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昌

近期来,湖北省简称「鄂」是否应改称为「楚」,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这说明人们非常关心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并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楚文化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令人高兴。

鄂,金文写作「噩」,甲骨文既写作「噩」,也写作「咢」,在我国古籍和考古发掘资料中多有所见。《史记·殷本纪》说:「(殷王纣)以西伯昌、九侯(鬼侯)、鄂侯为三公。」《战国策·走策三》说:「昔者鬼侯(之)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可见鄂侯位重职尊,与西伯周文王、九侯并列为「三公」,显然是商代一强大的方国。其故地,《集解》徐广曰:「野王县有邘城。」即今河南沁阳西北邘台镇。这是最早出现的鄂。《左传·隐公六年》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迎)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此鄂,《清一统志》说在今山西乡宁。文中说的「九宗五正」乃殷商以来传世之官职;翼,今山西翼城,春秋晋邑。说明西周封鄂侯于此,后被晋兼并,成为晋国的版图。

《史记·楚世家》说,周夷王(公元前885-公元前878年)时,楚国国君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此鄂,《正义》刘伯庄云:「地名,在楚之西,后徒楚,今东鄂州是也。」《括地志》云:「邓州向城县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邓州,治所今邓县,地处豫南一带。按此说法,熊渠领军攻打的鄂,是从华夏之邦古鄂国迁徒过来的,为周的封国。1975年,湖北随州安居羊子山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鄂国铜器,名为「鄂侯弟厂季觯」,可能是鄂人南迁途中留下之遗物,可见鄂与随国为西周之封国,以阻遏楚人之东进北上。童书业说:「汾水流域附近之国名地名常出现于江淮汉水之间,如江淮汉水间有随、鄂、沈、黄、唐等国,汾水流域附近亦有之。」(《春秋左传研究》)这种北国南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夷夏文化融夷夏为一的积极贡献。当然,北国南见,并不一定是南迁过来的,如鄂,即鳄,应以鳄为图腾崇拜的方国部族,汾水流域存在,江淮汉水间也存在。而鄂,今湖北鄂州,地处江汉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草泽茂盛,正是鳄鱼栖息之地。熊渠攻打扬粤(越)至于鄂,这鄂可能是扬粤人的一个方国部落。鳄,即蛟,亦即蛟龙,古称扬子鳄,是越人的图腾物,鄂为古扬越人所建,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故有学者持此说。

如上所述,无论是华夏迁过来的鄂,抑或是本地扬粤(越)建立的鄂,历史都是很久远的,这应该是后来湖北省简称鄂的一个历史文化元素。然而,湖北省之简称为鄂,还有一个更直接原因,就是自秦统一各国后,鄂一直是今湖北省的一个重镇。如秦设衡山郡,郡治邾县(今黄冈),鄂邑在其附近。两汉在荆州刺史部下设江夏郡,郡治西陵(今新洲),鄂邑建为鄂县。三国孙吴荆州下设江夏郡,郡治武昌(今鄂城)。西晋在荆州下设武昌郡,郡治武昌(今鄂城)。另建鄂县。东晋大致沿袭西晋,武昌郡在江州辖下。南四朝亦行州、郡、

县三级制,大致与西晋相似,但州郡拆置,州郡数增多。如南朝宋增设郢州,州治今武昌,原武昌郡、鄂县未变更。隋唐升鄂州,州治移于今武昌。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元新建置荆湖行省,治鄂州(今武昌),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移治潭州(今湖南长沙),称湖南行省,不久又称湖广行省,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徙治鄂州(今武昌)。明、清、民国承之,鄂州武昌成为湖广行省、湖北省的省会,直至今天,便以「鄂」为湖北省的简称。所以,湖北省简称鄂,是历史形成的,是长期沿袭和约定俗成的结果,也是以省会代称省名的简便叫法,有其合理性,似不宜随便改动它。

