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介紹

一、 為何要皈依?二、 皈依重實質,不重形式三、 錯誤的皈依觀念四、 如何做到真正皈依?五、 我們皈依誰? 六、 從那裡「皈」?怎麼個「依」?七、 何謂形象上的三寶?八、 法名[妙音]的意思 九、 真正的佛法是什麼?

一、為何要皈依?

首先我們要明瞭三皈的真實意義。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或者說是發願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

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做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糾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許多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的正確動機,或者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如果我們對於佛教是什麼沒搞清楚、沒有很明白,看到別人皈依,我們也跟著去皈依,這是錯誤的,這叫盲從,這是迷信,決定得不到三皈真實的功德利益。

二、皈依重實質,不重形式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學生傳授三皈五戒,沒有聽說發皈依證的、發五戒證書的,沒有。為什麼呢?這是儀式,佛家講重實質,你有沒有真心皈依?

現在「皈依」叫方便皈依,形式給你做了,實際上有沒有真的皈依?沒有,你也沒有回頭、也沒有依靠,只是在佛面前磕個頭,法師發一個皈依證書;那個皈依證書也沒用的,也不作效的,不生效的,諸佛、菩薩,也不承認的。不但你這個皈依證沒效,你受戒的戒牒也沒效。佛、菩薩都不承認的,我們自己在這裡辦兒戲而已,要懂得,不懂得,我們怎麼能成就!那麼這個皈依受戒,怎樣才能讓佛菩薩點頭?讓佛菩薩承認?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沒有關係。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

三、錯誤的皈依觀念

[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真實的教誨。所以皈依,諸位要記住,不是皈依一個法師,如果你們大家今天到此地來,「我皈依淨空法師了」,錯了,只有這一個錯誤、這一個罪名就要墮落地獄。你要不來受皈依,你不會造這個罪業,因為你來受皈依,你造的這個罪業將來要墮惡道。那麼我們皈依誰呢?我們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僅僅受這個儀式,這是不切實際的。

四、如何做到真正皈依?

真正皈依的人,要做所有一切人的好樣子。因此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想想我可不可以做社會大眾的好樣子?不是好樣子不但不能學、不能做,念頭都不能起。做所有家庭的好榜樣,做全世界我這個行業裡面的好榜樣。

如果樣樣都能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你就真正皈依三寶。如果不是好樣子,你沒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說得不好聽,冒充佛弟子,你不是真正佛弟子。經典上常講的「無上菩提心」,必需落實在生活。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真是不假,誠是不虛。虛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錯了。佛菩薩用真誠心,決定不欺誑眾生。佛菩薩用清淨心,決定沒有絲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們起心動念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個念頭是罪,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決定沒有污染。真心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如果覺得我高,他不如我,我們就錯了,我們沒有回頭,我們沒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後要用清淨心,要用平等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用覺悟心,覺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愛心,這個慈悲心是從真誠、清淨、平等、正覺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愛是大愛、真愛。佛家怕眾生誤會,所以用「慈悲」,不講「愛」,慈悲代表有感情,所以愛心裡面具足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這個愛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們要學佛存心,學佛用心,那你就是真的回頭了,真的皈依了,諸佛如來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學生。務必要諸佛菩薩都承認你是三寶弟子,龍天護法才會擁護你,也常常幫助你照顧你。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是三寶弟子,世尊是這樣傳授下來的,我們應當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五、我們皈依誰?

