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彼得兔,与陪伴我们童年里的小兔子形象差的有些远的。这只兔子只穿上衣不穿裤子,却一点也不流氓,反倒是萌翻众人。

这只「痞的兔「,并不是只中国兔子。可这只兔子却能够瞬间气场爆棚,圈得粉丝无数,若是哪天混迹于自媒体,也一定会是号人物。

电影里的这些兔子应该是美国滴。操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还会用美式俚语瞎白话。

这「痞的兔」一身帅气的蓝色夹克,却没有穿裤子。

是的,他是真的是没穿裤子。却一点儿也不显下流。不仅「痞的兔」不穿,其他的兔子也都不穿......

还是先接受电影里的兔子只穿夹克,不穿裤子的现实的吧。或许,他们是为了更快的奔跑吧。穿个短裤都嫌累赘。

《比得兔》由威尔·古勒执导,詹姆斯·柯登、多姆纳尔·格里森、萝丝·拜恩配音的真人动画喜剧冒险片。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毕翠克丝·波特所著同名童话读物 。讲述了田园冒险大王「比得兔」 带领一众伙伴,与麦奎格(多姆纳尔·格里森饰)为争夺菜园主权和隔壁美丽女主人比伊(萝丝·拜恩饰)的喜爱而斗智斗勇的爆笑故事。

此外,影片中的英国风景也得到一致好评,彼得兔的家乡位于「全球50个必去景点之一」的英国湖区,还有惬意的田园美景和旅游标志大本钟、伦敦眼、皇家卫兵等都将在片中悉数展现。

影片于2018年2月9日在美国上映,并计划元宵节左右在中国大陆上映。

总之,「痞的兔」是一只太有个性的兔子,善良,机智,勇敢,幽默,天生的领袖气质,卖萌搞怪达人,还是个整蛊高手。

想更多的去了解这只「痞的兔」,还是相约去观影吧。


彼得兔,英国百年最经典IP。1902年,它诞生于英国女作家、插画家碧雅翠丝·波特笔下。

碧雅翠丝·波特的成功绝不仅仅在文学层面,那还是一个女性地位低下、无法外出工作的年代,可她却凭借《彼得兔》,还有自己超前的版权意识、理财意识,成为一位经济独立的女性。

不过,童话总是骗人的,温情脉脉(尽管难免时代背后的苍凉)的《彼得兔》故事背后,其实也有一些暗黑的历史。比如碧翠克丝·波特在创作时,「会用水煮不知多少只兔子,剥干净毛皮和肌肉,剔干净骨架,只为观察兔子的骨头结构」。

如果她生于现在这个时代,就不需要这样做了,因为技术的进步使得一切都有了可能。如果她能看到自己笔下的兔子在大银幕上活蹦乱跳,不知会是何感受。

但是这部真人版《彼得兔》跟原故事的差异实在太大。当然,原著的影子还在。原著《彼得兔》的第一个故事中,彼得兔不听从妈妈劝告,溜进麦格雷戈先生的菜园,偷吃各种蔬菜。结果,它被麦格雷戈先生发现,逃跑时丢了自己的蓝夹克和鞋子。麦格雷戈先生就用这件蓝夹克和鞋子做成稻草人放在菜园中。

电影中也出现了这个稻草人,并且成功诱捕了彼得兔。之所以能够成功诱捕,是因为蓝夹克对彼得兔来说有重要意义,不拿回来不行——当年,老麦格雷戈侵占了兔子的家园,并且将彼得兔的父亲做成了兔肉馅饼,蓝夹克就是父亲的遗物。但当老麦格雷戈打算收拾彼得兔时,却心脏病突发而亡。这个剧情与原著已经完全不同,至于后面,小麦格雷戈出场,剧情的走向就跟原著一点点关系都没有了。

其实碧雅翠丝·波特的原著,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保守主义者的价值观。彼得兔的妈妈一再告诫彼得兔不要进菜园,建议它去摘蓝莓,让它学会自食其力。同样,在电影中变成反派人物的老麦格雷戈,其实也是个典型的保守主义者,勤劳且精心打理菜园,并且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这种自力更生的思维,其实是盎格鲁撒克逊体系的底色。

相比之下,电影版的三观可是完全不同。电影中的彼得兔说:「地球不是遗产,是我们从子孙那里借来的」。这个环保大道理当然是正确的,但在电影的具体呈现中,却是以对私有财产的侵犯来实现的。有人批评电影版《彼得兔》虽然爆笑但三观不正,并非无因。


真人版《彼得兔》在国内上映几天了,票房不温不火,但口碑却很不错。尤其是对于小朋友观众而言,这只来自英国的兔子著实带来了不少欢乐!

在影院看完《彼得兔》这部电影之后,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所有的小动物都很萌!很可爱!尤其是兔子们,似乎像熊猫一样天生招人喜欢!

