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開始了第一篇核磁共振原理的介紹。

我打算從三個方面闡述下這項技術的原理

從光譜的角度

從電磁學的角度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

為什麼NMR有這麼多角度去理解。其實主要是和NMR實驗的複雜性和發展決定的。

第一篇我們簡單回憶下本科課本上最基礎的NMR知識,也就是從光譜的角度。

大多數人開始了解NMR是從譜學分析開始了解的。我們一說到譜學分析,或者光譜分析(有機結構解析的四大譜學中的質譜並不是光譜)。我們一般會從兩個方面理解。

第一個是從波長的角度。比如紫外-可見光譜是分子吸收了紫外-可見光區的能量,波長大約在200nm-800nm,而波長和頻率,能量滿足:

lambda=frac{u}{
u},E=frac{hc}{lambda}

波長越長,能量越低。紫外光譜吸收的能量是一種短波長,高頻率,高能量的波。當然這一波段的吸收和發射還對應了熒光光譜。而如果吸收比紫外能量更高,波長更短的波,對應的就是X-ray甚至 gamma -ray。對應的分析有光電子能譜(XPS),俄歇電子能譜等。當使用波長比可見光(760nm)更長的光譜時,在紅外光譜區,對應紅外光譜(IR)。好,現在如果給了一個能量更低的電磁波,比如射頻(Radio),我們可以採集到的就是核磁共振波譜(NMR)

(圖片來自Wikipedia)

當然我們知道這種分類方法僅僅是光譜分析的一種分類。而與上面這種分類更緊密的一種分類是按照結構區分。比如紫外-可見光譜對應的能量會引起分子價層電子能級的躍遷,因此紫外可見光譜也稱為分子電子躍遷光譜。而如果我們關注的電子能級的躍遷還包含著非輻射躍遷,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波段研究熒光光譜紅外光譜對應的是分子的振動和轉動能級躍遷,振轉能級差要小於電子能級,因此長波低能的紅外光就可以引起。同理,分子內層電子的躍遷需要更高的能量,也就是光電子能譜和俄歇電子能譜。

我們知道,核磁共振是研究分子內部原子核能級的躍遷。而這個核能級的能量差更小,只需要射頻的能量就可以實現了。

核能級差到底有多大?

首先我們要介紹下什麼是核能級。

我們知道,只有部分原子核具有核磁共振現象。它們是質量數為奇數的一類原子核,比如1H,13C,15N,31P,19F,29Si,這些核是球狀的自旋核,也是核磁共振主要研究的對象。另一類具有偶數,質子數為奇數的原子核,比如2H,14N,這些核也有核磁共振現象,但由於是電四極矩核,核磁譜非常複雜,一般不在常規研究的範圍內。還有一類核是質子數是偶數,質量數也是偶數的核,比如12C,16O等,它們沒有核磁共振現象。具體的原因是和質子與種子的夸克相關,具體不再展開。

具有球形對稱的原子核一般稱為自旋1/2核(Spin 1/2)。Spin 1/2核在磁場B0中會發生裂分。和電子類似,原子核也存在角動量量子化。

left| L 
ight|=frac{h}{2pi}sqrt{J(J+1)} , L_{Z}=m_{J}frac{h}{2pi}

對於1/2核來說,在磁場中主要裂分成-1/2和1/2兩個能級。

E=-muullet B_{0}=-gammahbar B_{0} L_{Z}

Delta E=gammahbar B_{0}

我們類比為,+1/2核與磁場同向,能量低;-1/2核與磁場方向相反,能量高。

這個能量大概多大呢,對於600MHz 核磁共振,大概14.09T,氫核 gamma_{H}=267.52212MHz/T你可以計算需要的能量多高。

(圖片來自Wikipedia)

我們解釋下為什麼核能級的能量差沒有那麼大。

在磁場中,外磁場對原子核的取向需要克服原子核的熱運動,也就是Boltzmann分布

N_{-1/2}=frac{N}{2}(frac{1-hbaromega B}{2k_{B}T})

N_{+1/2}=frac{N}{2}(frac{1+hbaromega B}{2k_{B}T})

有興趣的話你可以算一下。基本上來說,出於兩個能級上的原子核基本差不多。因此射頻的能量就足夠實現核能級的躍遷。

射頻的頻率有多大呢?

hv_{0}=Delta E=gammahbar B_{0}


u_{0}=frac{gamma B_{0}}{2pi}

也就是共振條件。

說到現在,這就是大家本科時期學習的核磁的基本原理

但是這個原理目前已經不適用了,只適合我們去理解最基本的核磁共振。

電磁波照射的思想說明它更適合解釋N年以前的連續波核磁共振譜儀,

而目前我們使用的大多數為超導脈衝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譜儀

後面會從矢量模型去了解進一步的核磁共振理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