我們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師,也不是皈依某一個寺院。

我們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我們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一切的經論,這是我們修學的依靠;

我們皈依[僧],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你這就真的皈依了。這樣發心皈依,世尊告訴我們,你必定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經上講,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

皈依佛

佛是「覺悟」的意思。

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沒有接受佛教導的時候,我們 都是「迷而不覺」。從迷回過頭來,要覺悟。

佛弟子,從今天受了「三皈」之後,你就要曉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利人,利他!真正利己。我們要想自己得幸福美滿,乃至於家庭事業,樣樣順利,你就照佛這個話去做。從迷回過頭來,依覺,這個叫「皈依佛」。

皈依法

法是「正知正見」。

法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無量的苦惱,苦惱從什麼地方來?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生活環境,不能夠明瞭,於是產生了錯誤的想法、看法,這樣才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苦難。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環境,徹底明白,真正搞清楚,我們的思想、見解就正確,這樣一切苦自自然然就消除,而享受的是真正的快樂,佛法教導我們的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方法,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實實在在可帶給一切眾生真正的幸福。

皈依僧

僧是「清淨、一塵不染、和合」的意思。

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自性淨。其實學了佛,我們也沒有真的回頭!為什麼這麼說法?因為我們心還是被汙染,妄想是污染、分別是污染、執著是污染,貪瞋癡是最嚴重的污染,叫三毒!所以,你了解事實真相了,你就會統統放下,不再染著了,恢復到身心清淨,所以,你才曉得從一切污染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皈依僧」。

六、從那裡「皈」?怎麼個「依」?

皈是回頭;從妄想、分別、起心、動念、執著里回頭。

依是依靠;依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

所以,這個三寶,佛教給我們這個修行三大綱領、三大原則,一切諸佛如來所依的,無論是對自己、對別人、對自、對他;他裡面,對人、對事、對物,都應當要記住:

「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

「正而不邪」,這是「皈依法」。

「淨而不染」,這叫「皈依僧」。

這是自性三寶。所以,學佛的人,從今往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離開這個標準、不離開這個原則,那你就是佛的學生,佛就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真正得「三皈戒」了!傳授三皈,你真的得到了!絕對不在那個皈依證,那一張紙上,紙沒用處的!紙是假的,一撕就破了。真正守住這個原則,絕不違犯,這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這都承認你是三寶弟子,這真正皈依處。

七、何謂形象上的三寶?

除了自性三寶之外,還有形象上的三寶,那就是佛像。

佛像是佛寶;

經典是法寶;

出家人是僧寶。

如果沒有形象的三寶,這個佛教育,在世間不能夠推行,一定會消失掉。佛教育,要靠形像三寶,才能在世間建立,才能夠幫助一切大眾,所以,形象三寶,它有很高的價值,一定要維護,使佛教育才能夠普遍推行在世間。因此,我們對形象三寶要尊重,要知道形象三寶的住世,它的價值。

有很多同修覺得法師講的都是一些理論,總覺得自己的皈依沒有依靠,所以一定要找一個形像。

我們皈依佛,就皈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師。為什麼不歸依釋迦牟尼佛?這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皈依阿彌陀佛,我們皈依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就歡喜了。如果我們很執著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我們為什麼要皈依別的佛,那釋迦牟尼佛聽到了,當然也還歡喜,這個學生不聽話,他教我們皈依的一定有好處,絕對有好處,我們是依阿彌陀佛為老師的;

皈依法,我們依淨土五經一論為我們修學的依靠,是我們這一生當中主修的課程,是淨土的五經一論。這五經一論總共六種,如果你沒有能力修學,選一種就可以,一種兩種都可以,你的一生決定有成就。

皈依僧寶,我們皈依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兩位菩薩身,觀音菩薩教我們慈悲,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智慧,慈悲要有智慧,不可以感情用事。所以我們以這個為僧寶的代表。這樣的皈依,你就踏實了。

