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普通上班族,但是想做些甚么不一样的,又担心自己时间不足,那就来看看我分享的吧。

我的内容也许比较不适合现在有小孩的人,因为我现在是顶客族咩。    

生小孩这件事情不是我目前的规划,为了以后更多时间诶自己或是可以陪小孩长大所以现在打拼


开始上班以后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 

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因为没时间所以被搁著? 


是这样的。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可以工作以外,

还有时间可以跟男朋友约会 

还可以办一大堆活动或是认识朋友

还可以担任一些会议讲师 

还可以写Blog,  

还可以进修一些课程。 

还可以跟朋友吃吃喝喝,或出国

还可以花时间运动,打电动且大量阅读。


我要来公布为什么了,我重新检视了自己并且从去年开始改变时间管理方式以后,还蛮有成就感的,不过持续学习。 

时间管理本来就不简单,不然坊间不会光是时间管理就有好几十本书。

所以我这篇文章把看过的时间管理书加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要先强调两个准则。


你必须很目标导向。 

你必须要非常会三选一(或二选一)的时候取舍或排序。 


我们把时间这件事情格式化来看。

很多人以为每周七天,每天有分三个时段 (早上. 下午. 晚上. ) 

但对我来说时间每天有分成五个时段。 (早上. 中午. 下午. 晚上. 十点以后) 

每一个时段的时间都有意义。 所以我一周大概有35个时段 ( *大于很多人的21个时段),图式化给你看 

明明大家都要上班,为什么每个人在几年后的发展会不同? 就是从一些枝微末节中不同的。 

(不好意思我不是美编王) . 给大家看简单的规划版本


格式化35格时间:  上班占了10-11格。摆烂占了2-3格。  约会/家人占了4-5格。 跟自己对话占5格。总共有11格的时间可以让我运用。

[注解] 

*早上会花个15-20分钟看现在新的国际时事 (我不看台湾新闻) 

*中餐很重要,很多人以为中餐就是休息而忽略了。

每天的中餐时间多跟同事或不同部门,或是外面的朋友交流,现在通讯软体这么方便,我就不相信你没朋友。

为什么很重要,因为中午通常大家在工作放松的阶段,讨论除了公事以外的学习,跟同事或朋友可以聊些不同的话题往往会出乎意料的学习到一些事情

再来,中午很少睡午觉,外面业务都没在睡的,顶多咪个十分钟。  

* 下班后的黄金时间很重要,除了学习以外,要有学以致用的机会才知道怎么修正自己

不能光是靠上课其实很累,也不能只有运动其实很宅 (运动完就想回家了阿) 

所以参加外部活动去活络人脉很重要,我自己的经验是不管好坏我都会给自己机会去看看,好坏都是学习,至少你知道未来遇到了怎么分辨好坏。

*十点以后的时间给自己,一天下来需要沉淀,

通常我都是打电动放空或看书看杂志,看youtube 乱看。有时候会太high就到凌晨一两点这不要学

假日时间很重要,但其实假日的时间我都会安排活动,而且一个月前就排好。

*聚会,通常一群好朋友的聚会我久久会参加一次,因为通常都是打屁闲聊比较多,这很重要可以放松,但是每个月一两次其实很够。

通常我喜欢一对一吃饭,或者是四五个人吃饭就够,因为这样可以有很多深的话题讨论。感情其实也会更深

*出国时间,其实我差不多今年就规划好明年的,除非临时想去哪里,机票早买早便宜,所以那段时间就是给旅游。

*约会,这个不要问。 我的价值观是情侣档不适合天天腻在一起,除非是两个人一起成长彼此学习。  

*假日,有课程我需要上的我就去,通常也会事先安排好,尤其我是台中人,每个月都会先排好哪时候回台中,我热爱阳光,所以假日去哪里阳光一下很重要。

还有一个,假设我今天去了哪个地方,刚好朋友在附近我也会打个招呼:) 聊个五分钟也好。


再来排序就很重要 (每个人可以自己调整) 

平日排序:   工作> 正事活动> 其他约会> 运动  

假日排序:  正事活动> 家人> 运动> 其他约会 > 工作  

不管怎么样,每天睡前一定有2-3 个小时给自己。  每周有一个时段给自己尤其是运动跟书。  


有人会说你现在就蛮充实蛮扎实的,你为什么说back up plan 很重要,

因为你有注意到上班族的时间,一到五的白天其实都被工作吃死死的,的确我也很enjoy,

但是我在追求未来可以在自己财务比较自由后有机会可以将 "时间" 转换成以下模式。

以下是我今年年初想的,会依年纪变化,旦脱离不了太多

该上的课要上,想看的书要看/ 该有的责任义务一样要尽,
只是我把想做的事情以及一直很想做的事情透过别急著吃棉花糖的方式延后享乐。

陪伴家人/ 自己下厨/ 学音乐/ 练舞/  变成宠物奴/ 小孩奴/  。  

电影可以白天看不用人挤人,景点可以白天去不用人挤人还不用订位。

所以你看外面很多人都说年纪越大越不敢想自己的梦想,说实话我超敢的。就规划阿.