然而,随著地域文化的日渐深入人心和楚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普及,人们又觉得把湖北省改称为「楚」,会更适合湖北省实际,对湖北省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会更加有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有人建议把湖北省简称鄂改为楚,这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说是一个善良的愿望。不料,前几天,荆州媒体朋友问我对「鄂、楚之争」有何想法,我大吃一惊,始知有人这一建议竟已成为火药味十足的争论话题了,我当场便答以应变「鄂、楚之争」为「鄂、楚并存」。这是因为称楚,并不排斥称鄂;称鄂,亦并不排斥称楚,湖北省有两个简称,又何尝不可。正如四川省,即简称川,亦简称蜀(因为那里有一个古蜀国),陕西省既简称陕,亦简称秦(因为陕西是秦国的腹地和三秦文化的中心地),山东省简称鲁,当然亦可称齐(因为山东是齐、鲁的腹地和齐鲁文化的中心地,齐、鲁应该并称),江苏省旧以江宁和苏州两地的字首得名,简称苏,当然亦可简称吴(因为江苏是吴国的属地和吴文化的中心地),浙江省,简称浙,当然亦可称越(因为浙江是越国的属地和越文化的中心地)。上举几例,有的是习惯两简称的,如四川与陕西,有的是习惯单称,但在历史沿袭和人们心中,事实上已经是两称的,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今把湖北省简称鄂,又简称楚,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更能反映湖北省的客观历史属性和现状,如人们早已把湖北省称之为「荆楚大地」、「凤鸣楚天」、「荆山楚水」,把湖北人称之为「楚人」、「荆楚健儿」,鄂、楚早已并存,何必去搞「鄂、楚之争」?历史上遗留下的许多地名,都是人们相沿成俗或约定俗成的结果,并非官方刻意规定的。今天不少地名通过人为地去变更,反而弃巧成拙,不伦不类,成为一个时代之风的折射点,应引以为戒。今天湖北省,人们既习惯简称鄂,又喜欢简称楚,自己则自豪地称楚人,「楚商」,态度真诚,愿望善良。不要去横加指责,使人背上包袱。历史是发展的,社会是前进的,人的认识水平是会逐步提高的,取何地名合适,鄂、楚能否并存,历史会作出选择,今天人们不必去担心。

媒体朋友还担心一个问题,如果湖北省可以简称楚,是否引起兄弟省人们的异议,因为同属楚地和楚文化孕育地的还有河南、湖南、安徽等省和地区。楚族的渊源历来有北来、东来、西来和土著等四种说法,拙以为,楚族从其主源(王族或公族)看,是源自以黄帝为代表的华夏集团;而从其族群看,则是华夏族与南蛮(苗蛮)相融合而成的民族群体。楚人的先祖是黄帝之后颛顼高阳氏,居地在今河南新郑一带的黄河中游地区。楚人南徙及建国后,河南的浙丹、南阳、方城(楚长城)等豫西南一带都是楚国的属地和楚文化的中心地。公元前278年楚先鄢郢后,徙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称「郢陈」(公元前278——公元前241年),长达37年之久。河南省要简称为楚,当然是说得过去的,但河南省是华夏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向有「中州」、「中原」之称,当然再没有必要去称「楚」了。安徽地处江淮中心,楚人足迹遍及安徽、江淮各地,春秋时楚与吴在此争夺激烈,战国时安徽更为楚国属地,公元前241年楚徙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仍名「郢」,直至公元前223年楚亡。但是,安徽毕竟是楚文化、吴越文化乃至中原文化相到浸染之地,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徽文化。如徽商足迹遍及全国,对中国的商业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再不必去把安徽简称为楚,安徽商业界也不必再去称「楚商」了。湖南省与湖北省近邻,隔江湖相望,楚人足迹遍及湖南各地。屈原流亡在沅湘一带,很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取材写成的,宋黄伯思的「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远山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的关于「楚」之名论,是包括今两湖地区的。愚在两湖之交生活了十几年,当地人民语言和习俗习惯,完全是一致的,所以湖南人称湖南为楚,称自己是楚人,也充满了如同湖北人一样的自豪感情。不过,自1664年(清康熙三年)清分别置湖北巡抚(治所武昌)、湖南布政使司(后改名湖南巡抚,治所长沙)后,人们习惯称湖北为「楚」、湖南为「湘」了。从此,「湖湘文化」、「湘绣」、「湘剧」,十分有名。这也是相沿成俗的结果,与湖北省流行的「荆楚文化」、「楚布」、「楚剧」之称一样铿然有声。所以,愚以为湖南是不必再另称楚了。当然,湖南人对」楚「有感情,也可以称湖南省为楚,称自己是楚人,湖北人会感到很亲切,绝不会反对。正如我是江西人,不少荆州、武汉朋友称我是楚人,我深以为然,因为江西毕竟曾是楚国的属地,」楚尾吴头「,这里和安徽等地一样,无疑也受到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浸润。我们今天说的楚人、秦人或吴人、越人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当然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实际上并无严格具体的界定,含有模湖性。陈胜、吴广、今河南人,项羽、刘邦,今江苏人,在拙著中,就称他们为楚人,他们领导的起义,拙著称之为以楚人为主体的秦末人民大起义,因为楚国版图广阔,在楚宣、威王盛世和楚怀王前期,几乎囊括大江两岸和江东、江南以及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故秦(楚)汉以后就留下了「三楚」之说,称他们是楚人也是妥当的。今有人乐意把湖北省简称为「楚」,经商的自称为「楚商」,是因为楚国的腹地毕竟在湖北省,楚文化的中心地也毕竟在湖北省,他们的这种文化诉求和自豪感,应该受到尊重。至于「鄂楚之争」实乃无谓之争,折腾自己,消耗精力,毫无意义,应该罢息。

(作者系长江大学史学教授)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