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明朝解縉被埋在雪堆里凍死,只因他觸碰了封建皇朝的高壓線——皇儲之爭。

解縉的故事

很多人對歷史上的解縉並不是很了解,反而是一些文藝作品對解縉的故事說的比較多,比如單口相聲《解學士趕考》,說的就是明朝解縉的故事。

文藝作品裡把解縉塑造成仙鹿轉世,從小就鋒芒畢露。在他小時候發生了一件事,當時皇帝出了一個題目:要在一幅對聯里出現108位古人的名字,然後向天下徵集。這個事就傳到了解縉的家鄉——江西省吉水縣,解縉聽到皇帝的題目後很快給出了答案:

上聯:雲台三十六將;


下聯:孔門七十二賢。

解縉的對聯傳到皇帝那裡,榮獲全國第一名,解縉的名聲也從此傳開了。

歷史上的解縉

故事是有誇張成分,歷史上的解縉並非仙鹿轉世,不過他確實很聰明,很小的時候就可以作詩。洪武二十年考到解元,第二年又中了進士,他在仕途上的開局是非常順利的,但是由於他青年得志,正當是桀驁不馴的年齡,因此他的很多表現並不能令朱元璋滿意。

解縉做官的時候對於看不慣的人和事總是敢於揭露,有時候自己不出面上奏,就幫別人代寫奏摺,在朝廷中就像是俠客一樣的存在。朱元璋對解縉的行為非常反感,終於有一天爆發了,叫他的爸爸解開把他帶回老家去,炒了他的魷魚。

朱元璋去世後,解縉再次進宮朝見建文帝,希望可以重新踏入仕途。但是因為解縉之前做官得罪太多人了,這次回來遭到一些官員的排擠和陷害,結果被貶到陝西去做一個小小的官史。

這一年解縉已是奔三的人了,一個人在陝西苦苦思索,為什麼自己這麼不受皇帝待見呢?想了很久終於想通了,主要還是自己身上的「刺」太多,處事不夠圓滑。

解縉終於放下高傲的身段,向同撩發出了求助信號,希望有人能拉他一把。翰林學士董倫被解縉感動了,他向建文帝說好話,終於把解縉重新召回京城上班。

解縉的人生轉折點

靖難之役是解縉的轉折點,朱棣從燕京殺回南京城,江山易主,整個大明皇朝面臨著一次大洗牌。解縉抓住這個機會,全心全意地為朱棣出力,從最開始迎接朱棣進城,到後來幫朱棣撰寫各種重要文書,甚至朱棣要清理建文帝時期的奏疏都讓解縉去辦,一時間解縉從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解縉受到朱棣的重用,很多事情都願意與他商量,然而這也把解縉帶入險地。有一天朱棣與解縉商量立皇儲的事情,朱棣的人選是二兒子朱高煦,但解縉建議他立長子朱高熾,兩人的分歧倒是沒什麼問題,然而這事卻惹惱了朱高煦,於是開始對解縉展開猛烈攻擊。

結果,解縉在朱高煦的各種攻擊下敗下陣來,被關進了大牢。

永樂十三年,明成祖朱棣在翻看犯人名單的時候,一個熟悉的名字出現在他眼前,他隨口說道:「縉猶在耶?」

旁邊的錦衣衛心領神會,回到獄中把解縉灌醉,然後拖出去埋入雪堆之中……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被埋入雪堆凍死,這是直接的死因,真正令他致死的,是在太子之爭中,他遭到朱高煦的陷害,再有就是永樂帝朱棣的殘暴。

《明史·解縉傳》記載: 十三年,錦衣衛帥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在耶?」綱遂醉縉酒,埋積雪中,立死。

若寫成白話文,意思是說:永樂十三年,錦衣衛的首領紀綱上呈牢獄中服刑人員的名單,:朱棣看見解縉的姓名之後說:「為什麼解縉還在?」。紀綱心領神會,與解縉喝酒並把他灌醉,然後將他埋在積雪中,活活凍死了。

解縉為何能成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朱元璋即位的第二年,解縉出世,江西吉安府人。解縉與劉伯溫一樣,都是神童。五歲便識字,七歲能寫文,十歲讀千言而過目不忘,十二歲貫穿四書五經的義理。

