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內的氫鍵影響其穩定性,穩定性是化學性質,那為什麼資料上說分子內氫鍵不會影響化學性質呢?


高中階段,一般都認為氫鍵不影響化學性質。這也很好理解:它都不是化學鍵嘛,也就影響一下熔沸點、溶解度之類的物理性質。嗯,很有道理的樣子。

可是確實也存在問題。


就氫鍵本身而言,它比化學鍵弱,但比范德華力強。這是因為,共價鍵的形成是要兩個原子的電子云有效重疊;而范德華力完全是分子間的靜電作用(物理的),沒有鍵合的效應(化學的),那自然就弱了許多。

可是氫鍵呢,它可以看成是電子云「部分重疊」,就是電負性強的氟、氧、氮等原子的電子云跟氫原子重疊了一點。這就不是純粹的靜電作用了,肯定比范德華力要強;也不是那種真正的形成了化學鍵,所以比共價鍵又要弱。那麼,這種介於中間的特殊作用力,對物質的性質的影響也就不那麼絕對了。

應該這麼說:氫鍵對物質的化學性質沒有普遍而顯著的影響。


在高中化學裡,能印證這句話的例子太多了(全都是)。

反例的話,可能主要就是通過電子效應影響無機含氧酸的酸性吧。(高中基本上沒有涉及。)

在羥基中,那一對鍵合電子本來是偏離氫原子的(因為氧的電負性比較大嘛),所以氫原子帶有一定的正電性(δ+),跟氫離子(質子)比較接近;那麼它也就容易把電子全給氧,然後自己真的變成質子掉下來。這就是電離理論中酸性的產生了。

那氫鍵影響酸性是怎麼回事呢?就是電子云「部分重疊」,外來的那個X(F, O, N)的部分孤電子對抵消了氫原子的正電性,所以那個氫原子也就不那麼像質子了;或者說,它又被另一種有點強的作用力給結合住。總之,它就不再那麼容易變成氫離子離解下來,所以酸性就一定程度地減弱了。


而DNA這種生物大分子的話,情況還要複雜和特殊一些。

先稍微介紹一下構型和構象的概念吧。

分子的構型就是高中討論的分子結構——分子的組成、形貌(拓撲)等。其實就是兩個分子能不能(通過旋轉共價單鍵完全重合(所以其實也區別了手性異構體)。注意這裡的化學鍵是可以旋轉的(但是形成π鍵這種被化學作用「固定」的不能轉。),認為旋轉前後是同一種物質。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為鍵的轉動不涉及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

構象就更為精細了,它還要求單鍵都不能轉,只有真正能夠直接完全重合的兩種結構,才叫這種分子的同一種構象。其實簡單的分子不存在這種問題,比如水分子、氨氣、甲烷,那怎麼轉都還是那樣嘛(「對稱」的)。可乙烷就不一樣了,兩個甲基上氫原子的相對位置關係有無窮多種,中間那根碳碳單鍵轉一點角度就是變了一種構象了(也可以說是另一種分子——構象異構體)。


而核酸一般有三個層次的結構。

一級結構就是構型,二級結構和三級結構是構象。比如DNA的雙螺旋就是二級結構,螺旋鏈還可以去形成三級結構。有的RNA還有四級結構。

所以由氫鍵維持的雙螺旋結構其實是構象的問題。那麼構象的穩定性算不算化學性質呢?

請循其本:化學性質由化學變化體現;化學變化一定產生新物質。前面說了,構象改變,這個分子就確實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產生新物質沒有呢?確實也可以說:這是變成另一種構象異構體了,所以產生了新物質,是化學變化。可是……這麼說似乎有點鑽牛角尖,意義不大。而且氫鍵畢竟也不是化學鍵,水發生相變時 氫鍵的變化也不算做是化學反應嘛。這個DNA的雙螺旋解開,既沒有舊的化學鍵斷裂,也沒有新的化學鍵生成,很難說是個化學變化。


另一方面,破壞了分子的構象,而保留其構型的話,化學性質看似不會有太大改變,因為各種基團及其形貌關係都沒變。

可是我們還知道,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是不能變的,變了要出大事——這就是特殊性,因為DNA的雙螺旋一破壞,生物活性就喪失了;這也是我們引入更加精細的「構象」來研究它的原因之一吧。

但從概念本身來講呢,「失去生物活性」並不等同於「改變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是要由化學反應體現的,核酸相關的生化反應都算是化學變化,那麼應該也可以說是改變了化學性質吧。)


