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彼得兔,與陪伴我們童年裡的小兔子形象差的有些遠的。這隻兔子只穿上衣不穿褲子,卻一點也不流氓,反倒是萌翻眾人。

這隻「痞的兔「,並不是隻中國兔子。可這隻兔子卻能夠瞬間氣場爆棚,圈得粉絲無數,若是哪天混跡於自媒體,也一定會是號人物。

電影裏的這些兔子應該是美國滴。操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還會用美式俚語瞎白話。

這「痞的兔」一身帥氣的藍色夾克,卻沒有穿褲子。

是的,他是真的是沒穿褲子。卻一點兒也不顯下流。不僅「痞的兔」不穿,其他的兔子也都不穿......

還是先接受電影裏的兔子只穿夾克,不穿褲子的現實的吧。或許,他們是為了更快的奔跑吧。穿個短褲都嫌累贅。

《比得兔》由威爾·古勒執導,詹姆斯·柯登、多姆納爾·格里森、蘿絲·拜恩配音的真人動畫喜劇冒險片。影片改編自英國作家畢翠克絲·波特所著同名童話讀物 。講述了田園冒險大王「比得兔」 帶領一眾夥伴,與麥奎格(多姆納爾·格里森飾)為爭奪菜園主權和隔壁美麗女主人比伊(蘿絲·拜恩飾)的喜愛而鬥智鬥勇的爆笑故事。

此外,影片中的英國風景也得到一致好評,彼得兔的家鄉位於「全球50個必去景點之一」的英國湖區,還有愜意的田園美景和旅遊標誌大本鐘、倫敦眼、皇家衛兵等都將在片中悉數展現。

影片於2018年2月9日在美國上映,並計劃元宵節左右在中國大陸上映。

總之,「痞的兔」是一隻太有個性的兔子,善良,機智,勇敢,幽默,天生的領袖氣質,賣萌搞怪達人,還是個整蠱高手。

想更多的去了解這隻「痞的兔」,還是相約去觀影吧。


彼得兔,英國百年最經典IP。1902年,它誕生於英國女作家、插畫家碧雅翠絲·波特筆下。

碧雅翠絲·波特的成功絕不僅僅在文學層面,那還是一個女性地位低下、無法外出工作的年代,可她卻憑藉《彼得兔》,還有自己超前的版權意識、理財意識,成為一位經濟獨立的女性。

不過,童話總是騙人的,溫情脈脈(儘管難免時代背後的蒼涼)的《彼得兔》故事背後,其實也有一些暗黑的歷史。比如碧翠克絲·波特在創作時,「會用水煮不知多少隻兔子,剝乾淨毛皮和肌肉,剔乾淨骨架,只為觀察兔子的骨頭結構」。

如果她生於現在這個時代,就不需要這樣做了,因為技術的進步使得一切都有了可能。如果她能看到自己筆下的兔子在大銀幕上活蹦亂跳,不知會是何感受。

但是這部真人版《彼得兔》跟原故事的差異實在太大。當然,原著的影子還在。原著《彼得兔》的第一個故事中,彼得兔不聽從媽媽勸告,溜進麥格雷戈先生的菜園,偷喫各種蔬菜。結果,它被麥格雷戈先生髮現,逃跑時丟了自己的藍夾克和鞋子。麥格雷戈先生就用這件藍夾克和鞋子做成稻草人放在菜園中。

電影中也出現了這個稻草人,並且成功誘捕了彼得兔。之所以能夠成功誘捕,是因為藍夾克對彼得兔來說有重要意義,不拿回來不行——當年,老麥格雷戈侵佔了兔子的家園,並且將彼得兔的父親做成了兔肉餡餅,藍夾克就是父親的遺物。但當老麥格雷戈打算收拾彼得兔時,卻心臟病突發而亡。這個劇情與原著已經完全不同,至於後面,小麥格雷戈出場,劇情的走向就跟原著一點點關係都沒有了。

其實碧雅翠絲·波特的原著,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當時保守主義者的價值觀。彼得兔的媽媽一再告誡彼得兔不要進菜園,建議它去摘藍莓,讓它學會自食其力。同樣,在電影中變成反派人物的老麥格雷戈,其實也是個典型的保守主義者,勤勞且精心打理菜園,並且想盡一切辦法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這種自力更生的思維,其實是盎格魯撒克遜體系的底色。

相比之下,電影版的三觀可是完全不同。電影中的彼得兔說:「地球不是遺產,是我們從子孫那裡借來的」。這個環保大道理當然是正確的,但在電影的具體呈現中,卻是以對私有財產的侵犯來實現的。有人批評電影版《彼得兔》雖然爆笑但三觀不正,並非無因。


真人版《彼得兔》在國內上映幾天了,票房不溫不火,但口碑卻很不錯。尤其是對於小朋友觀眾而言,這隻來自英國的兔子著實帶來了不少歡樂!

在影院看完《彼得兔》這部電影之後,最大的一個感受是:所有的小動物都很萌!很可愛!尤其是兔子們,似乎像熊貓一樣天生招人喜歡!