二十歲考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可謂年輕有為。解縉一生經歷二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修改《元史》、《宋書》、《禮記》,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主編《永樂大典》。

解縉主編的《永樂大典》約有3億字,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更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實際上,史學家認為,《永樂大典》比清朝才子紀曉嵐主編的《四庫全書》更有價值,縱使《四庫全書》有8億字。因此,解縉排在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實至名歸。

伴君如伴虎,才子解縉在朱家王朝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世宦中浮浮沉沉。

解縉20歲初入仕途,剛正不阿,但缺少經驗,因指責兵部鬆懈無為,得罪兵部尚書沈潛。沈潛是當時朝廷內部最大勢力淮西集團的成員,他見解縉一外籍官員敢指責自己,便上疏誣告解縉。朱元璋礙於開國功臣們的情面,加上對解縉本身的直言頗為不悅,雖然很欣賞解縉的才華,但還是將他貶為江西道監察御史。

解縉22歲之時,朱元璋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實則是剷除淮西集團內的開國功臣,但是解縉不知輕重,上疏為李善長辯冤。朱元璋很不高興,覺得解縉雖然才華橫溢,是個可造之材,但欠缺官場歷練,日後會成為群臣攻擊的對象,朱元璋出於惜才,便有心開導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解縉無奈之下,只得回到江西吉安,專心替朱元璋修史,時間長達八年。

朱元璋逝世,身在江西的解縉上南京弔喪。朱允炆繼位時,淮西集團的黨羽對解縉依然懷恨在心,指責解縉「詔旨,且母喪未葬,父年九十,不當舍以行。」朱允炆聽信讒言,便以不孝之名,貶解縉為河州(今甘肅蘭州附近)衛吏,實則是將解縉流放邊境。

直到解縉34歲,禮部侍郎董倫極其欣賞解縉的才華,常在朱允炆跟前稱讚解縉的才華。解縉這才很以召回京師復職,任翰林待詔。

解縉復職一年,朱棣對朱允炆發動靖難之役,成功奪位。朱棣登基之後,對解縉才華也頗為欣賞,升其翰林侍讀,並且讓他著手主編《永樂大典》。

太子之爭,讓解縉命喪黃泉。

1405年,朱棣召解縉入宮,磋商立太子之事。朱棣想立太子的人選有兩個:大兒子朱高熾,二兒子朱高煦。

朱高熾精通儒學,性情儒雅仁慈,與朝中文武大臣相處頗為和諧,但是他武藝平凡,在朱棣前往攻打南京奪位戰爭中,他留守北京,戰功不高。

朱高煦英勇善戰,作風強悍,頗有朱棣的風範,而且攻打南京期間,曾救過朱棣一命,戰功顯赫。因此朱棣偏向立朱高煦為太子。

然而,解縉卻力薦長子朱高熾為太子,對朱棣說:

「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鑒。」

朱棣聽罷,頗為不悅,猶豫不決,解縉見狀繼續說:「好聖孫」。朱棣聽完,龍顏大悅。「好聖孫」是指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他自幼聰明伶俐,文武雙全,既有父親的儒雅仁慈,處事又能睿智果斷。朱棣一直很欣賞喜歡這個孫子,若立他父親朱高熾為太子,繼位之後,將來的皇位再讓朱瞻基繼承,對朱家的天下必然是最有利。

接著,朱棣按禮制,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這讓戰功顯赫的朱高煦非常不滿,從此也對解縉懷恨在心。

同年,朱棣為了讓朱高熾有戰功,穩固他的太子地位,派朱高熾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征伐安南,解縉上疏勸阻,認為這是內耗國力,朱棣心有不悅,覺得是書生之見。朱高熾征伐成功後,在安南設置郡縣,但在治理上,過於仁慈,朱高熾的表現並不能讓朱棣滿意。

而一直戰功顯赫的朱高煦,愈來愈受朱棣的厚待,禮秩與太子朱高熾同等。朱棣的這種做法無疑是在加深朱高熾與朱高煦的矛盾。深知其中要害的解縉上疏勸阻說:「啟爭也,不可。」意思是說,你這種做法是啟動了朱高熾與朱高煦的鬥爭,這是不可行的。

