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對中醫有所瞭解的朋友,對小柴胡湯應該都不陌生,小柴胡湯出自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是經典名方,在《傷寒論》闡述多達18條,如:

  原文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雖本方兼證繁多,但仲景有云:“傷寒中風,有柴胡湯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若爲外感風寒,中於少陽經,且有如下諸症之一,如往來寒熱、胸脅滿痛、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

  便可處小柴胡湯,若辯證正確,方藥到病必除。

  典型病例:

  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腫瘤科收治的一晚期乳腺癌並肺部、胸椎等多處轉移,需要服用強效鎮痛藥物(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的中年女性患者張女士。

  久病身體虛弱,且入院前3天因洗澡受涼後出現惡寒發熱,體溫多在38℃左右。可汗出熱退,略有咳嗽,胸悶氣短,乏力納差,胸脅、胸背皆痛疼。

  入院後血象基本正常,當時考慮合併呼吸道感染,先予阿奇黴素抗感染治療2天,患者發熱不減反升,並出現噁心嘔吐。

  當時考慮阿奇黴素未能有效控制感染,又有胃腸道不良反應,便改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繼續抗感染治療3天,在此期間患者仍先有畏寒,隨後體溫躥升至39.5℃,可自行汗出熱退,如此反覆寒熱,伴有口乾口苦,胸脅滿痛、腹脹噁心嘔吐,咳嗽咳白黏痰,氣短乏力,不欲飲食,舌淡,苔白,脈弦細。

  黃向春醫生認爲患者正是外感寒邪,不從表解,而入半表半里之少陽,具有小柴胡湯證四大主症: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遂投以小柴胡湯加減:

  柴胡24克 黃芩9克 人蔘10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12克 生薑10克 厚朴10克 陳皮10克

  大棗10克

  患者服用上方後寒熱程度減輕,腹脹嘔吐,口乾苦等症均有減輕,5劑服完後已無發熱,諸症均減,體力進食都改善。

  在此基礎上加用口服卡培他濱化療抗腫瘤,腫瘤逐漸控制,胸背疼痛逐步緩解,可減停鎮痛藥物,且體質日趨改善,病情好轉出院。

  黃向春醫生的指導老師,湖南省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專家曹國立主任中醫師、副院長介紹

  小柴胡湯證的臨牀應用非常廣泛,確實爲仲景之神方,本案黃向春醫生詳查病因,病機把握準確,處方加減適宜,方有非常好的療效。

  醫生需要讀懂悟透經典,臨證需仔細思辨,如病機確爲邪入半表半里,樞機不利,方可處用本方,絕不可以斷章取義。

  世易時移,自然、人文環境和飲食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辯證比古時更加複雜,更加需要細心判斷。

  如下元虛損,而氣機上逆者,所有升發之藥都當慎重而用,或不用。有的醫生不分表裏寒熱虛實,凡見發熱概用此方,如若氣機下陷之人,用之或無大礙。

  氣上衝,下元不固,頭暈自汗等人,如用小柴胡或者其他含有柴胡的藥劑,比如升陷湯,逍遙散,四逆散等,都可能會加重病情。

  比如清代名醫張錫純,在遇到氣機上逆時,凡柴胡,升麻,桔梗等升提之藥,就不用了。

  (編輯Rachel。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 腫瘤科 黃向春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