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說起解縉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熟悉,可要是說起明朝的曠世之作《永樂大典》,肯定有很多人都知道。沒錯,解縉就是當年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主編,單單這一部宏偉巨著就足以說明解縉的才華,可偏偏這麼有才的人在官場上竟然就不了自己的命。

太有才華太正直的人在官場上很少能混的如魚得水。解縉就是這樣,特別喜歡品評大臣,說蹇義胸中沒有主意,夏元吉不懂得遠離小人,劉俊不知道顧及道義等等,他的心直口快在其他大臣看來就是毒舌+目中無人,時間久了,同事關係就非常糟糕。

永樂八年,解縉進京奏事,恰逢朱棣親征蒙古未歸,於是解縉就到太子朱高熾那裡報告,還沒有等到朱棣回來就離開了。朱高煦聽說了這事,立馬添油加醋找朱棣報告,說解縉故意趁皇帝不在京城的時候私下求見太子,兩人估計早有聯繫。話說到這裡,生性多疑的朱棣勃然大怒,將解縉以「無人臣禮」之罪投入刑獄,連帶著和太子朱高熾有往來的一批大臣全部入獄。

這一關就是五年,其中有不少忠臣都死在了獄中,可是解縉還強撐著,希望有一天可以得到平反。然而,肚子里有墨水的人有時候命里都帶黑。

永樂十三年,正月十三,寒冬臘月。錦衣衛給朱棣呈上了一份準備赦免的囚徒名單,朱棣看到解縉的名字後,就問了一句:「縉猶在耶?」

這句話不管是輕聲一問,還是一種責問,站在他身邊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立刻領悟到朱棣的意思。回到監獄就用酒把解縉灌醉,寒冬臘月里把解縉埋在了雪地里,解縉卒,十年47歲。朱棣的一句話,解縉一條命。


解縉是因為被忌憚,嫉妒,而被人以一個很荒唐的罪名在冬天埋入雪堆凍死的! 解縉(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學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解縉因為才學高而好直言被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謚文毅。


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恃才傲物敢打皇帝,樹敵太多終遭陷害!

民間還有關於解縉的許多傳說。我小時候就聽老人們講過解縉的故事。故事中,解縉是一個很聰明很狡黠的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恃才傲物心性很高,敢作敢為,甚至肆無忌憚。

故事一:

解縉小時候就很聰明,因為家裡很貧窮沒錢上學,他就躲在私塾窗外偷聽學習,竟然學得比裡面的孩子更好。

有人問小解縉:「你父母是做什麼的呀?」

解縉回答:「父挑日月街前賣,母理家中萬本書。」

原來解縉父親是挑水買錢的苦力人,早出晚歸,水桶映著日月倒影。母親是做豆腐的,一塊塊方方正正的豆腐就像是一本本書籍。

過年了,解縉寫了一副對聯貼在大門兩邊:

「門對千桿竹,家藏萬卷書。」

小解縉很聰明,退休在家養老的朝廷重臣曹尚書早有耳聞,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家園裡的無數翠竹竟被寫入了一個窮孩子的對聯,無故沾了他家的風水寶氣,心中老大不爽,於是,就叫家丁把翠竹砍掉一截。

解縉發現對面不遠處的翠竹短了很多,也不知何故,覺得自己寫的對聯因此變化而不夠貼切,於是就修改對聯,在上下聯各加了一個「短」字和「長」字:

「門對千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聽說後,覺得很沒面子,於是就叫人把竹子全部砍掉。

小解縉也覺得奇怪,好端端的翠竹怎麼就不見了?於是又修改對聯,在上下聯各再加一個「無」字和「有」字:

「門對千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覺得小解縉真是不凡,於是就接濟他家,使他有條件正式入學讀書。

故事二:

解縉入朝為官後,主編《永樂大典》。皇帝經常到修編館視察,次數多了就令修編人員免禮。在夏天蚊蟲亂飛的一個悶熱的下午,解縉與同僚調侃。一個同僚激將解縉說:「解學士,你敢打皇上嗎?」解縉一邊拍打從窗戶外面飛進來的蚊子,一邊說道:「這有什麼不敢!」

他們的話音剛落,皇帝就來了。大家頓時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出。解縉卻立馬迎上去,竟然給皇上一記耳光。皇上驚詫萬分,正要大發雷霆,只聽解縉不慌不忙地說:

「蚊蟲叮皇帝,不打等何時。」並張開手掌讓皇上看被打死的蚊子。皇上明知解縉膽大妄為,猜到又可能是他與同僚打賭才有的故作,但也沒有發作,努力隱忍內心的憤怒,強裝笑容說:「愛卿打蚊非打朕,敢作敢為保朝廷。」

解縉由於如此這般樹敵太多,甚至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終於招來殺身之禍。

後來,解縉竟被小人陷害,皇上下令將他投入牢房。最後被人設計來牢中探視,被大量勸酒喝醉後,活埋在牢房外面的厚厚積雪中凍死了。

有關解縉是怎麼死的,民間傳說有多個版本。

有一個傳說版本,說解縉臨死前還算計皇上,讓皇上當著眾大臣念他寫下的「我兒我兒,死在金鑾殿,葬在紫金山」。皇上念完後,發覺又被解縉算計了,但皇上是金口銀牙,說出去的話是收不回來的。於是,只好把解縉埋葬在風水寶地紫金山上。


據史料記載,解縉死於冬死。這是鐵板釘釘毫無疑問。解縉是明代第二內閣首輔、著名學者。洪武十二年進士,歷官御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參與機務,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的學士。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黜,得罪了小人高煦名令錦衣衛用酒灌醉,而後拖到積雪中活活冬死。年僅四十七歲。


解縉參於立嫡之爭,恃才傲物,讓朱棣由欣賞到厭惡,他是個大才子,也是個政治弱智。


挺慘的,雪地里凍死了,記不太清了,好像被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陰了,本來可以不死的,等皇帝再想起他時,人都涼了!??


因為參與奪嫡,被朱棣冷落,最後在一個夜黑風高的雪夜拉到外面凍死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