是的,影片大多数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可爱、热闹、幽默。在以彼得兔为主的动物群体里,《彼得兔》为我们展现了多种动物样态,兔子、小猪、小鸟、刺猬、麋鹿、白鹅、公鸡等等,很丰富,也很可爱。在逼真的特效效果下,每个动物都显得极其真实,并且各显萌态,令人觉得动物世界很美好。

尽管动物们都很可爱,女主角也很亲切,男主人公也有闪光点,但影片的故事略显单薄,整体只能算中规中矩。

因为是根据英国经典IP改编的真人动画电影,《彼得兔》在故事上难以放开手脚,只能在兔子、菜园、贝莉和麦格雷戈之间展开,多少有些局限。故事也多半在表现兔子与人的「大战」之上,拎出来看就显得有些单调,但细节都做得很好。

彼得兔带领兔子兄妹们闯入菜园,和麦格雷戈之间的几番较量,去市区、去伦敦的旅途,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了英伦幽默的趣味,既可爱又欢乐。

比如彼得兔和本杰明兔一起走电线时,彼得突然变直,做出走钢丝状;重新接好电丝之后,假装被电到的样子,以及麦格雷戈各种被电;麋鹿看见车灯之后的两次「好亮啊」;公鸡每天不一样的打鸣说明……诸如此类,都很有意思,令人捧腹。

它有一个童话般的结尾,也传递了爱、勇气、分享、敢于认错、互相谅解等正能量主题。但不得不说,《彼得兔》可能更适合幼小孩童观看,或者家长带著孩子观看,成年观众如果没有一点童心,估计会觉得它有些幼稚。还有,片中呈现的英国乡村很美,足够赏心悦目。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路。


电影《比得兔》上映,其中的「彼得兔」形象出版于1902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成为很多小朋友的童年回忆。

比得兔,又译作彼得兔,是由毕翠克丝·波特小姐(Helen Beatrix Potter)所创作。波特小姐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866年,波特出生於伦敦的一个商人家庭。

在这个经济状况不错的家里,爸爸妈妈为她和弟弟请来家庭教师,为她打下文学创作和绘画的基础。对于小波特来说,这种类似私塾的教育方式,唯一的弊端恐怕就是缺少同龄的伙伴,所以她特别喜欢养各种小动物。她尤其喜欢小兔子,同时养了好几只。正是因为和小兔子的朝夕相处,她笔下的彼得兔才会这样栩栩如生。

1893年9月,以前的家庭教师安妮的小儿子生病了,卧病在床。波特得知此事后,就写了一封信,帮助这个孩子打发病床上的无聊时光。这封信里讲了几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还配有漂亮的素描插画。

安妮的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故事,波特后来又陆续写了几封这样的信。

1901年,波特想要将这些故事出版。她先后把稿件投给了6家出版社,却都遭到了拒绝。于是她自费印刷了250册黑白插图的彼得兔绘本。没想到一经上市马上就卖光了。就连《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也是购买者之一,还对她的作品大为赞叹。

这时,之前曾拒绝过她的某家出版商找上门来,购买了这套故事的版权。不过,出版商建议她改为彩色插画。波特接受了这个建议,用她所擅长的水彩开始为插图上色。1902年,正式出版的《彼得兔的故事》大受欢迎,多次再版加印,波特一举成名。

喜爱自然科学的她,经常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1967年,英国的著名菌类博士费特利在其《路边与森林的菌类》一书中使用的60幅水彩画,就全部出自波特之手。

波特的插画画面线条细腻,神态生动,色彩逼真。她在画面中让动物们像人一样站起来,还给他们都穿上了衣服,但仍然保持了动物的生物特征,真实感十足。

此外,在波特的作品中,插画不再只是文字的陪衬和重现,而是和文字互为补充,相互推动。拿下图来说,当兔妈妈叮嘱著那些要注意的事情时,小兔彼得却已经不耐烦地转身离去。

几个兔宝宝的性格跃然纸上,同时也为彼得后面的遇险打下伏笔。

这也就难怪人们会把《彼得兔的故事》比作童书中的《圣经》,称波特是「现代图画书之母」。

1903年,波特购买了风景秀丽的湖区山顶农场并在此长期居住。

1913年,波特和律师威廉·赫利斯结婚。威廉也非常热爱大自然,他们一起买下4000英亩左右的湖区土地,致力于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一起度过了30年的幸福时光。

他们夫妻二人去世后,将购买的大片土地都捐赠给致力于自然环境保护的信托基金。这个地方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彼得兔爱好者和波特迷们可以来这个地方寻找当初波特创作的痕迹。

创作出《哈利波特》经典的J·K·罗琳曾经这样说:「所有的孩子,都应该熟读《彼得兔》系列中的每一个故事。 」


从可爱的萌萌哒的动画人物,再到不能再赞的电影配乐,片子产生的瞬间带入感铺面而来,让你轻松放下疲惫的身心。

有人说,动画是拍给成年人看的。简单的剧情却打动人心。没有口号式的说教,没有让人厌烦的正能量演绎,暖暖的温馨。

大舌头的兔子,舞动的麻雀,更是强大的加分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