朱棣聽罷,將之當成耳邊風,並且怒火中燒地呵斥解縉,認為這是對他兒子之間的挑撥離間,對解縉更加不滿。

次年,淇國公邱福將朝廷機密「傳達延外」,朱高煦一直對解縉懷恨在心,於是趁此機會嫁禍解縉,說是解縉泄露的朝廷機密。

因此,解縉被「禁中語(指帝王在宮內與親近者所說的不公開的話。)」五年,禍不單行,朱高煦繼續命人誣告解縉「試閱卷不公」等罪,解縉被貶到交趾(今越南)。

41歲,解縉因事入京奏事,恰逢朱棣北征蒙古未歸,解縉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熾後,返回交趾。

朱棣北征歸來,朱高煦又趁機誨言說:「伺上出,私見太子,徑歸,無人臣禮!」朱棣聽罷,勃然大怒,以「無人臣禮」罪下詔獄,而此時的解縉準備去廣東,但在路上,他看到贛江兩岸旱情嚴重,百姓深受其害,便上疏請鑿贛江通南北,引水灌田,以解百姓之苦。可奏書剛至,朱棣看罷更加憤怒,立刻詔令錦衣衛逮捕解縉入獄。

解縉入獄6年之後,出現了本章初寫的那一幕。一代才子解縉,才華橫溢,忠心耿耿,最後獄中被人灌醉,凍死於積雪中,享年47歲,令人唏噓不已。


解縉,著名的「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字大紳,一字縉紳。江西吉水縣人,明初學者、文學家。解縉於洪武二年(1369)出生在江西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據傳解縉自幼便有著過人的天賦,被稱為「神童」。據說他在襁褓之中便開始識字了,五歲時一篇詩文他聽一遍便能夠記住。七歲可以著文章,十歲能夠每天背誦千言的文章並且終身不忘,十二歲時便讀盡了《四書》、《五經》並且能夠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真意。解縉在二十歲的時候中了進士,由此步入仕途。可就是這樣一位朱元璋和朱棣的兩朝寵臣,如此聰明的一位才子,最後的結局竟然是被埋入雪堆中而凍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解縉之所以落得如此慘的下場,就在於他真的太聰明了。有一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說的就是解縉這種人。解縉為官以後,常常因為學識淵博被朱元璋召見,朱元璋在與解縉談論政治時還曾為了鼓勵他說:「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聽了這話的解縉,不僅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還以為朱元璋對他有很深的信賴度。第二天便向朱元璋上呈了萬言書,向朱元璋建議應當改善一些政治舉措,這使得一開始朱元璋十分「讚許」解縉的才華。

後來,得了誇獎的解縉便如同脫韁的野馬一樣開始一發不可收拾起來。上書進言朝廷中的某些官員玩忽職守,因此遭到了一批大臣的記恨,解縉便被他們上書誣告了一番。朱元璋看著解縉的種種行徑,認為解縉過於直言,缺乏該有的修養,不宜繼續留在朝廷為官。於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召見了解縉的父親,對他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於是解縉就這樣跟父親回了家。

後來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繼位後,建文四年(1402)解縉被時任禮部侍郎的董倫所舉薦,這才得以回京復職。後來朱棣造反,看清了局勢的解縉投奔了朱棣。朱棣成功登基後,解縉便因為出眾的才華得以升任了翰林侍讀,成了朱棣的最受信任的近臣。後來當朱棣在朱高煦和朱高熾之間猶豫立誰為太子時,支持朱高熾的解縉在關鍵時刻影響了朱棣的決定,使得朱高熾被立為太子。而解縉的死亡之路便從這時候拉開了帷幕。