八、法名[妙音]的意思

「我弟子妙音」,妙音是法名。我們的法名用共同一個,不是每一個人都起法名。每一個人都起法名也可以,太麻煩人數太多了。法名是從哪裡來的呢?從《無量壽經》上來的,我們現在都依《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這個法名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授記,這個好,佛授記。佛說娑婆世界,講我們這個世界,念佛往生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在那個地方親近阿彌陀佛,一生就成佛,不要等第二生,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法門。成佛之後到他方世界,所以人不能不跟眾生結緣,廣結法緣到他方世界度有緣的眾生。示現成佛度眾生,名號都叫做妙音如來。我們這一批人將來成佛,佛的名號都叫妙音如來,我們在經上讀到,所以我們現在統統是妙音居士,將來諸位都是妙音如來,因果相應。所以這個名號非常之好,這個法名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因果都相應,我們統統用這個名字。果上同名,因上也同名。

妙音是什麼呢?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個音是妙音。我們是這個音聲成佛的,將來還是用這個音聲去度化一切眾生。這個音是妙音。確確實實無與倫比。

九、真正的佛法是什麼?

佛法在現代的世界,承傳依照中國歷史記載來說已經三千多年了,這麼長的時間,輾轉相傳免不了有錯,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不足以為奇,越傳越模糊,越傳越錯,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在今天社會裡面,佛法至少有五種不同的形態在社會上,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

第一種、佛教變成是宗教

大家都把佛法看成宗教。在新加坡佛教是九個宗教裡面的一種,我們不能不承認。但是佛法不是宗教,現在變成宗教。無可否認它變成宗教了,變成宗教就變質了,不是真正的佛法。變成宗教有什麼不好呢?宗教是迷信的,宗教是感情的,我們要認識清楚。所以哲學家就講宗教是迷信的根源。佛教不是宗教。

第二種、佛教變成哲學

許多大學裡面哲學系,開有佛經課程。佛法也不是哲學。歐陽竟無大師講的好:「哲學是鬥爭的根源,宗教是迷信的根源。」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可是今天社會上確實有宗教的佛教,有哲學的佛教。

第三種、佛法變成邪教

佛法變成邪教,欺騙善良的信徒。現在在社會上時有所聞,有很多同修 回過頭來之後,告訴我他們吃了虧,受人的欺騙。有的損失很慘重。最嚴重的損失精神分裂。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的神經病,最後送到神精病院,這是最悽慘的一種,變成邪教。我們學佛不能不辨別清楚。

第四種、做秀的佛教

這都是最近二、三十年所出現的。表演還好,充其量破一點財而已; 誤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傷害。

最後一種、真正的佛教

佛教是教育,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一切眾生,真實智慧至善圓滿的教育,我們要把它認清楚。

皈依三寶的真正意義

三寶大家知道佛、法、僧,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皈依三寶,他是不是真的皈依?沒有皈依,做那一個儀式,那個儀式是空的、是假的,是形式沒有實質。為什麼?他不明三寶、不解三寶,所以他也不得三寶。受過戒的人都曉得戒有戒體,他戒體得不到,三皈也是戒,同樣一個道理,他得不到戒體。戒體是什麼?是自性。

三寶,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好,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淨,我們受持三皈的時候,有沒有得到自性的覺、正、淨,如果你在受持三皈的時候得到了,那你是真的三皈,經上講皈依是講這個,不是講形式。皈是回頭,從哪裡回頭?從過去迷、邪、染回頭。依什麼?依自性覺、正、淨,這真皈依,這一念回歸了,這是真佛弟子。如果沒有捨迷邪染,不依覺正淨,那這個皈依是冒名的,說得好聽一點,天台家所講的六即裡頭「名字皈依」。名字皈依是什麼?有名無實,一點作用都不起,有名無實。真正得用處的時候,你最低限度要「觀行皈依」,如果我們修行不能契入觀行位,只在名字位上,那就落空了。名字位上說老實話,很容易造罪業,很容易墮三途;入觀行,大致上觀行功夫得力,可以得到人天福報,不會墮落三途。如果入「相似位」,那你有成就,你在菩薩道上就修行證果了。相似位是什麼果位?要以《華嚴經》的果位來說,相似即就是十信位的菩薩,你轉凡成聖了。「分證」的三皈,那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皈依的功德不可思議,是你要真皈真依,佛在經上講你真正皈依,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這當然的事。他為什麼保護你?尊敬你、佩服你、仰慕你,不是哪個人派他來保護,自動,自動來保護你。這才叫三寶。

