后母辛」三字,「后」即王后,「辛」为妇好在祭祀中的庙号。此物体现了商王室的祭祀制度。

2

商文化之南传

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系目前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高等级的商代早期城址,正是商王朝向长江流域南拓的重要依据和研究点。

在中原青铜冶铸技术传播至南方并不断扩散、辐射的历史进程中,南方青铜文化充分汲取其长,既承袭商代早期的二里岗时期所形成的一些传统,又接受了以殷墟为中心的晚商文化新因素,同时立足本地文化传统,极力创变,推陈出新。

长江流域青铜礼器所见虎食人纹、大口尊及湖南出土晚商青铜大铙等正是其熔铸自我的有力例证。

代表文物

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

现存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早商,镶金器物

出土时,器物周边还曾见有黑灰色物质,应是绿松石所镶嵌器物的痕迹。这是目前已知早商时期最为完整的镶金器物,反映了该墓葬极高的规格。

大禾人面纹方鼎

现存湖南省博物馆

晚商,湖南宁乡出土

器身呈长方体,两耳直立,四柱足装饰兽面纹,器腹四面各装饰一张高浮雕人面。在鼎腹内壁近口沿处有铭文「大禾」二字,其用途可能与祭天祈求收获有关。商、周青铜器常以兽面作主题纹饰,此鼎是目前全国唯一以人面为饰的青铜鼎,究竟为何采用如此写实的人面纹作主题装饰,仍是个谜。牺首兽面纹铜尊

现存湖南省博物馆

晚商,酒器,湖南华容出土

「尊王」:这件铜尊是湖南的文物工作者于1962年在废铜收购站偶然发现的。。它是同类铜尊中最高大的一件,与著名的四羊方尊等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代表了湖湘文化在早期青铜时代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与科技水平。

牺首兽面纹罍[léi]

现存岳阳博物馆

晚商,酒器,湖南岳阳出土

罍与尊非常相似,只颈、口较为收束。此罍颈饰三道弦纹,肩部有四组扁鸟和兽头,腹部主体为兽面纹,上沿装饰一组涡纹,每只兽面口部下方罕见地装饰三只向西的游鱼,颇具特色。此罍无论造型、纹饰皆与三星堆2号器物坑中的一只罍高度相似,显示出三星堆铜容器与长江中游的密切关系。

象纹大铜铙[náo]

现存长沙市博物馆

晚商,乐器,湖南宁乡出土

大铜铙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出土最多,是南方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铙体形巨大,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重的一件,被誉为「铙王」、「商乐之王」。

3

古蜀青铜文明

古蜀国是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颇具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至迟在公元前21世纪,古蜀国建立。至公元前4世纪秦灭古蜀止,这个地域性王国在长江流域存在了约1700年。

在已发现的古蜀文化遗址中,以三星堆遗址与后续的金沙遗址的堆积时间最长、出土遗迹最多,出土器物数量最大、器物等级最高、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它们是古蜀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阶段,系古蜀国先后产生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

代表文物

卜甲

现存金沙博物馆

出土于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在其「祭祀区」发现了19片卜甲,其中龟腹甲和龟壳皆有。最大的一件卜甲长46.4厘米,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卜甲之一。这些龟甲上布满钻、凿和烧灼的痕迹,大部分为圆形孔,排列很不规则,未刻有任何文字元号。青铜纵目面具

现存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区二号祭祀坑出土

神异的相貌与巨大的体量令人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威力。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面具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有名的一件,就是被我们称为「千里眼,顺风耳」的这件硕大无比的青铜纵目面具。数字新媒体,带你看展览

线上游戏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