解縉因為支持太子朱高熾,其中一些言行被朱高煦查知,故此有意陷害解縉,朱高煦對朱棣說解縉向外泄露了當時君臣商議立太子時的交談。雖然議立太子一事已經過去好幾年了,早就成了既成事實,但泄露宮中機密總是君主心中的一個疙瘩。於是朱棣找了個理由,說解縉在科舉考試閱卷時讀卷不公,將他貶至廣西。解縉剛剛上路不久,又被改貶交趾。永樂八年(1410),解縉進京奏事,時逢朱棣親征蒙古未歸,於是向留守的太子朱高熾報告完畢,即行返回。朱高煦聽說此事以後,就向朱棣報告稱解縉進京目的在於趁朱棣不在,私下求見太子,引起朱棣暴怒。下旨將解縉抓起來嚴刑拷打,最後被埋在雪堆里生生悶死。就此,一代才子解縉的生命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解縉是一代才子,還曾編寫《永樂大典》,對那個時代來說政治貢獻可謂巨大。可令人惋惜的是,解縉最終被捲入了奪嫡之爭的漩渦並且不幸成了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解縉是明朝三才子之一,他才華橫溢少年得志,官拜明朝內閣首輔大臣。僅從解縉的個人能力來說,他可謂前途無量,然而這個歷經三朝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才子,最終卻落的個自己被灌醉埋入雪中活活凍死,族親悉數被流放遼東的悲涼下場。

所謂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說的就是解縉:

  • 第一,能力突出才華無限,卻過於輕狂;
  • 第二,不懂伴君如伴虎,也不知世故;
  • 第三,插手皇家最忌諱的立儲之事。

按照史書記載,解縉從小就非常聰慧,五歲過目不忘、七歲能作文章、十二歲讀盡四書五經,十八歲成為江西鄉試第一名。要知道,明朝時期的江西是科舉強省,能夠在江西脫穎而出實在是非常難得。

古代參加科舉制就是為了入仕,解縉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可惜的是,他才華雖好,但其性格並不適合入朝——少根筋。

明太祖朱元璋看重解縉,曾在大庖西室對解縉說:「朕與你道義上是君臣,恩情上是父子,你應該知無不言。」尋常人看來都知道這不過是客套話,意思意思也就算了,即便當真了也要看看說這話的是什麼人。不過解縉竟然真的回去熬夜寫了一卷《萬言書》獻給了朱元璋,之後又獻了一卷《太平十策》。解縉在其中針砭時弊,對於朝廷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凌厲揭斥。

有些話,皇帝自己說那是謙虛,但臣子說那就是犯上了。朱元璋雖然欣賞解縉的才華,但也感覺到了原本規規矩矩的朝廷里出現了一匹野馬,對解縉也逐漸冷落。

平日里,解縉儀仗皇恩做事從無顧及,其輕狂剛硬的性格也是把朝廷里的同僚們基本都給得罪了個乾淨。用後來解縉好友楊士奇的話來說:「與解縉沒什麼關係的人會很喜歡解縉的性情,但與其共事者或許大多都會妒恨他。」

伴君如伴虎,解縉對皇帝毫無保留推心置腹也就算了,最要命的是解縉屢屢插足皇族內務尤其是皇家最忌諱的立儲事務。

明朝初期施行分封制度,大肆分封諸王,解縉以此上疏朱元璋引漢朝七國之亂、晉朝八王之亂等陳述分封制的各種弊端。朱元璋怎麼可能聽這樣的話,當年的葉伯巨也跟朱元璋說過類似的話,結果被朱元璋給斬了。解縉的上疏自然讓朱元璋很不爽,不過好在朱元璋惜材沒殺他,只是將其貶回了江西。

明成祖登基後,解縉難得聰明了一回,朱棣也並沒有為難當年主張削藩的解縉,反而讓其青雲直上。從起擬《登極詔》到主持編纂《永樂大典》,永樂前期解縉可謂仕途亨通。

不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沒過多久好日子的解縉又開始皮癢,不過這一回他把自己搭進去了——插足皇家立儲事務。

雖然有明確的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不過自古以來皇家立儲都是個問題,皇帝詢問意見時大多數聰明人都以「皇上家務事」為由推脫,唯恐避之不及。明成祖寵愛立有功勛的漢王朱高煦而並不喜歡肥胖仁慈的皇長子朱高熾,一直都有易儲的打算。朱棣也曾詢問解縉,解縉毫不避諱支持皇長子朱高熾。

本來這也沒什麼,但解縉「橫衝直撞」的表態讓朱棣也不是很開心,而且解縉的上言也得罪了最受寵的漢王朱高煦。朱高煦在成祖跟前經常說解縉的壞話,出於補償心心理成祖也終究冷落了解縉,之後朱高煦誣陷解縉私下與太子謀事,朱棣大怒使得解縉被下獄,最終被向來陰狠的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所害。

