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八年即公元1410年,原內閣首輔大學士解縉外放三年,司職交趾布政司參議,總得來說中規中矩。

  這年2月,交趾布政司奉命進京彙報工作,因爲交趾布政司的最高行政長官、布政使王偁和解縉私交不錯,所以就這個好活給瞭解縉。指定解縉,代表布政司進京向中央政府彙報工作。、

  這是一次難得的覲見皇帝的良機,如果彙報成功,不僅交趾布政司要受到嘉獎,沒準解縉本人也有可能重回中央。

  解縉做了充足準備,寫了詳實報告,時年42歲的他,信心滿滿地來到京城。但不巧的是,他卻沒有機會見到皇帝。皇帝不在京城,朱棣外出征戰韃靼,剛剛率軍北征了。

  在永樂年代的史料中,我們經常看到朱棣北征的記錄。那麼,這個北征韃靼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知道,明朝雖然滅了元朝,但並未完全消滅蒙古鐵騎在中國的勢力,一部分蒙古鐵騎跑到了中國北方沙漠地帶,分裂爲韃靼瓦剌等部落,繼續襲擾大明。爲了徹底解決北部邊患問題,朱棣穩定國內局勢後,從永樂八年即公元1410年開始,親率明軍進行五次北征。此次北征爲第一次,特點是:作戰的週期非常長。

  史料記載,永樂八年朱棣第一次北征,“二月十日”師出京城,在路上行了整整三個月,直到五月八日,才發現敵軍、斷斷續續交鋒了兩個月。七月中旬北征結束,朱棣率大軍折返北京,返程時間小半年,等到達都城南京,已經是歲末,11月了。爲什麼北征軍行軍速度這麼慢?這就和朱棣親征的目的有着相近的原因。對於朱棣執意北征且五次親征的動機,一般學者都認爲不是雄武偉略,就是窮兵黷武,其實,還有一個軟性因素,卻被忽略了。那就是“郊遊、狩獵”心態。行伍出身的皇帝大都不願悶在宮中,但外出遊玩的方式各有所好。比如有的皇帝喜歡下江南,打着微服私訪的旗號尋花問柳,而朱棣的出遊方式是遠征。

  史料記載,朱棣的北征軍一路遊山玩水、狩獵賞景,所獲者野馬、狡兔、黃羊甚多,一路上,朱棣的談話也無非圍繞着風景:“汝等觀此,方知塞外風景”。“四望空闊,又與每日所見者異”,這和軍國大事沒有關係,實乃遊客觀光之語。這個樣子的朱棣,行程能短得了嗎?

  就這樣,從二月等到十一月,解縉等得花兒開了又謝,實在是等不下了。本來,解縉在京城閒居等皇帝前期,心情非常好,還詩興大發,寫了不少詩,其中有句詩歌很體現心情:“丈夫有志亦如此,筆下自有鬼與神”。

  可見,他是躊躇滿志,準備東山再起的。

  但是,一等半年多,單位那邊還等彙報結果呢,老這麼等下去也不是辦法,漸漸他失去了等待耐心,於是做了一生中最不該做的一件事。

  未能等到皇帝的解縉,靈機一動:當今皇上不在,不如去拜見監國,如此也算完成了使命,對單位也能交差了。

  監國,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國家代理元首,總統外出訪問,國不可一日無主。那麼,總統行前就要任命代理總統。臨時執掌國家最高行政權。

  那麼,當時誰是大明的監國呢?

  在古代中國,如果不出意外,監國一位大都由儲君、也就是皇帝的固定接班人太子擔任。保守的大明王朝當然更不例外。朱棣在出徵前,任命太子朱高熾爲監國,替皇帝代理朝政。

  既然皇帝不在家,那就是向代理皇帝彙報吧,於是解縉走入東宮,向擔任監國的太子朱高熾彙報工作。不知解縉是怎麼向朱高熾彙報工作的,朱高熾給解縉說了什麼。總之,彙報結束後,才子樂顛顛地回單位工作去了。史料沒有關於關於這場會見的詳實記錄,但根據解縉的表情,可以做個合乎邏輯的版本猜想:

  朱高熾見到昔日恩師登門,又驚又喜,師徒二人惺惺相惜,好一番敘舊。

  解縉對朱高熾彙報工作的同時,還訴說了思念,和自己所蒙受的委屈。朱高熾大爲同情,對解縉高度評價和勉勵。

  通過這次彙報,解縉以爲自己要否極泰來了,即便當今皇帝不用我,下屆皇帝已經心中給我預留一席了,殊不知,他這不是否極泰來,而是走向深淵。

  如果按我們常人角度看,皇帝不在,地方大員來京彙報工作,去朝見正在留守監國的皇太子,這種事,於公於私,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各位不知,古代老皇帝和現代一些單位老領導一樣,出於對最高權力的迷戀,最忌諱“人未走茶先涼”,最狠“忘本”屬下。所以儲君之位就非常敏感。

  老皇帝即便立了儲君,這個儲君在接班之前也要備受煎熬和考驗,單以權力而論,儲君個人幾乎與國家統治大權絕緣,往往沒什麼實權,且地位充滿變數。歷史上,太子被老皇帝懷疑、監視、廢除,甚至被殺,遭遇非正常死亡、以悲劇收場的情況屢屢發生。

  到了大明王朝,雖然趨於保守,堅守嫡長制,儲君的確立相對有序,但太子的地位也不併十分安穩。永樂二年,朱高熾雖被父親朱棣立爲太子,但沒過上一天踏實日子,因爲二弟朱高煦奪嫡之心仍在膨脹,戀權的父親生性多疑,所以自己受到的狐疑和審查並未消失,反而加重了。他的儲君生涯,一開始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壓力山大。