是的,影片大多數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可愛、熱鬧、幽默。在以彼得兔為主的動物羣體裏,《彼得兔》為我們展現了多種動物樣態,兔子、小豬、小鳥、刺蝟、麋鹿、白鵝、公雞等等,很豐富,也很可愛。在逼真的特效效果下,每個動物都顯得極其真實,並且各顯萌態,令人覺得動物世界很美好。

儘管動物們都很可愛,女主角也很親切,男主人公也有閃光點,但影片的故事略顯單薄,整體只能算中規中矩。

因為是根據英國經典IP改編的真人動畫電影,《彼得兔》在故事上難以放開手腳,只能在兔子、菜園、貝莉和麥格雷戈之間展開,多少有些侷限。故事也多半在表現兔子與人的「大戰」之上,拎出來看就顯得有些單調,但細節都做得很好。

彼得兔帶領兔子兄妹們闖入菜園,和麥格雷戈之間的幾番較量,去市區、去倫敦的旅途,很多地方都表現出了英倫幽默的趣味,既可愛又歡樂。

比如彼得兔和本傑明兔一起走電線時,彼得突然變直,做出走鋼絲狀;重新接好電絲之後,假裝被電到的樣子,以及麥格雷戈各種被電;麋鹿看見車燈之後的兩次「好亮啊」;公雞每天不一樣的打鳴說明……諸如此類,都很有意思,令人捧腹。

它有一個童話般的結尾,也傳遞了愛、勇氣、分享、敢於認錯、互相諒解等正能量主題。但不得不說,《彼得兔》可能更適合幼小孩童觀看,或者家長帶著孩子觀看,成年觀眾如果沒有一點童心,估計會覺得它有些幼稚。還有,片中呈現的英國鄉村很美,足夠賞心悅目。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路。


電影《比得兔》上映,其中的「彼得兔」形象出版於1902年,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成為很多小朋友的童年回憶。

比得兔,又譯作彼得兔,是由畢翠克絲·波特小姐(Helen Beatrix Potter)所創作。波特小姐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1866年,波特出生於倫敦的一個商人家庭。

在這個經濟狀況不錯的家裡,爸爸媽媽為她和弟弟請來家庭教師,為她打下文學創作和繪畫的基礎。對於小波特來說,這種類似私塾的教育方式,唯一的弊端恐怕就是缺少同齡的夥伴,所以她特別喜歡養各種小動物。她尤其喜歡小兔子,同時養了好幾隻。正是因為和小兔子的朝夕相處,她筆下的彼得兔才會這樣栩栩如生。

1893年9月,以前的家庭教師安妮的小兒子生病了,臥病在牀。波特得知此事後,就寫了一封信,幫助這個孩子打發病牀上的無聊時光。這封信裏講了幾個關於小兔子的故事,還配有漂亮的素描插畫。

安妮的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故事,波特後來又陸續寫了幾封這樣的信。

1901年,波特想要將這些故事出版。她先後把稿件投給了6家出版社,卻都遭到了拒絕。於是她自費印刷了250冊黑白插圖的彼得兔繪本。沒想到一經上市馬上就賣光了。就連《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也是購買者之一,還對她的作品大為讚歎。

這時,之前曾拒絕過她的某家出版商找上門來,購買了這套故事的版權。不過,出版商建議她改為彩色插畫。波特接受了這個建議,用她所擅長的水彩開始為插圖上色。1902年,正式出版的《彼得兔的故事》大受歡迎,多次再版加印,波特一舉成名。

喜愛自然科學的她,經常觀察身邊的各種生物。1967年,英國的著名菌類博士費特利在其《路邊與森林的菌類》一書中使用的60幅水彩畫,就全部出自波特之手。

波特的插畫畫麵線條細膩,神態生動,色彩逼真。她在畫面中讓動物們像人一樣站起來,還給他們都穿上了衣服,但仍然保持了動物的生物特徵,真實感十足。

此外,在波特的作品中,插畫不再只是文字的陪襯和重現,而是和文字互為補充,相互推動。拿下圖來說,當兔媽媽叮囑著那些要注意的事情時,小兔彼得卻已經不耐煩地轉身離去。

幾個兔寶寶的性格躍然紙上,同時也為彼得後面的遇險打下伏筆。

這也就難怪人們會把《彼得兔的故事》比作童書中的《聖經》,稱波特是「現代圖畫書之母」。

1903年,波特購買了風景秀麗的湖區山頂農場並在此長期居住。

1913年,波特和律師威廉·赫利斯結婚。威廉也非常熱愛大自然,他們一起買下4000英畝左右的湖區土地,致力於保護這裡的生態環境,一起度過了30年的幸福時光。

他們夫妻二人去世後,將購買的大片土地都捐贈給致力於自然環境保護的信託基金。這個地方被完好地保留下來,彼得兔愛好者和波特迷們可以來這個地方尋找當初波特創作的痕跡。

創作出《哈利波特》經典的J·K·羅琳曾經這樣說:「所有的孩子,都應該熟讀《彼得兔》系列中的每一個故事。 」


從可愛的萌萌噠的動畫人物,再到不能再贊的電影配樂,片子產生的瞬間帶入感鋪面而來,讓你輕鬆放下疲憊的身心。

有人說,動畫是拍給成年人看的。簡單的劇情卻打動人心。沒有口號式的說教,沒有讓人厭煩的正能量演繹,暖暖的溫馨。

大舌頭的兔子,舞動的麻雀,更是強大的加分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