澹奕認為,解縉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實在是其身上的「書獃子氣」所致。明太祖明成祖都不是當年的唐太宗宋仁宗,也註定解縉不能像魏徵、包拯那般行事做人,只可惜解縉看不清,最終自己害了自己。


永樂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明王朝的都城北京城內,大雪紛飛,路上空無一人,這時兩名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拖著一名爛醉如泥的中年囚犯,將他扔到事先挖好的雪坑裡面,接著迅速用周圍的積雪將其掩埋,做完這一切後,兩名錦衣衛拍了拍身上的積雪,迅速消失在白茫茫北京城內。而這位被掩埋在雪坑裡的中年囚犯,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才子解縉!

解縉,從小就有「神童」的稱號,一直充當著別人家的孩子的角色。據說他還在襁褓之中,母親就在地上寫字教他識字;等到五歲的時候,父親教他詩文聽一遍就能記住,這是人還是錄音機呀;七歲時就能寫文章了;十歲的時候,一天能背誦千言的文章,而且終身不忘;十二歲的時候就讀盡《四書》、《五經》。這麼強悍,讓隔壁家的孩子怎麼活呀? 入仕受寵 轉眼間小神童就長到了18歲,該參加科舉考試了,不同於王安石筆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仲永,人家解神童長大了,雖然不能稱神童了,但人家照樣厲害的一塌糊塗,參加江西鄉試,順利拿下了全省第一名,專有名詞稱為解元。第二年再接再厲,一鼓作氣,以同榜最小的年齡高中進士。 老皇帝朱元璋一看,這是個人才呀,給了他個翰林學士的官來當,還經常讓他待在自己左右。有一天,老皇帝朱元璋可能是實在制止不住自己滾滾而來的愛才之情,直接給解縉來了句:「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 解縉這邊感受到了老皇帝朱元璋深深的愛意,那就要有所表示呀,於是回家挑燈夜戰,加班加點的寫了《萬言書》來投桃報李,老皇帝朱元璋看後很滿意,解縉幹勁就更足了,得到肯定的大才子像打了雞血一樣,大幹特干,精神抖擻的接著寫下了《太平十策》給老皇帝朱元璋過目,但是,這次老皇帝朱元璋非常不滿意,特別是針對裡面涉及分封諸王存在隱患部分的內容極其不滿,但是他還是罕見的剋制住了,沒有當場發飆,可能是想當一個心裡能撐船的帝王吧!

作為大才子的解縉是不知道,或者不在意老皇帝的心思的,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案發,老皇帝藉此機會,大殺功臣,以便為後代穩固政權掃清障礙,韓國公李善長被迫自殺。解縉看不下去了,他替郎中王國用寫了份為李善長辯冤的奏章。文章恣意汪洋,精彩絕倫,不愧為大明第一才子的手筆。幹完這票,可能沒過癮,停不下來了,他趁熱打鐵,又將蔑視朝綱,貪贓枉法,陷害忠良的御史袁泰告了一狀。朱元璋呢,處理的非常公平,兩方各打五十大板,袁泰受到了處罰,解縉閉門思過,估計是上次的《太平十策》和這次為王國用起草的奏章惹的禍吧。最後,老皇帝朱元璋可能受不了解縉了,第二年,直接把解縉的父親叫進京里,對他直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意思是說你兒子大器晚成,你先把他領回去,繼續好好學習,十年後,我再用他。解縉無辦法,只好隨父親回老家吉水去。閉門著述,校改《元史》,補寫《宋書》,刪定《禮記》。

但是老天不如人願,解縉沒有等到約定的十年,只在家鄉呆了八年,就跑到京城去了,因為朱元璋等不了了,第八年的時候,老朱直接到地府報到去了,隨他而去的十年後大用解縉的約定也煙消雲散了。解縉這邊聽到老皇帝去世消息,萬分悲傷的跑到京城弔喪去了。結果被別有用心的袁泰抓住把柄,彈劾他違背遺詔,說他母親死了沒下葬,父親九十高齡,不應該跑到京城。結果剛回京城的解縉就被剛上任的建文帝貶為河州(今甘肅蘭州附近)衛吏。真是「早歲攀龍客天府,浪得聲名滿環宇。歸來自分閉門過,豈料更為名所苦。」

