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高考 古有科舉

科舉考試固然是封建社會維護統治階級政權的產物,但幾千年來,中國科舉考試也具有著積極的意義。

它選拔了中國歷史上諸多的政治家、文學家和著名學者,改變了用人制度,讓一批有真才實學的人參與了國家管理,詩賦進入科舉後極大的豐富了詩歌藝術。

科舉考試與高考一樣,讓普通人有了改變命運的可能。

中國古代

科舉制度

-

01

-

先秦有「鄉舉裏選」的說法。意思是三年舉行一次「大比」,考察鄉人的「德行道藝」,選拔賢能之才。這也成為了後世科舉考試一些做法和用語的出處。

到了漢代,統治階級為了選拔人才,就開始設立「察舉」制度。皇帝下詔書選拔賢良孝廉之士。西漢選拔的是「賢良」,東漢選撥的是「孝廉」。

漢代的考試方式為皇帝的「策問」,分為兩個,一個叫「對策」,在簡策上回答政治經義問題,寫出答案,我理解類似於現在的「筆答題」。另個一叫「射策」,就是抽籤考試。射策考試憑運氣,考試者用「矢」射簡策,射中哪道題就回答哪道題。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九品官人法」,各個州郡都設立中正官,負責把人分為上上、上中和下下等九品,而擔任「中正官」的全部是門閥貴族,所以九品只是門第的象徵罷了。

-

02

-

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設立了進士和明經二科。進士注重文辭,明經注重經術,有點像如今的文理分科。

唐代考中進士第一名的叫「狀元」,同榜的人,都會在長安的大雁塔題名,叫做「題名會」。宴會位於距離大雁塔不遠的曲江,稱為「曲江會」。

白居易27歲考中進士,在長安大雁塔下題詩:「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可見他當年是多麼開心。

-

03

-

??

在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實行一千三百餘年,至清代而臻於完備。明清的科舉考試分為資格考試和正式考試的三個級別:

資格考試叫「童試」,考試者統稱為「童生」。童生不是指小孩,七八十歲的童生前來應考也是常有的事。考試合格的人叫「秀才」。秀才是功名的起點。

正式考試的第一級是「鄉試」,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考試,考中者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正式考試的第二級是「會試」,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考中者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正式考試的第三級是「殿試」,由皇帝親自主試,考策問。考中者統稱為「進士」。進士分「三甲」錄取,第一甲叫「進士及第」,第二甲叫「進士出身」,第三甲叫「同進士出身」。

「進士及第」錄取三名,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範進中舉》

範進一直生活在窮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應試,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歲才中了個秀才。他接著又參加鄉試又中了舉人,後來喜極而瘋,深刻地揭露了他的醜惡靈魂和世態的炎涼。

太宗皇帝真長策

賺得英雄盡白頭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