綜上,氫鍵可能會影響物質的化學性質。

但是高中階段不涉及。


首先糾正你一個錯誤,穩定性有很多種,比如「機械穩定性」就跟物質的化學性質沒多大關係,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分子內氫鍵絕對是會改變物質的穩定性的。比如分子內氫鍵會改變物質原有的酸性,比如順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的pKa1就相差甚遠,這就是因為順丁烯二酸的兩個羧基可以產生分子內氫鍵。

從你舉的例子來看,我認為你現階段不需要思考這個問題太深入。你就這麼理解:

即使形成分子內氫鍵,它也不會變成另外一種物質。


以我目前知識水平來說,分子內氫鍵對分子化學性質沒有顯著影響。有機而言,官能團不變較少會有極大的化學性質變化。氫鍵對沸點等物理性質影響更為顯著。但是,分子內氫鍵對其反應性是有一定影響。以下為兩個例子作用:

一、增加化合物穩定性

案例一:1,3-二羧基化合物烯醇化(Enolisation of 1,3-dicarbonyl compound)

一般而言,羧基化合物的烯醇(enol)形式並不穩定,其平衡遠偏向酮一邊。但是1,3-二羧基化合物能通過分子內氫鍵形成六元環,來穩定其對應烯醇。所以二羧基化合物α位氫酸性更強。(2,4-戊二酮:pKa 10-15;丙酮:pKa &>20)

因此,在烷基化反應中(alkylation),二羧基化合物不需要強鹼(如LDA,KH)將其完全烯醇化。醇的離子(alkoxide,pKa ca. 16)即可,之後加入相對應的鹵代烷烴(RX)或Michael Acceptor。

二、導向性(selectivity)

案例二:單線態氧與二烯烴的反應

在單線態氧與二烯烴的反應中,反應物中若含羥基或羧基,可以和單線態氧之間氫鍵連接。單線態氧加成是否是同側(syn-addition)還是異側(anti-addition)於羥基或羧基,取決於對應conformer是否有較大電子排斥(electronic repulsion),導致生成物不穩定。

(插入圖片,知乎維護中)

綜上所述,有機物內氫鍵可以增加化合物穩定性,從而增加產率,或使平衡偏向穩定化合物一邊。與反應物生成的氫鍵也具有導向性。

註:作者為新加坡留學狗,化學知識體系是建立在全英文之上,因此加入英文注釋以免翻譯不當,還請各位讀者指正。本人化學知識有限,不當之處也勞煩各方大神指正。

參考文獻:

  1. Clayden, J., Greeves, N., Warren, S., Wothers, P. (2001). 20, 25. In Organic chemistry (pp. 457-458, 59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Jacquot, C. (n.d.). CYCLOADDITIONS WITH SINGLET OXYGEN MECHANISM AND SUBSTITUENT DIRECTING EFFECTS. Retrieved March 18, 2004, from https://chemistry.illinois.edu/system/files/inline-files/Jacquot.pdf


影響。即使以高中化學的角度思考。例如硝基苯酚的酸性問題。酸性顯然是化學性質


影響。類似的還有乙醯乙酸乙酯。


氫鍵是弱相互作用,再弱,也是相互作用。必定會影響物理化學性質。


影響了溶解性,畢竟分子間作用減弱了。


分子內氫鍵是會影響化學性質的,DNA 體系里的氫鍵我不太熟悉,所以下面給另外的兩個例子

1、α-羥基醛/酮的親核加成,也就是 Cram 規則二[1]

α-C上的羥基會與羰基氧形成分子內氫鍵,所以親核試劑會從小位阻 S 一側進攻採取重疊式的醛/酮,進而影響產物比例。

如果沒有分子內氫鍵的話,就是按 Cram 規則一來的了(儘管不一定實用)

2、經由環狀過渡態的脫羧[2]

參考

  1. ^基礎有機化學 第四版 邢其毅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p460
  2. ^基礎有機化學 第四版 邢其毅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p538


如果是高中階段,為了考試請記住,不影響!高中階段只認為氫鍵是一種更強的分子間作用力,隻影響物理性質。

你下面的補充問題說的是兩個學科,不能一概而論。高中化學課本里的穩定性認為不發生化學變化就叫穩定。高中生物氫鍵維持DNA分子穩定指的是維持它的雙螺旋結構,不是指發生化學變化,兩個穩定討論的不是一個範疇。

如果超越高中階段,是影響的。


氫鍵屬於分子間作用力,不是化學鍵,不影響化學性質。氫鍵影響熔沸點,溶解性等物理性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