  朱高熾做了五年太子後,由於北部邊關戰事吃緊,父親朱棣要在外面建功立業,所以不得不把他叫來擔任監國。雖然給了監國之位,但監國之權卻是限制級的。朱棣給朱高熾的授權不包括以下三項內容:文武除拜、四裔朝貢和邊境調發。這三項內容中,第一項是人事任免權,第二項是外交權,笫三項是軍事指揮權,可以說,人事權外交權和軍權都沒交,這三權纔是最高權力的歸屬。即便是臨時,也不屬於朱高熾。

  爲了顯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朱棣還不時敲打太子。比如,永樂七年,朱高熾在擔任監國的一次朝會上,批評了刑部尚書劉觀。不久卻遭到父親寫信批評。因爲這個劉尚書是朱棣的寵臣,老爹的人,豈是兒子你想批就批、想動就動的?朱棣時時告誡兒子,朝中大事,“必須奏決”,明確大事必須向他請示彙報。什麼事,你得提前向我報選題,我批了你才能幹。

  朱棣這樣做,自有他的盤算。他長年在外,萬一太子私啓權柄,將帝國官場操縱在他一人手裏,把自己架空了怎麼辦呢?一旦自己班師回朝,成了太上皇了,還有什麼意思呢?所以,朱棣在離京前嚴格規定:不允許太子獨留私見官員。目的很明顯,防止結黨營私,圖謀不軌。

  爲了確保最高權力不被接班人盜走,朱棣在離京之前,雖令太子監國,但卻加派了特務耳目,對東宮的一舉一動卻進行了嚴密佈控。朱高熾監國,朱棣則監子,權力的傳導過程完全置於朱棣祕密管控之下。在這種監控下,別說一個外人,就是一隻外鳥飛入東宮,也休想躲過皇帝特務的探頭。

  所以,東宮的這次君臣會,朱高熾與解縉的一舉一動,早已被人盯上了,他們看得一清二楚。這是才子的劫數,也是太子黨的一難。

  《明史》記載:“永樂八年,縉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縉謁皇太子而還。”

  才子與太子依依惜別,懷抱希望回到南疆崗位。他以爲不久可以東山再起,再度成爲皇帝寵臣。不知他期望的是本屆皇帝還是下屆皇帝。但是,一個自己埋下的大坑卻被他忽略,把一個沒有一點實權的“傀儡監國”真的當成了“執行皇帝”,豈不是所託非人,挖坑自陷麼?

  盯上才子的,不僅有皇帝的探子,還有天敵的眼線。漢王黨對解縉的一舉一動早就暗中監視。對這些暗中的探頭,解縉一無所知。

  鬼使神差,時間總是就差那麼一點點。當年十一月,解縉前腳剛走,朱棣後腳就回來了。特務紛紛來到老皇帝跟前彙報工作,尤其是漢王朱高煦的眼線,供出了一個重大事件:有人暗中串聯,搞陰謀詭計。舉報解縉“私會太子”。

  《明史》 記載:“漢王言縉伺上出,私覲太子,徑歸,無人臣禮。”

  一個“伺”字,體現了朱高煦整人的毒辣,說解縉是瞧準了老領導出差機會,有預謀地來與新領導私會的。

  那麼,朱棣的反應如何呢?《明史》 記述了三個字:“帝震怒”。

  “無人臣禮”,捅到了這位強人帝王的最敏感處。

  什麼是“無人臣禮”?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分不清大小王,擺不正位置,不懂政治規矩。被指責爲“無人臣禮”的大臣,一般爲行事張狂、目無領導的下屬,放到今天,可能也就是組織紀律問題,但在在古代中國,可了不得,不是違紀,而是彌天大罪!

  在朱棣心中,對文人士大夫是有很大偏見的,尤其對沒有氣節的文人,一邊使用一邊鄙視。

  早在靖難之役成功,登上皇位之初。他就表現了對文人無行的厭惡。

  史料顯示,在朱棣第一次永樂朝會時,爲了表現自己英明神武、從善如流,朱棣命人擡出了一口大箱子,裏面全部是建文帝在位四年來大臣們寫的奏章,其中多爲削藩及靖難的應對之策,對於朱棣當然是多爲不利。

  朱棣笑着對眼下投靠新主的文人們說:這些奏摺裏,是不是也有你們的啊?

  大臣們見了,更是面面相覷,生怕災難降臨在自己頭上,這時候,從大臣中走出一位文官,他叫李貫,曾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皇帝身邊的人。李貫上奏道:啓稟皇上,在這些奏章之中絕對沒有我的。因爲建文帝登基四年來,我沒有寫過一次奏章,更沒有建議削藩這等事情

  李貫對朱棣講這句話的本意,是說他從來沒有與朱棣爲敵,因此應該重用他。誰知朱棣聽了,未置可否,並沒有露出欣喜之情。他反而問道:李貫你爲官幾年?一年朝廷給你多少俸祿?

  李貫如實說了,做了幾年官,享受多少俸祿。聽後朱棣勃然大怒,說道:你爲官幾年,作爲臣子,不寫奏章,不知道爲君王分憂,白白浪費了國家幾年糧食。該當何罪?

  李貫聽了,嚇得戰戰兢兢,手足無措。最後,這個李貫受解縉案牽連,被朱棣免去官職,將其發配雲南,而且要求其三世不得爲官。

  建文事件,徵安南事件,以解縉爲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前倨後恭的表現,令朱棣大爲不屑。同時多疑的他開始懷疑,解縉這麼做是不是在做下一場邀寵新君準備?等我死了再來個鹹魚翻身?

  對水性才子,朱棣出離憤怒。他要撲捉戰機,對才子及太子黨進行一次殘酷清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