八年之間,連栽兩次大跟頭,等到了建文四年,在苦寒之地的大才子終於扛不住了,他向當時任禮部侍郎董倫寫信求助,這封信言辭凄苦,打動了董倫,董倫向建文帝推薦了解縉,解縉隨即被召回京城,任翰林待詔。本想著從此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展宏圖了。可惜,靖難之變爆發了,燕王朱棣奪的了皇位。

政治大洗牌,每個官員都面臨著站隊擇決問題,這個問題關乎前途,更關乎生死。有人選擇了死,如方孝孺等,有人選擇了生,如解縉,我們敬佩方孝孺這樣的忠義之士,但也不能鄙視迎附新主的解縉,畢竟這不關於民族大義,只是老朱家的家庭鬥爭而已,漢朝發生過,唐朝也發生過,只是苦了因這家庭鬥爭而血流成河的士兵,流離失所的百姓。

站完隊的解縉,仕途一路順風順水,先進入儒文淵閣參預機務,也就是所謂的內閣。不久後,又遷為翰林侍讀學士,奉命總裁《太祖實錄》、《列女傳》,其後又主編《永樂大典》。而之所以升遷迅速呢,也許跟他「生花妙筆」的刪削美化太祖實錄中關於朱棣靖難之變有關吧。 這時候順風順水的大才子可能想不到,厄運已然悄悄找上門了,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召解縉入宮,準備跟他磋商立諸事宜。一般臣子遇到這種事,要麼能避則避,要麼含糊其辭,但是解縉估計是歷史書讀的太少了,對這種事完全不避諱。 當時朱棣想立次子朱高煦為太子,解縉也不知道拐彎抹角,直言道:「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鑒。」

朱棣聽後,雖然不高興,但還是猶豫不決。為了說服朱棣,大才子靈機一動,又加了一句話三個字:「好聖孫!」這句話說完,君臣兩人心領神會相視而笑。 而所謂的好聖孫指的就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朱棣非常喜歡和看好他,所以為了能讓朱瞻基以後繼承皇位,朱棣最後同意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次子朱高煦為漢王,並讓大才子解縉發揮特長,撰寫立儲詔書,昭告天下。

就這樣,因為解縉一句「好皇孫」三個字保住了朱高熾的太子位,但也因為這三個字得罪了朱高煦。從此朱高煦就隨時尋找機會,準備給他穿小鞋。 朱高熾立為太子後,朱棣可能覺得冷落了朱高煦,對朱高煦更受隆寵,禮秩甚至超過了嫡親標準。解縉看不順眼了,上奏提醒朱棣注意約束朱高煦。朱棣大怒,認為解縉是「離間骨肉」。不久後。淇國公邱福將朝廷機密「傳達延外」,朱高煦卻嫁禍解縉,還誣陷解縉「試閱卷不公」,朱棣大怒,將解縉貶到廣西。

自此,解縉的好日子到了頭,厄運卻僅僅開了頭。不久後,禮部郎中李至剛因為和解縉有宿怨,報復誣陷解縉,解縉因此從廣西被貶到了更遠的交趾(今越南北部)。 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歸,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熾而返。這件事被朱高煦抓住了把柄,他乘機進誨言道:「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他的算盤打得精的很,準備一箭雙鵰,把太子和解縉一起拉下馬。皇帝出征在外,一個被貶大臣私自跑到京城見太子,這是想幹什麼,這是要幹什麼!

朱棣異常憤怒,馬上詔令錦衣衛逮捕解縉入獄,就這樣,一代才子就此入獄。 最終時刻 永樂十三年(1415年),在牢里吃了三年半牢飯的解縉等來了最後時刻,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拿了份囚犯名單給朱棣看,準備挑幾個人赦免,以顯示皇恩浩蕩,朱棣從密密麻麻的名字里,一眼瞥見一個人的名字,就問了一句::「縉猶在耶?」解縉還活著嗎?他最後一次提起解縉的名字,全然不顧舊時恩寵,或許還滿含恨意。最是無情帝王心。

我們現在已揣度當時朱棣口吐這四個字時的語氣:是輕聲感慨,還是重語責問?但紀綱沒有這個困惑,對於朱棣的語氣乃至意圖他心領神會。回到監獄裡,他立馬派人把解縉灌的爛醉如泥,隨後將他埋在積雪當中。當天,北京城大雪,一代才子,最終活活凍死在紛飛的大雪中,死時年僅四十七歲,可惜四十餘載,先後侍奉三帝,最終仍成為別人權利遊戲,可有可無的棋子,一個別人爭權奪利的犧牲品,也不知道死時他是否參透這殘酷的政治遊戲,是否後悔捲入別人權利遊戲的爭端中?