自性覺、正、淨才是三寶,這是佛家修行證果的總原則、總綱領,一入佛門第一堂課,就把修行證果的總綱領傳授給你,這叫做傳授三皈,讓你這一生生生世世,向著這個方向、向著這個目標努力邁進,你就能成菩薩、成佛。佛法的教學實實在在是美滿到極處,真實的圓滿,一開端就把這條路指清楚、指明白。可是現在我們常常看到,皈依是皈依某一個法師,這完了。「皈依某個法師」這個流弊,由來已久,我們從蕅益大師的著作裡面看到;蕅益大師是明末清初的人,他在當時就指出皈依的誤會錯誤。由此可知,在那個時代,距離我們五百年,五百年前就是「皈依某個法師」,不是皈依三寶;這是我的師父,那個不是我的師父,破和合僧。僧團是和合一家人,他這些皈依弟子在裡頭有分別、有執著,這是我的師父,這是我師父道場我要擁護,那個不是的我要排斥,就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大家知道,造無間地獄的罪業,換句話說,你不皈依還不造這個罪業,皈依之後造這個罪業,最後歸到哪裡去?歸到阿鼻地獄去,這糟糕不糟糕!大錯特錯。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錯誤?一念迷情,一念自私,鑄成大錯。這種錯誤的面逐漸逐漸擴大,使一般人對於皈依真正的意思迷失掉,不但影響的面擴大,影響的時間久了,代代相傳,我們都以為這是正確的,誰能發現這是錯誤的?我們要是不讀《六祖壇經》,要是不讀蕅益大師這些著作,我們怎麼會知道?《壇經》裡面給我們啟示,六祖傳授皈依,他居然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這個解釋,他說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我早年讀這個經的時候,這個給我很大的啟示,他為什麼這麼說法?他是唐朝時候的人,距離我們現在一千三百多年,想必在那個時代,大家對於三寶就已經迷了,迷在佛法僧裡面,不知道佛法僧表法真正的意思,所以他才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又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他這個說法。他之所以這樣說法,對那個時代的人,必定是那個時代人已經對於佛法僧真正的意義迷失了,所以能大師傳授三皈,他有他另外一種講法,喚醒大家回頭,這很有道理。

佛家要修行證果,頭一個要把我捨掉、把私捨掉,你執著有個我一切都為我,執著有個私的念頭,這是輪迴心造輪迴業,不是佛法。佛法,佛是覺的意思,佛法是覺悟之法,你有一念私情夾在裡面,你是迷法,是迷惑顛倒之法不是佛法。我們今天將迷染法看作佛法,你在佛法修學會有什麼成就?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覺正淨是寶,是寶中最殊勝者,三寶都是屬於自性,不在外面也不在別人。釋迦牟尼佛沒有教我們皈依他,早年是教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沒有說是皈依他,大家都懂得自性覺正淨是三寶,叫自性三寶。但是對於形相上的三寶要懂得尊重,為什麼?沒有形相的三寶,你怎麼會知道自性三寶,必須要用形相的三寶常常啟發你、誘導你,讓你時時回歸自性三寶,所以形相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見到佛像、聽到佛名,立刻就回歸自性覺,看到經書、看到法物,就能回歸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形象,就知道回皈自性淨,所以形相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形相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如果沒有這個形相很容易忘掉,又迷惑、又顛倒、又造業,繼續還要受苦報,這才是真正的三寶,真實三寶。『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聞名就皈依,聞名就回頭,畢竟不墮惡道,他的生活、他的行為能與自性覺正淨三寶相應,他怎麼會墮惡道?縱然造作惡道的因,惡道的緣斷了,所以不墮惡道。

講義取於: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三十三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