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秀英
摄影/曾秀英

「医师有信心,我就有信心。做就对了!」历经三家医院治疗八个月,七十六岁木工挺著巨大肝肿瘤与最多再存活半年的宣告,求助台中慈济医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争取一线生机。余主任承担病人与家属期待、小心求证,切除廿二公分肿瘤,让病人续享天伦。

张先生二○一七年八月摸到右腹鼓胀并有疼痛感,就医发现肝肿瘤已达廿公分,先后在中部、北部三家医院求诊治疗达八个多月。家属表示,「每位医师都说『肿瘤太大了,不能开刀」』」,他陆续接受栓塞、放射、化学与标靶等疗程,终因体力负荷不了放弃治疗,无奈面对「剩下三到六个月」的准备,但家人不愿放弃一丝希望,二○一八年八月再到台中慈济医院就诊,结果竟能手术并且翻转命运,至今追踨结果十分良好。

台中慈济医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评估电脑断层影像,他表示,右肝肿瘤达廿二公分,已侵犯左叶部份肝脏,并压迫十二指肠,这应该是其他医院医师不敢开刀的原因。但余政展仔细研究,好在张先生的肝肿瘤为单一病灶,门静脉未被侵犯且左边剩下的肝脏特别大,即便右肝全切掉,左肝功能还是足够使用,虽然手术会冒著肝衰竭风险,仍值得一试。病人与家属闻言也对余医师非常有信心,要他「做就对了」。

张先生术后一周就能下床行走,少量多餐可以吃得下,笑容满面如获重生。余主任说,罹癌病人与家属往往特别恐慌,如能依医师专长多方咨询不同意见,一开始就切除病灶对病人最好,既减少路程奔波也不致丧失疾病治疗的信心。

余政展也进一步指出,统计显示,像张先生这样没有B、C肝病史酒精、抽烟、药物或腌渍食品等危险因子却罹患肝癌的病人,占整体肝癌人数一到两成,提醒病毒性肝炎病人必须定期三到六个月回诊,即使没有肝炎病毒也应透过健康检查正确诊断,以达提早发现、及早治疗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