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自幼詩書滿腹,智謀過人,天下難逢對手。畢生理想就是興復漢室,可最終卻沒能所願。這並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碰到智謀比他還厲害人物:司馬懿。

司馬懿屬於出道比較晚的,曹、袁二人正在官渡之戰的時候,他卻還蹲在家裡。難不成此時的司馬懿能力還差了些,不敢出山找工作?當然不是,其實此時的司馬懿在靜觀其變,曹操與袁紹屬於天下最有實力的人,必須看到雙方最後的勝負,才好做下一步的打算。再者曹、袁二人謀士如雲,不缺他一個,此時出山必定沒人會重用他。

由於司馬朗很早就投效曹操,因此曹操對司馬懿並不陌生。但因忙於戰事,對付袁紹,沒有閑工夫。但最關鍵的就是,已經有了郭嘉這種人才,早就不像剛開始創業那會急需人才了。因此,曹操肯定不會親自光上門,請他來輔佐。

後來曹操大敗袁紹,幾乎整個北方版圖都歸他所有。不久後,曹操想趁機南下消滅孫、劉二人。此時的司馬懿就再也坐不住了,必須得準備出道了,要不然天下都快被曹操打下來了,晚了可真就沒機會了。

曹操赤壁慘敗後,司馬懿知道曹操此戰元氣大傷,急需人才重整旗鼓。可曹操也知道,你司馬懿啥時候不來,偏在我吃了敗仗來,當然會其他有想法。曹操覺得司馬懿太聰明,而且野心還不小,少有人能鎮住他。因此,必須時刻防著他。

因此曹操一直讓他擔任些無關緊要的官職,從不讓他掌兵。司馬懿很聰明,就慢慢開始隱藏野心。後來曹操去世了,曹丕一直瑾記父親遺言,不讓司馬懿帶兵。司馬懿忍了這麼久,也非常鬱悶,都快感覺這輩子沒機會成大事了。可不幸的是,曹丕年紀輕輕,就撒手歸西了!

曹睿繼位後,蜀國開始發起伐魏戰爭,由諸葛亮親自帶隊。這時曹睿很緊張,趕緊派曹真前去迎敵。可面對如此強悍的對手,曹真根本沒有一絲勝算,結果很顯然,曹真接連敗退。見此情形不妙,最終不得不請司馬懿掌兵,司馬懿總算機會來了!

司馬懿果然不一般,一出馬很快就扭轉了整個戰局。在與諸葛亮的較量當中,其中有一次,司馬懿率眾攻打西城,而蜀軍加上老弱傷兵總共就一千來人。而諸葛亮氣定神閑的撫琴,玩起了空城計,司馬懿見狀竟直接撤軍!人人都說諸葛亮太聰明,一點小伎倆就把司馬懿嚇跑了。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要知道,司馬懿之所以能夠掌軍,完全是因為諸葛亮。假如諸葛亮不在了,或者被消滅了。那麼司馬懿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就會被卸磨殺驢。因此司馬懿想要實現顛覆曹魏的理想,就先要讓諸葛亮活著,絕對不能消滅他。

他們二人的較量中,一直都是諸葛亮採取主動,而司馬懿一直是戰略性防守,從而不斷消耗諸葛亮。在這期間,又不斷的鞏固在魏國的勢力。戰勝老對手諸葛亮後,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司馬懿終於把曹氏取而代之,成為了真正的贏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