一直想养狗但我知道狗狗灵性很强需要陪伴,未来的小孩也是 (我才不要请保姆)。

越简单的梦想有些因为现实越难。


这就是我的目标。而且是在40-45岁左右。

重点是想规划旅游的时候不需要担心假期,打算去两周一个月就这么做。

有人说这样你当Freelancer也很自由阿,开计程车也可以阿,错了我说的重点是财务比较自由,

辞职做这件事情就太瞎了,没收入你哪敢,

所以我一直很崇尚除了工作以外的Back up plan,这点我是站在罗伯特的被动式收入那挂的,

我认为工作非常重要,工作给你存在感. 成就感跟价值,但是我不认为人一辈子都要一到五工作到60岁。 

我做hunter我非常清楚台湾人在45 (其实是42) 岁以后的瓶颈,我不想成为为了钱而必须继续工作的那个族群。 

因此我推崇每个人有至少两到三种的 plan B.    所以我把我职涯精华的30-40岁压的蛮紧的。

(讲到这个,上周富爸爸本人来台湾我有去朝圣,他的观念很好,只是整天的演讲内容有些失望 (之后再分享) )



最后分享一个我非常推崇的理论。时间管理法则。

很多人会以为紧急且重要最需要处理,对,但是其实真正让你不一样的,是这些重要但不紧急

每个时段你设定的事情,当下的事情就是重要的。比如说我现在在运动,我就不会接朋友来电。

左边的叫做成就他人, 右上角才是成就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关键。

我知道朋友很重要,我也很重朋友,但随著年纪增长适合你的朋友就会是一直在那,不会因为很少见面感情就变淡。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打拼,有家庭有小孩以后尤其是。

家人要的也不是你的金钱,是你的时间。

ˇ我记得有人讲过这句话: "一个没有时间管理的人,将成为别人时间管理的一部分。"

我记一辈子阿 (我天蝎座) 


"我一定要把英文学好"   ....... (一年后还不是一样) 

"我明天开始减肥" ................ (一个礼拜后还不是一样) 

很多事情踏出第一步最难,持之以恒更难, 

有些人报名马拉松喔超帅,设定目标跑完打卡, 之后有持续跑步吗不知道

更多人买了书,认定自己变文青,但看了就睡著,买了有看完吗? 不知道。



反正惰性可以杀死一个人,随便你怨天尤人,总而言之认真打拼的人就会move on, 

(比如说看完我的文章帮我分享以外),开始跟著也做自己的时间规划 

我说认真的,整个产业在台湾2016年的发展不是很看好,尤其是你眼前看到的黄金产业门

把2016年的整年大方向先订好,在每个月设定 (旅游时间,要瘦几公斤. 上哪些课程,工作的目标设定等等) 

你不懂到底怎么规划你可以组团跟朋友一起的。

 (想找我组团可以FB Tag我,我来挑个人数找一天一起来玩,我先挑个10-15个人) 

没人说个人时间规划不能群体讨论出来的。



最后重点,时间管理是一个方法,

重点还是在于你自己的个人管理能力。

因为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只是你的惰性有多强。

还有你真正认知你还剩下多少时间这件事情。  

剩下多少时间可以赚钱,多少时间可以陪家人,两边完全互相抵制。


蓝白拖说: "学习的时间成本与价格,会与年纪成正比"  。  讲超好,我发现很多人工作到一把年纪,还要花一大笔钱去报名EMBA或上证照课,

我就常常觉得奇怪,超贵的耶!? 但是为了增加人脉及见识度,很多人会选择做这些事。 

那为什么不年轻拼一点认识多一点人也许未来就不用花钱了?  (跟健康一样年轻多保养一点.未来也不用花冤枉钱)


在讲直接一点的,社会本来就会有贫富差距, 

资本主义社会专吃懒散户,成功的人思维方式就是会不同,

你选择变成怎么样的人是你自己的选择。

对我来说目前30岁,因为选择念硕士错过了屁孩黄金期,得到了内敛的知识。

所以毕业的五年累积了经验,现在蓄势待发要疯狂打拼,不想错过黄金十年,所以我上班下班都很努力,

很多东西还在学还在磨,但起码我知道每一年的我都有在进步不是原地打转,

这种安定感是很实在的,所以通常思考也比较正面。

遇到负面的事情当下很痛苦,可是很快就let it go, Keep moving on

我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在那 



我相信很多打拼的人也都是跟我一样的充分利用时间。 

大家一起加油儿。不要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时间管理这件事情不能只有工作,也不能只有旅行或另一半,要有很多自己。

(不是自私)

有相关资讯想讨论欢迎写信给我

但我不回废文跟废问题喔!


================================================================

FB: Shan sherry

mail: [email protected]

p.s.S的朋友欢迎Tag我一起时间管理喔 #STimeControl



相关文章