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背景調查在中國的公司、企業的普及程度很低,很多方面都需要進行完善和規範。在過去幾年,企業背景調查還僅僅侷限在中高端的人才招聘中,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擴展到普通崗位人員的招聘上。隨著背景調查的普及,HR背景調查的工作越來越多,那麼,如何讓HR在做背景調查的時候提升效率?怎麼樣可以讓被調查的應聘者更容易接受?

背景調查三大基本問題:1、背景調查的對象是誰?

作為一名專業的HR,要知道在背景調查這個環節,不是說老闆要求我們調查誰就調查誰,而是HR要有專業的態度。

那一般情況下,都調查誰呢?調查掌握核心資源的人,什麼叫掌握核心資源呢?就是那種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的人,如果這種人離開了,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這些人是我們要關注的,也就是掌握核心資源的人。

具體的可以說成是三涉人員,一是涉密,比如說技術涉密,商業資源等等;二是涉錢,可以開支票掌握公章又拿著現金的;三是涉高的,也就是涉及到我們管理層的;因為這些人都掌握著公司的大量核心還有商業祕密,如果這些人突然離職,更慘的是帶走一批人,對於老闆來說損失會很大,所以要關注這三類人。

2、如何進行調查這些人?

要360度調查候選人的上下級和同事甚至是間接領導HR,一般來說,調查一個人,應該至少要問3個人,而且是不同角色的人。

3、背景調查的內容是什麼?

1)教育背景;

2)過往工作經歷、工作表現、為何辭職等狀況調查;

3)個人的資質;

4)個人信用;

5)公司的忠誠度,包括你對公司有沒有造成損失等等。

4、背景調查的基本步驟:

第一、HR要取得候選人的認可,就是要有一個背景調查授權書,讓候選人簽字。這個內容主要是授權公司以及第三方調查機構,對所提供等信息進行核實調查。還要授權知情人向我們提供相關的內容,並且免於追究他們的責任。

第二、拿到授權之後,就要獲取調查信息,這也是要候選人填寫的,比如說證明人,證明人的姓名、職務、聯繫方式等等都要寫清楚,有了調查信息之後我們就可以展開調查。

第三、個人聲明,候選人要聲明他所提供的求職登記表和簡歷上的信息真實準確,如果存在重大遺漏或者不真實,將會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四、調查表,可以直接發給被調查的對象,讓他們幫助填寫,調查表主要是用於HR自己進行背景調查使用。首先,這個調查表要結構化;其次,表的設計上要聚焦於崗位的勝任能力和工作要求。對於同一個問題的回答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這個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背景調查技巧:1、職位

Example:候選人小A在簡歷中寫到「2011年3月-2017年3月在M公司擔任總監」,在背景調查後得知「2011年3月-2016年10月任經理,2016年11月任總監,2017年3月離職」,小A在M公司擔任總監4個月而非6年。

分析:從簡歷的真實性來看,小A的簡歷不能說是造假,最多屬於信息不全面,只記錄了離職時的職位,但「6年」與「4個月」的差距便決定了是否可以錄用。

建議:在背景調查時要了解候選人的任職時間、任職期間的職位、離職時間、離職時的職位等等,將一個問題拆成幾個來問纔可能問到位。

2、離職原因

Example:「小E離職原因是因為公司出售,原有人員被公司遣散,證明人是小美,小E稱小美是她的直屬領導」。調查後得知,公司仍在正常運營,小E和小美同時離開公司,小美並非小E的直屬領導,而是其他部門的平級同事。

在調查中發現,公司現任HR經理與小E曾在同一部門共事,不願意正面回答小E離職的原因,在我們做完背調後主動來電提醒,應該在背調時更謹慎些,事後小E來電、發郵件頻繁解釋離職原因的行為也略顯異常。

建議:在調查離職原因的時候,現任HR、候選人離職是的直屬領導最有發言權。

在實際操作中,要主動求證證明人的上級身份。問題如:「請問您與候選人共事多久?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間結束?候選人離職時您是否還是他的上級?」等等。

3、工作表現

這部分的問題格外重要,建議大家多做一些準備、多設計一些有驗證關係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證明人不想得罪人,在背景調查中如果聽到的回答多是「挺好的、還可以、差不都」是,HR們要注意了!!!

Example:在面試中小W稱每年都會超額完成任務,多次受到領導嘉獎。但是在做背調的時候,他的領導這麼說:

「和小W平級的下屬一共有幾個呢?」

「七八個吧,都是大區銷售及管理」

「小W在平級中的業績排名如何?」

「中等」

「您給小W漲過新嗎?」

「還輪不到他」

「小W提出離職後您挽留了嗎?」

「那個時候沒顧上,太忙了」

「如果還有合作的機會,您會重新錄用他嗎?」

「這個就好看什麼機會了」

建議:問題要使回答是定「量」而非定「性」的評價,詢問事實而非感覺,要用邏輯關係來求證事實。通常情況下,老闆從未加薪、離職時未作訪談、不想在合作的員工業績未必是真的好。

4、溝通能力、人際關係

Example:王先生是小C的直接上司,關於溝通交流,王先生這麼說:

「小C和您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他會怎麼表達?」

「他都聽我的,很少會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小C管理團隊過程中,您是否接到投訴?」

「這些情況都難免的」

「投訴他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那誰記得清呀,好幾次呢「

建議:沒有矛盾和衝突,大家都是一團和氣,候選人較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是在極端狀況下才可以體現出來。所以不妨設計一些「極端情境」來調查。

5、薪資

這個問題在很多公司進行背景調查的時候都會提到,個人認為在背調的時候,可問可不問。

一來證明人未必瞭解候選人的薪資、HR部門也不會輕易告知具體的金額;二來候選人過去的薪資水平收行業和公司效益等各個方面的影響,所以最多也是個參考值。

建議:依據崗位不同、級別不通設計的不同的背景調查表,表中的問題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中層高層管理崗位要側重於管理能力、溝通能力、決策能力、創新能力方面的識別;低端崗位側重於瞭解執行能力、學習能力、工作主動性和離職原因以及需改進的方面。

tips:

1、開始背景調查前,要提前將問題羅列出來;

2、問題之間要有邏輯關係,相互呼應;

3、向合適的人問合適的問題、多問數字少問感覺,多問事例少問評價,做判斷時以封閉式提問去求證;

4、記錄要引用證明人原話而非自己的總結。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採取什麼背調方式,都要事先徵得候選人的同意哦,同時還要做好背景調查結果的保密工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