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在河边走,从未湿过鞋。很不凑巧的是,今天这双鞋子湿了。

昨天小T正躺著的时候,突然收到一条消费简讯,被告知有一笔境外消费,这是真的「躺著中枪」。

从消费的货币来看,消费发生在霓虹国;从支付类型来看,是「境外pos支出」;从金额数值来看,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案例。

综合起来这貌似是一笔发生在日本的线下陌生品种交易,但大妈行的消费记账比较特殊,就算是境外的线上消费,也会显示为「境外pos支出」。

2

此次被盗刷的卡是大妈行的大莱白,得益于其免8年年费的优惠,这张卡平时基本不用(丢在抽屉已经1年多了),因此筛选交易商户较为方便。

之后,小T把此次消费当作盗刷开始了一系列流程:

  • 第一时间去大妈行的ATM机上做了一次余额查询,以证明卡在自己身边;
  • 因银行和手机页面无法查询到交易商户,致电工行客服询问本次交易的具体商户名称,用以推断本次交易的平台。经过后台的咨询,本次的交易商户为「ntt data syu tokyo」;
  • 搜索商户名称,得到的基本信息如下:

由此可见,本次消费的商户为日本NTT DATA(NTT数据)集团,该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NTT(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集团旗下五大核心集团之一,是东京证交所上市公司,日本信息产业协会(JISA)会长单位,世界IT服务企业排名前十强,日本IT服务企业排名居首。

  • 商户资质不错,但是小T的卡片并未在其相关商户进行过消费,因此大致推断为盗刷,致电客服要求挂失补卡。

  • 大妈的境外交易不能直接冻结,必须待本次交易入账之后再进行拒付,并且拒付需5刀的手续费,拒付成功予以减免。

3

流程虽然走完,但是消费不能不明不白,于是小T开始了深扒。

  • 由于大莱白消费较少,将历史上日本消费的明细调出之后,发现仅在堂吉诃德、松本清和日本亚马逊进行过消费;
  • 实体店堂吉诃德和松本清的上次消费在一年以前,由于目前有些跨国盗刷历时会有一年之久,因此存在被上述商户盗刷的可能。由于证明了实体卡片在身边,因此如果是实体商户的盗刷拒付基本没有问题;
  • 对于日本亚马逊,目前该卡绑定了默认支付,但是后台并无相关交易记录。

这就让人很焦虑了,日亚虽然安全系数比较高,但是如果是线上盗刷,处理起来就会麻烦很多:大部分线上盗刷成功的案例都是本人和商户联系并且取消对应订单之后才能拒付成功,卡组织或者银行处理速度和成功率都不理想。

4

再次搜索对应商户,完全无法找到对应的网站和订单,大部分线上盗刷寻找对应商户都如同大海捞针。

由于日亚交易较为频繁,本次盗刷日亚的可能性更大。于是考虑从日亚著手,首当其冲的就是万恶的prime会员,这个会员的自动续费中枪的人著实不少。

当看到「下一次付款」时间的时候,小T的心里顿时平静了。本次「盗刷」时间在4月6日,而下一次年费支付时间是明年的4月6日,时间吻合!

而在支付方式一栏,可以看到是礼品卡和信用卡组合支付的方式,难怪会出现「2148日元」这样另类的交易金额,如果交易的金额是3900日元,小T应该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日亚prime的「关怀」。

5

对于prime,小T基本不会考虑使用(日亚prime使用的几率比较多),因此需要把交出的钱再收回来。亚马逊prime有个优势,支付年费之后若没有享受相应的prime待遇,可以将支付的费用悉数退回。

点击「立即终止」,「盗刷」的钱就又回来了。

6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次不算是盗刷的案例,但是在未知的情况下,陌生的交易都需要按盗刷之后的流程进行自我保护。

这次亚马逊prime会员支付商户与亚马逊没有任何可联想的关系,因此很容易让人觉得是电信诈骗、电信盗刷(NTT data),从而产生紧张情绪。如果看本文的你们也有类似的商户,可以直接取消prime,而不需要像小T这样去挂失补卡,毕竟在各平台重新绑定一遍信用卡也是件麻烦的事。

你们有没有过什么盗刷的经历?欢迎和小T、和广大粉丝分享。

weixin.qq.com/r/60QRCRH (二维码自动识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