別了,解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來利往,恩恩怨怨,不過如過眼雲煙罷了。人生一世,不過如白駒過隙,生死富貴皆是夢,唯有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安息吧,解縉,天堂自有佛陀路,願你一路走好!來世不再捲入權利糾紛中,著書立傳,做一個安靜的大才子! 解縉去世後,家中財產被抄沒,妻兒宗族都被流放到遼東。而解縉死後,朱高煦謀反也被誅滅。正統元年(1436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鎮下詔赦還所抄家產。成化元年(1465年)明憲宗朱見深下詔為解縉平反昭雪,恢復官職,贈朝議大夫,謚文毅。

「好聖孫!」三個字出自解縉之口,入了朱棣之耳,奠定了大明朝皇位傳承方向,朱棣看在孫子朱瞻基的面子上,保留了朱高熾的皇位。

解縉

但是,這也埋下了大才子解縉走向死亡的禍根。

解縉,最大的成就就是主持修纂了《永樂大典》,共計三億七千字的鴻篇巨製,是華夏文明精華的一次大彙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後世的《四庫全書》在其面前,只有被吊打的份兒。

解縉很聰明,但是卻最終被自己的聰明所誤,就在朱棣猶豫要不要另立和自己最像的二兒子朱高熙為太子的時候,解縉站出來說了那句有名的三個字:「好聖孫!」,才最終打消了皇帝廢太子朱高熾的念頭。

朱高熾的皇位保住了,但是解縉在這個過程卻沒落好,因為他就此得罪了二皇子朱高熙。

朱高熙利用朝中的力量開始整解縉,還沒到《永樂大典》完工,解縉就以改卷子不公平的罪名被貶謫到廣西去了。

朱棣

解大學士被貶,換常人肯定要好好反省, 但他的情商依舊不著調,反正他覺得自己已經傍上了太子朱高熾這棵大樹,回到權力中心是遲早得事情。

在一詞回京彙報工作時,正趕著朱棣出征蒙古,解縉也不知道怎麼腦子抽了,竟然私下取拜訪了太子朱高熾,按理說,你見了也就見了,那就等皇帝朱棣回來了再回去吧,結果人家解縉不,拜見完太子直接打道回府。

這件事被朱高熙看在眼裡,馬上報告給了朱棣。

這下可激怒了朱棣,什麼?老子還沒死呢,你解縉就這麼迫不及待的拜見新主子了?

朱棣怒斥了太子朱高熾,同時下旨,把解縉投入大牢。

這一關就是好幾年,忽然有一天,朱棣聽說解縉還在獄中,只是冷冷的說了一句:「怎麼?這個解縉還活著呢?」

朱高熾

時任錦衣衛都指揮使的紀綱聽出了皇帝的話外音,於是當天晚上去了解縉的牢房,好酒好菜伺候著,解縉喝的酩酊大醉。

那天大雪紛飛,紀綱將醉倒的解縉拖進了積雪中,第二天,人們發現一代大才子解學士凍死在厚厚的積雪中。


關註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一、解縉才高,為曠世才子,也是永樂大典的主編。

二、朱明本來就容不下有才幹的人,因為這種人,會影響朱明愚民式的統治。

三、朱棣找了個「意欲」的罪名,把解縉打入天牢,後被用雪堆死。其家被抄,家人流放遼東。

解縉被抄殺,說明朱明之血腥!


解大才子犯了朱棣的大忌,參與了朱棣的兩個皇子的皇位競爭,在競爭中失利的朱高煦頗受朱棣寵愛,朱高煦向朱棣進讒言,使解大才子丟了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